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0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0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0年5期
关于对灵活就业人员实施社保费减免政策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2-01 17:21:49
  |  
作者:
        7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就业”。由于之前国家出台的社保费减免政策仅适用各类企业,社保补贴也仅限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人员,而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灵活就业人员仍然要自己全额缴纳社保费,建议对灵活就业人员也实施社保费减免政策,减轻其就业生活压力。 

        目前的问题主要有: 

        1、社保费用高企,灵活就业人员个人难以承担。按目前国家社保政策,灵活就业人员要自己全额承担社保费用,以宁波为例,基本养老、基本医保两项保险费合计超千元(最低标准约1106.4元/月),无固定工作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压力山大。 

        2、企业员工身份参保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用差额较大。国家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实施社保费减免政策(中小微企业:2月份起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用的单位应征部分全部免征,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单位应征部分减半),仍以宁波为例,如从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转换为中小微企业参保(包括以单位身份参保的个体户),在最低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预计一年(12个月)每个灵活就业人员可减少5436元社保费支出。 

        3、较大的社保费差额使得灵活就业人员违规挂靠参保现象严重。疫情当前,各类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参保人数不减少已属不易,但是据基层社保经办人员了解,一方面大量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中断参保,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微企业名下参保人数暴增,屡屡出现原本只有夫妻2人参保的个体户(单位名义开户)一个月内新增参保数十人的现象,其新增参保人员基本都可确定为享受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的社保费减免政策而来,实际并未在挂靠企业就业,不少中小微企业(个体户)业主私下大肆收取所谓的“社保挂靠费”牟利。 

        对此,建议: 

        1、消除不同身份参保所带来的社保费剪刀差。将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体户等同于以单位身份参保的个体户或中小微企业,减免政策力度相当或略低于其挂靠在企业参保。广大灵活就业人员也因此实际享受到国家抗疫惠企惠民实利,从根本上消除挂靠企业参保的违规现象。 

        2、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待遇不中断。因病致贫、小病拖成大病乃至危病,一直是导致群众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医保救助机制,将断保后的灵活就业人员及时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体系,降低、减免灵活就业人员大病自负比例,避免因病入贫。 

        (作者:张新刚,民建会员,宁波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