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温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温州
民建温州市委会召开十一届第二次全委会暨春节团拜会
发布时间:2012-01-14 00:00:00
  |  
作者: 温州民建宣传处刘金梁

    2012年1月10日,中国民主建国会温州市委员会在温州市将军大酒店召开十一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春节团拜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副市长、民建温州市委会主委徐育斐、副主委陈建民、庞健、虞友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文华应邀参会。市委委员、原任市委会主委老同志、各总支主任、机关干部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专职副主委陈建民主持。
    会上,市委会组织参会同志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各基层委员会、总支、直属支部主任向全委会作2011年工作汇报。
    大会听取并审议常委会2010年工作报告并通报市委会十一届五次常委会会议精神。
    报告指出,2011年是民建温州市委会换届之年,在中共温州市委和民建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市委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学习“同心”思想,切实履行党派职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报告提到,市委会宣传工作有新突破,成效显著。市委会被评为2010-2011年度新闻宣传先进集体一等奖,2010-2011年度《浙江民建》会刊先进集体二等奖, 2010-2011年度浙江民建网站先进集体二等奖。
    2011年市“两会”, 市委会共提交团体提案7件,我会市人大代表提交建议24件,市政协委员提交大会发言10篇,提案30件。《建议逐步取缔市区人力三轮车》的信息得到了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和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分别批示,促成了温州市“四小车”整治政策的出台。2011年,市委会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诤友建言”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及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2011年,市委会引导会员扎实开展各项服务社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社会服务各类捐款达1300多万元,其中捐资助学、设立助学金等共400多万,结对贫困生141名,建校2所;扶贫和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300多万;绿化造林100多万;捐资慈善机构300多万,慰问7•23动车事故伤员30多万。市委会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名,被评为民建浙江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13名。由于结对帮扶民族村工作成绩突出,市委会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1年市委会继续做好对外联络工作,开展工作交流。其中,承办召开了“2011年民建地方组织交流协作年会”,20多个民建地方组织、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民建浙江省委会领导、温州会员等近200人参加会议。各参会单位以“学习‘同心思想’,同担社会责任”为主题,就如何履行参政党的社会服务职责,与中共同担社会责任展开了研讨,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年会举办的“民间融资和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关注温州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体现了我们党派的特色,成为年会亮点。通过会议交流和参观考察活动,交流了民建工作,宣传了温州城市形象,也树立了温州民建的良好形象。
报告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会上,大家各述己见,一致认为2011年市委会的工作非常出色,予以充分肯定,对2011年的工作如何开展大家进行了探讨。
    副市长、主委徐育斐做总结讲话徐育斐指出,这次大会开的很好、很及时,工作报告比较全面,针对报告中提出的不足,市委会将进一步完善修改。徐育斐指出,2011年是平常的一年,又是不平常的一年,在市委会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1年,市委会在“同心思想”引领下,思想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顺利完成换届,民建基层组织领导在县市区领导的 位置上得到增加和提升,推动组建建设扎实开展。
    会上,徐育斐对与会同志提了四点意见。一是新形势下,面临新任务,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探索和提升工作的力度金额效率;二是自身能力需提升,要强化会员素质,积极主动吸引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进入民建队伍,把好入会关,并要加强会员学习,提高全面把握大局的能力;三是工作方法、工作方式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四是机关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发挥好枢纽作用。
    春节临近,徐育斐代表市委会向全体会员致以节日的祝福。
    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文华对民建市委会的工作高度肯定。张文华指出,民建工作报告内容丰富、详实,有明确的方向,对明年的民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有较强指导意义。张文华认为,2011年民建工作有进一步的提高,局面非常可喜,参政议政成果显著,调研工作优异,社会服务。特别是捐资助学活动开展的很有特色,富有成效。
    张文华对2012年温州民建工作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继续以政治交接为主题,进一步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二是以“两会”为 契机,进一步推动参政议政的建设,为推动温州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自己的努力;三是要 进一步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要积极打造和树立温州民建社会服务的品牌,提升温州民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