省委会在西湖大学举办第四期同舟经济圆桌会
发布时间:2021-01-22 12:16:06
|
作者: 董益飞
7月9日,省委会在西湖大学举行以“人才&创新——首位战略下的民营企业发展机遇”为主题的同舟经济圆桌会。省政协副主席、省委会主委陈小平,中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计勇强,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施明铭,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党委书记董清源、副校长仇旻等出席圆桌会。来自全省30余位民建企业家参加活动。
施一公在致词时热烈欢迎民建企业家莅临西湖大学参访,介绍了西湖大学的缘起以及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副校长仇旻对西湖大学目前两个校区的项目建设和区块定位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就西湖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的愿景规划及发展目标作了阐释。
与会人员参观了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内的各重点实验室,了解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郑钜圣、张彪彪、张紫阳等三位西湖大学学科带头人,分别带来了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太阳能燃料探索、三维异质光子集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企业家们对这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充满了浓厚兴趣。施国荣、朱勇、方园、孙威分别结合各自行业,从企业角度谈对项目投资、人才保障、园区运维、产业链打造等科研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施明铭在论坛上谈到,人才不仅仅是海归,不仅仅是高学历人士,杭州快递小哥也能成为杭州市D类人才。要善于挖掘各类人才,每一个奉献者都是人才,在出台各类人才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做好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王利月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高薪聘请人才,急于让人才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更值得企业思考的是以什么心态对待科学技术和人才,理性对待人才创新,创造宽松宽容的环境,给人才机会和时间创造成果,用好人才,民营企业才能拿到真正一流的成果。
陈小平指出,希望“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学,充分发挥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优势,在人才科研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西湖大学搭建圆桌会这样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民建企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民建会员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群体中的优秀份子,应当站在创新的“潮头”,尊重人才、支持教育,为建立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努力。
施一公在致词时热烈欢迎民建企业家莅临西湖大学参访,介绍了西湖大学的缘起以及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副校长仇旻对西湖大学目前两个校区的项目建设和区块定位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就西湖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的愿景规划及发展目标作了阐释。
与会人员参观了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内的各重点实验室,了解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郑钜圣、张彪彪、张紫阳等三位西湖大学学科带头人,分别带来了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太阳能燃料探索、三维异质光子集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企业家们对这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充满了浓厚兴趣。施国荣、朱勇、方园、孙威分别结合各自行业,从企业角度谈对项目投资、人才保障、园区运维、产业链打造等科研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施明铭在论坛上谈到,人才不仅仅是海归,不仅仅是高学历人士,杭州快递小哥也能成为杭州市D类人才。要善于挖掘各类人才,每一个奉献者都是人才,在出台各类人才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做好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王利月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高薪聘请人才,急于让人才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更值得企业思考的是以什么心态对待科学技术和人才,理性对待人才创新,创造宽松宽容的环境,给人才机会和时间创造成果,用好人才,民营企业才能拿到真正一流的成果。
陈小平指出,希望“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学,充分发挥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优势,在人才科研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西湖大学搭建圆桌会这样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民建企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民建会员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群体中的优秀份子,应当站在创新的“潮头”,尊重人才、支持教育,为建立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