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学 人人慈善
——瑞安民建大力开展“百户帮扶”工程综述
发布时间:2013-07-16 16:48:30
|
作者:
2013年是民建瑞安市基层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在上级民建组织、中共瑞安市委和中共瑞安市委统战部的关怀下,在广大会员朋友的支持下,在副市长、主委钱定荣的带领下,“百户帮扶”工程稳步发展,来自高楼、湖岭、陶山、马屿、锦湖等地的60余人次困难群众收到了数以万计的扶贫款,贫困群众受益面继续扩大,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一、汇集众智众力,打造社会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历来是瑞安民建工作的“重头戏”。市委会一贯坚持将社会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社会服务工作。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立足广大会员“热情高、渠道少、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启动了“百户帮扶”工程这一项目,并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把社会服务工作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把各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整合起来,努力为“百户帮扶”工程的开展提供支持、搭建平台;把社会服务工作与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民建十大精神和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会员在参与“百户帮扶”工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广阔外延,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更加坚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二、大力开展劝募活动,发动会员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扩大公益参与人数,引导会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市委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发挥主要领导、重要会员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我会主委钱定荣多年来一直热心慈善,默默奉献。早在2000年,他就每年个人出资1000元资助陶山等地的5户困难群众,并结下了长期资助关系,在他的号召下,会员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建海、瑞安市中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孝余、浙江瑞越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万儒、温州远标鞋业有限公司蔡东勇等人都先后不同形式地参与了助学扶贫活动。二是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优势。我会会员大多来自经济界,有能力也有愿望回馈社会,每年我会会员都会在各种慈善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捐资捐物,累计数额高达四五百万元。2008年我会会员为汶川地震捐献物资高达2,235,790元,2009年-2012年,胜华波集团认捐龙湖镇小学112名学生,3年出资118.6万,2012年会员企业浙江雅蓝鸟家纺有限公司向所在仙降街道慈善分会成立仪式上捐资10万元等。林建华等多位会员、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多次获得“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慈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报道会内的爱心和善举是对参与人的嘉奖,更能激发广大会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我会通过《瑞安民建》博客、《瑞安民建》会刊及时通报会内社会服务动态,并向本地主流媒体、统战部门、政协和上级民建组织供稿,表扬会员和会员企业的善行义举,有效地激发了瑞安民建会员投身慈善、奉献爱心的热情。2013年初,“百户帮扶”工程经媒体报道以后,在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会员纷纷慷慨解囊,表示要为社会公益事业献出绵薄之力。截止目前,报名的人数已经达到10人,新增认捐的贫困人数达到100人。
三、规范慈善操作流程,确保救助取得实效。
如何才能使善款落到实处,更好地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事关我会社会服务发展大局和党派的前途未来。市委会始终把项目的执行当做重要工作来抓。慎重筛选帮扶对象。我会确定专人联系我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地党委政府,广泛收集困难群众名单,了解致贫致困原因,实地走访核实,在一次遴选的基础上,持续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生活动态,了解帮扶效果,对名单进行二次筛选。同时不定期通过谈心、拉家常等形式,主动掌握帮扶对象思想状况,有条件地帮助他们就业脱贫,主动致富奔小康。强化全程阳光操作。“百户帮扶”工程实行“报名自愿,认捐自愿,个人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由出资人自愿报名,并确定认捐方式和数额,市委会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出资人和资助对象,并带领出资人全程参与,实地走访,从而增强双方的了解,建立长期互动关系。
“百户帮扶”工程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接下来我会将进一步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发动更多会员,整合社会资源,将之打造成我会社会服务的明星项目,使更多群众受益,从而增强会的凝聚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一是打造服务品牌。围绕“百户帮扶”工程,推进全会社会服务工作,将瑞安民建系统内部开展的的社会服务工作统一命名为“百户帮扶”工程,在市委会的指导下,依托组织优势,发挥党派特色,汇聚全会力量,分批次、分地域、分类别开展以助学结对、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的社会服务工作,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逐步扩大社会服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贡献力量,促进瑞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拓展帮扶领域。整合会内会外资源,完善帮扶方案,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广大有愿望、有能力的会员特别是企业家会员积极参与帮扶工作,力求形成“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局面。采取“授人以渔”的新形式开展扶贫工作,从传统的助学、助困,向助业、助发展延伸,联系会员企业,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定点结对扶贫,援建农村饮用水工程、公路、村卫生室、社区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众受益面。
一、汇集众智众力,打造社会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历来是瑞安民建工作的“重头戏”。市委会一贯坚持将社会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社会服务工作。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立足广大会员“热情高、渠道少、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启动了“百户帮扶”工程这一项目,并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把社会服务工作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把各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整合起来,努力为“百户帮扶”工程的开展提供支持、搭建平台;把社会服务工作与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民建十大精神和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会员在参与“百户帮扶”工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广阔外延,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更加坚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二、大力开展劝募活动,发动会员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扩大公益参与人数,引导会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市委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发挥主要领导、重要会员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我会主委钱定荣多年来一直热心慈善,默默奉献。早在2000年,他就每年个人出资1000元资助陶山等地的5户困难群众,并结下了长期资助关系,在他的号召下,会员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建海、瑞安市中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孝余、浙江瑞越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万儒、温州远标鞋业有限公司蔡东勇等人都先后不同形式地参与了助学扶贫活动。二是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优势。我会会员大多来自经济界,有能力也有愿望回馈社会,每年我会会员都会在各种慈善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捐资捐物,累计数额高达四五百万元。2008年我会会员为汶川地震捐献物资高达2,235,790元,2009年-2012年,胜华波集团认捐龙湖镇小学112名学生,3年出资118.6万,2012年会员企业浙江雅蓝鸟家纺有限公司向所在仙降街道慈善分会成立仪式上捐资10万元等。林建华等多位会员、浙江瑞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多次获得“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慈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报道会内的爱心和善举是对参与人的嘉奖,更能激发广大会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我会通过《瑞安民建》博客、《瑞安民建》会刊及时通报会内社会服务动态,并向本地主流媒体、统战部门、政协和上级民建组织供稿,表扬会员和会员企业的善行义举,有效地激发了瑞安民建会员投身慈善、奉献爱心的热情。2013年初,“百户帮扶”工程经媒体报道以后,在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会员纷纷慷慨解囊,表示要为社会公益事业献出绵薄之力。截止目前,报名的人数已经达到10人,新增认捐的贫困人数达到100人。
三、规范慈善操作流程,确保救助取得实效。
如何才能使善款落到实处,更好地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事关我会社会服务发展大局和党派的前途未来。市委会始终把项目的执行当做重要工作来抓。慎重筛选帮扶对象。我会确定专人联系我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地党委政府,广泛收集困难群众名单,了解致贫致困原因,实地走访核实,在一次遴选的基础上,持续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生活动态,了解帮扶效果,对名单进行二次筛选。同时不定期通过谈心、拉家常等形式,主动掌握帮扶对象思想状况,有条件地帮助他们就业脱贫,主动致富奔小康。强化全程阳光操作。“百户帮扶”工程实行“报名自愿,认捐自愿,个人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由出资人自愿报名,并确定认捐方式和数额,市委会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出资人和资助对象,并带领出资人全程参与,实地走访,从而增强双方的了解,建立长期互动关系。
“百户帮扶”工程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接下来我会将进一步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发动更多会员,整合社会资源,将之打造成我会社会服务的明星项目,使更多群众受益,从而增强会的凝聚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一是打造服务品牌。围绕“百户帮扶”工程,推进全会社会服务工作,将瑞安民建系统内部开展的的社会服务工作统一命名为“百户帮扶”工程,在市委会的指导下,依托组织优势,发挥党派特色,汇聚全会力量,分批次、分地域、分类别开展以助学结对、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的社会服务工作,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逐步扩大社会服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贡献力量,促进瑞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拓展帮扶领域。整合会内会外资源,完善帮扶方案,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广大有愿望、有能力的会员特别是企业家会员积极参与帮扶工作,力求形成“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局面。采取“授人以渔”的新形式开展扶贫工作,从传统的助学、助困,向助业、助发展延伸,联系会员企业,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定点结对扶贫,援建农村饮用水工程、公路、村卫生室、社区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众受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