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温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温州
民建会员高天乐应邀中欧授课
发布时间:2012-08-13 11:07:46
  |  
作者: 民建温州市委会宣传处
    “2001年,我在中欧读EMBA,现在,我们公司有几十人在中欧读书,对中欧我有一份特别的感情。”6月13日,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应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之邀,再次回到母校,为总经理班的学员们授课。
    授课中,高天乐坦率地与学员们分享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今年,是我大学毕业30年。天正创办至今,也已经有22年。总结下来,企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1995年的差异化阶段,当时柳市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有2000多家,天正的成功源于定位准确,在很多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天正坚持严把质量关,最早开始做广告,迅速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
    到了1997年的时候,天正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但出现了人才的“七年之痒”——有些员工提出离开,自己创业,这引发了关于股权改革的思考。1997年,天正集团核心层经历了两次重大股权调整,把股权转让给公司高管、骨干及成员企业,第一次面向内部发展了近1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入股, 共募集股金2600万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员企业,又募集股金3000多万元。经过这两次改革,天正集团的凝聚力、企业实力、产业升级实现了重大的转变。
    2001年,天正进入第三阶段,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开始“三个转移”:一是由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逐步向国际、国内市场并举,实现企业国际化方向转移;二是提升科技含量,由目前的传统产业逐步向高科技产业转移;三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不仅仅是从事商品或产品经营,要逐步向产品、资本并重方向发展。
    “天正的股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当时入股的这些核心员工,基本都留了下来,而拥有人才就是拥有了财富。”高天乐表示,这三个阶段发展下来,我感觉对企业最重要的始终是人,2001年开始我们大力引进人才,推进企业与员工个人成长,与员工分享成功的果实,成就了今天的天正。
    在高董看来,人才的“七年之痒”在每个企业中都普遍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经营者想明白,企业不是你个人的,是大家的群策群力才创造了财富,所以要舍得分享财富,给员工提供优裕的薪酬福利和培训发展,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发展用心用力,企业经营者才会慢慢超脱出来,自己变得越来越轻松。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就天正股权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天正用人选人过程中的得与失、未来企业的发展等话题多角度发散提问,高天乐董事长都细细作答,与学员们坦率交流,现场气氛欢快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