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委会: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10-06-01 09:14:15
|
作者: 衢 建
2月7日,政协衢州市五届六次会议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市委会主委马梅芝,市委会副主委陈震宏、王建村、潘夕良及我会市政协委员14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我会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特点和优势,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切实议好政,建好言,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去年四季度就组织政协委员和调研小组开展调研,并对各种素材筛选整理深入剖析。今年我会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29件,其中团体提案6件,个人提案23件,内容涉及金融服务、海西经济区、低碳经济等。“两会”期间,我会委员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工作报告认真审议,积极发言,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
王建村委员代表市委会作《积极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 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会发言,就衢州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出6点建议:1.加快思想观念的融入。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海西的战略背景、意义要求、定位目标及海西为衢州赶超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平台。主动深入海西地区进行深入调研考察,摸清周边地区在基础建设、产业培育、体制机制方面的情况,就接轨海西进行详尽规划。2.加强海西工作组织领导。建立海西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海西办公室”;确定一个综合牵头部门,负责重大规划的研究编制;市委、市政府研究室负责围绕“先行先试”加强政策研究;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发挥优势,狠抓工作落实。3.加快研究国家海西政策。对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并结合衢州实际深化研究、及时对接,大力争取国家对我市在先行先试、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4.加快与海西区项目上的对接。精心策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中央和省的盘子,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衢宁铁路。5.加强对台经贸合作工作。加强对台产业深度对接研究、对台经贸合作政策研究、对台经贸合作空间平台建设和对台合作交流的活动载体建设。6.加快与海西区机制体制上的对接。加强与台湾金融体制的对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等制度创新。
会议期间,我会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特点和优势,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切实议好政,建好言,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去年四季度就组织政协委员和调研小组开展调研,并对各种素材筛选整理深入剖析。今年我会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29件,其中团体提案6件,个人提案23件,内容涉及金融服务、海西经济区、低碳经济等。“两会”期间,我会委员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工作报告认真审议,积极发言,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
王建村委员代表市委会作《积极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 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会发言,就衢州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出6点建议:1.加快思想观念的融入。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海西的战略背景、意义要求、定位目标及海西为衢州赶超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平台。主动深入海西地区进行深入调研考察,摸清周边地区在基础建设、产业培育、体制机制方面的情况,就接轨海西进行详尽规划。2.加强海西工作组织领导。建立海西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海西办公室”;确定一个综合牵头部门,负责重大规划的研究编制;市委、市政府研究室负责围绕“先行先试”加强政策研究;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发挥优势,狠抓工作落实。3.加快研究国家海西政策。对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并结合衢州实际深化研究、及时对接,大力争取国家对我市在先行先试、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4.加快与海西区项目上的对接。精心策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中央和省的盘子,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衢宁铁路。5.加强对台经贸合作工作。加强对台产业深度对接研究、对台经贸合作政策研究、对台经贸合作空间平台建设和对台合作交流的活动载体建设。6.加快与海西区机制体制上的对接。加强与台湾金融体制的对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等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