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浙生: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5-04-29 10:18:11
|
作者:
社区建设是城市组织运行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因此,创建“平安社区”是创建“平安衢州”、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一、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对原居委会进行整合,建立了新型社区,并开始着手将城区内的部分城中村、城郊村进行改造,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的范围。由于我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我市社会安定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各社区虽设立了社区警务室,但警力不足;二是对外来人员、劳改劳教释放人员以及社会闲散人员未纳入正常渠道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各社区的物业小区大都属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治安管理硬件设施差,防盗器、电子眼、围墙等安保措施未到位。
2、偷、抢等犯罪活动猖獗,入户盗窃、抢劫、抢夺、杀人、强奸,以及盗窃停放在社区的机动车、自行车等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城区近郊的乡村被纳入到城区范围,变成了“城中村”。由于“城中村”的前身是农村,规划水平差,治安建设水平低,影响了城市总体治安水平的提高。
4、社区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社区缺少文化娱乐场所,如社区图书馆、电影院、录像室等社区活动中心。
5、社区治安网络水平差,以社区为主体的综治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一是缺少社区治安防控网络专门组织机构,缺少防控网络设施工具,各社区之间治安防控信息缺乏有效联系和沟通。二是民防意识差,在社区未形成一张群防群控的社会群众治安网。三是尚未形成创建“平安社区”活动的浓厚氛围。
6、社区与各单位之间、社区与各政府部门之间关系未理顺。我市城区虽然有街道办、社区、创建办、城管、物业管理等组织机构,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未理顺。
二、建议与措施
1、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在我市城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一是成立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我市各社区平安创建工作;二是要从打造“平安衢州”的高度来认识创建“平安社区”的重要性。
2、健全综治组织网络,推进社区综治建设。一是完善社区综合组织机构,在人流、车流、物流高度密集,社会治安复杂地段,可配备专职治安巡防队,设置治安岗亭;二是完善社区硬件设施,在各小区安装围栏和电子监控器,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小区的平安;三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发挥好居民小组长、楼道长对社区治安工作的作用,构建社会治安网,有条件的社区可成立义务治安巡逻队,做到群治群防。四是在居民居住楼的外墙管道上绑上倒刺并涂抹黄油,防止窃贼们爬管。
3、切实加强综合治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管理。各社区可以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从控制源头入手,对暂住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实行电脑信息动态管理。
4、推进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进社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进驻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社保、就业、治安防范、民事调解、司法援助等“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切实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引导商业服务进社区,建立邮政、银行、保险、通信、托老、托幼等社区服务网点,开通服务求助热线,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各种服务。
5、社区党组织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共同兴办文化事业,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建成社区文化娱乐场所、居民图书阅览室、居民文体队伍,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构建起健康文明、绚丽多彩的社区文化风景线。
6、加快对城区的“撤村并区”步伐,在目前村、居混住的情况下,以务实态度处理和协调好社区与城中村委之间的关系,允许两种体制在城区范围内同时存在,同时开展“平安社区”和“平安村”两种创建活动。
7、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增强其遵纪守法观念。加强思想教育,通过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他们的悔罪意识、公德意识和自新意识。
8、加强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大对创建“平安社区”的宣传力度,努力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宣传栏、科普画廊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使创建“平安社区”的意义、内容、目标、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齐心协力创建“平安社区”的浓厚氛围,构建和楷的社会环境。
(该文是民建衢州市委会副主委李浙生代表民建衢州市委在市政协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