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0-04-24 16:44:18
|
作者:
张宇,民建会员,高级工程师,国网杭州市余杭供电有限公司良渚供电所高压一班班长。
“三区三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为助力该地民众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关之年顺利实现脱贫,张宇与杭州市供电公司的7位队友,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那曲地区对偏远的9个乡配电网进行技术改造,使贫困地区民众用上安全稳定的电网电。
作为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者,张宇承担着达前乡、孔玛乡、罗玛乡、油恰乡、色雄乡5个项目的现场总负责。所辖项目包括新建113台配电变压器,新敷设10kV架空线257km,0.4kV架空线路81km。工程最远的油恰乡,距离那曲市区350km,车程单程就要4个小时。
主动请缨接受任务
“三区三州”80%在青藏高原上,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区域内电网结构非常薄弱,部分边远地区居民没有可靠的电网电使用,做好该地电网建设与升级,事关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复杂等情况,张宇主动请缨,报名参加这项艰巨的任务。
极具挑战的环境
那曲,平均海拔4600米,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即使是拉萨等地的西藏本地人,在到达那曲时也会出现高原反应。在这样极端的自然环境下,对每一个人都是严峻的挑战,仅罗玛乡工程不到二十人的施工队伍里,就有三个施工人员因病撤出,一名施工人员得了肺水肿,一名得了老水肿,一名高原反应严重。
原本身体良好的张宇,到达拉萨机场就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因疫情而隔离的十几天,成为他适应高原反应最好修整期。在拉萨隔离十几天后出发到达那曲,仍然是一段极难熬的高反适应期。工期紧迫,张宇来不及修整,备好氧气瓶后就投入到现场,身体受不了的时候,就吸几十分钟氧气后继续工作。
最难忘的经历
4月14日,杭电帮扶小组成员前往油恰乡工程进行现场检查,距离那曲350公里有一段路是山路,在海拔5200米的群山中,没有信号,几十公里没有人烟,由于山中积雪未融化,车子在群山中抛锚,利用卫星电话的最后一格电告知大家车辆抛锚后也没电了。事情紧急又无法联络,张宇带着三辆车出发,到群山中去救援,经过4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在海拔5300米的山中找到了人,回到住宿地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高强的工作压力
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多数施工材料供应商出现了供应困难,工程物资一再被推迟,施工方出现了窝工的情况,张宇积极出谋划策,利用仓库物资解决问题,约谈督促供应商供货,然而前期由于提供物资不配套,导致工期受到了很大影响,施工压力巨大。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张宇常常驻点现场,后半夜才能回到驻地。4月15日,第一个整体项目-香茅乡顺利完工。为了克服当地光伏电源众多、自备电机多导致的线路混乱,私拉乱接等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制定了详细的通电计划,最终通电成功,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肯定。
援藏帮扶工程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张宇的工作也愈加繁重,他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工程做好,为西藏群众带去更多温暖。
“三区三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为助力该地民众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关之年顺利实现脱贫,张宇与杭州市供电公司的7位队友,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那曲地区对偏远的9个乡配电网进行技术改造,使贫困地区民众用上安全稳定的电网电。
作为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者,张宇承担着达前乡、孔玛乡、罗玛乡、油恰乡、色雄乡5个项目的现场总负责。所辖项目包括新建113台配电变压器,新敷设10kV架空线257km,0.4kV架空线路81km。工程最远的油恰乡,距离那曲市区350km,车程单程就要4个小时。
主动请缨接受任务
“三区三州”80%在青藏高原上,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区域内电网结构非常薄弱,部分边远地区居民没有可靠的电网电使用,做好该地电网建设与升级,事关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复杂等情况,张宇主动请缨,报名参加这项艰巨的任务。
极具挑战的环境
那曲,平均海拔4600米,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即使是拉萨等地的西藏本地人,在到达那曲时也会出现高原反应。在这样极端的自然环境下,对每一个人都是严峻的挑战,仅罗玛乡工程不到二十人的施工队伍里,就有三个施工人员因病撤出,一名施工人员得了肺水肿,一名得了老水肿,一名高原反应严重。
原本身体良好的张宇,到达拉萨机场就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因疫情而隔离的十几天,成为他适应高原反应最好修整期。在拉萨隔离十几天后出发到达那曲,仍然是一段极难熬的高反适应期。工期紧迫,张宇来不及修整,备好氧气瓶后就投入到现场,身体受不了的时候,就吸几十分钟氧气后继续工作。
最难忘的经历
4月14日,杭电帮扶小组成员前往油恰乡工程进行现场检查,距离那曲350公里有一段路是山路,在海拔5200米的群山中,没有信号,几十公里没有人烟,由于山中积雪未融化,车子在群山中抛锚,利用卫星电话的最后一格电告知大家车辆抛锚后也没电了。事情紧急又无法联络,张宇带着三辆车出发,到群山中去救援,经过4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在海拔5300米的山中找到了人,回到住宿地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高强的工作压力
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多数施工材料供应商出现了供应困难,工程物资一再被推迟,施工方出现了窝工的情况,张宇积极出谋划策,利用仓库物资解决问题,约谈督促供应商供货,然而前期由于提供物资不配套,导致工期受到了很大影响,施工压力巨大。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张宇常常驻点现场,后半夜才能回到驻地。4月15日,第一个整体项目-香茅乡顺利完工。为了克服当地光伏电源众多、自备电机多导致的线路混乱,私拉乱接等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制定了详细的通电计划,最终通电成功,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肯定。
援藏帮扶工程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张宇的工作也愈加繁重,他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工程做好,为西藏群众带去更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