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温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温州
浙大民建与温州民建瓯海基层委员会、温州民建第五总支联谊活动暨经济论坛在杭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0-05-24 17:04:35
  |  
作者: 瓯海基层委员会 林朝恩
    2010年4月10日下午,浙大民建与温州瓯海区基层委员会及温州民建第五总支联谊活动暨经济论坛在浙大华家池生工食品学院报告厅举行,近40位企业家会员和浙大教授齐聚一堂,论剑“危中见机”,气氛十分活跃。
    民建温州市委会瓯海基层委员主任周家儒说,人民币可能升值吗?若升值,势必会给出口型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还有企业转型升级等题目,我们需要学习新知识,了解宏观形势,跟人才最密集的民建浙大一起探讨十分有意义,大家也很重视。
    民建温州市委会第五总支主任余康杰,以身处税收第一线的有利条件,用翔实数据解读经济回升已经出现良好势头。他说,但目前还存在着用工难、许多老板不敢继续做实业、有些企业盲目跳进房地产开发领域等情况。
    论坛上专题发言的共有三位浙大会员老师。经济学院张月飞副教授作了“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专题报告。用2008年和2009年国际金额运行数据说话,有力证明目前中国和美国已进入经济复苏的状态,通过对量化宽松、通货膨胀、泡沫指标等历史数据展开比较,提出目前中国不会轻易加息的结论。张老师还给大家解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为救市的宽松货币政策一时不会轻易退出,因为莽撞退出的结果容易扼杀复苏。
    经济学院国际金融博士张雪芳副教授作了“浙江经济转型战略”的专题报告。分析浙江资源小省与经济大省之间的矛盾,以及外向型加工路径、大型工程和大型项目等客观事实,说明浙江企业亟需转型的原因,同时指出,浙江人均GDP已达6400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5000美元,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加速阶段,看来浙江经济的转型条件是成熟的,也是可以争取实现的。当然,从“轻、小、民、加”的浙江经济转型提升到现代产业集群,要做好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准备等系统建设。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陈昆福教授作了“后危机环境下,温州集群进军东盟的战略思考”专题发言。他说,在后危机环境下,企业家最重要的是合“势”。2010年元旦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浙江企业家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浙大历史上的“文军长征”,对东盟和西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同时曾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培养过科研及领导人才。假设以民建牵线整合浙大要素,动员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成立“浙江大学东盟研究院”,有利于民建会员企业家“抢先一步”开展集群进军东盟与转型同步的战略行动。
    民建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郭吉丰出席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从全球宏观经济向好但仍要警惕不确定因素的角度,分析世界经济走向的四大趋势和拉动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危机中政府的“救市”措施起到了作用,但关键要考虑如何稳妥地退出。浙江经济发展转变和企业转型,首先是政府转型。对此要严谨,别陷入“误区”。企业要不要升级或如何转型,最主要是看其运行效率。从浙江企业的主要收入看,出口仍应继续发挥其作用。古人云:用天下资源胜天下。民建浙江省委会将继续为会员企业构筑平台,进一步促成与高校的社会服务、“三师”服务和金融等的有效对接,拟成立“民建浙江企业家联谊会”,更好地帮助会员企业家实现走出省外、走出国门的战略。
    论坛由浙大民建副主任陈昆福主持,浙大民建主任张英致欢迎词,本次论坛的发起人——民建瓯海区基层委员会主任周家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出席这次论坛的领导还有,民建浙大委员会副主任邬义杰和秘书长吴建华,民建瓯海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孙强、民建温州市委会第五总支副主任石英等。本次论坛还特邀了生工食品学院的吴晓琴副教授和刘松柏副教授两位非会员代表参加。
    接近晚上7点,浙大民建与温州民建联谊活动暨经济论坛圆满结束。在家人式的聚餐中大家相约下一场论坛,建议下一个主题是“研究巧实力,创造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