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民建温州市第五总支、瓯海区基层委在医科大学同心楼举行“思源•圆梦”工程助学活动。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会主委徐育斐,副主委陈建民,市第五总支主委余康杰,瓯海区基层委主委周家儒出席活动。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唐闻捷主席台上就座,并代表医科大致词。他热情洋溢地表示,民建“思源•圆梦”爱心助学结对活动,已在我校开展第二年了,帮助我校青年学生圆大学梦、圆成才梦,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令人敬佩,值得全社会学习。
活动发起人余康杰就开展“思源•圆梦”工程活动作了介绍。他说,民建温州市第五总支、民建瓯海区基层委员会携手在医学院举行结对助学活动,从去年结对寒门学子43名,今年我们增至50名,得益于“思源•圆梦”工程在我会的影响力,得益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现有的民建组织的成员外,温州市人大常委、民建温州市委副主委虞友义,市政协委员、第一总支副主委金国达,时代广场董事长奚德平,分别结对了医科大学学生1名、2名、5名,为“思源•圆梦”工程助学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余康杰表示,“思源•圆梦”工程助学活动,还向结对生设立了奖励基金,把学习成绩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学生,分别给予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他说,今年我们收到会员结对款15万元,向学生发放12万元,还有3万元作为奖励基金。他希望,“思源•圆梦工程”活动将继续延续下去,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好本领,把爱心传承下去。
周家儒代表资助的会员企业家发言。他说,与同学们两个话题,一是我是谁。你们首先要认清自己是学生,正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他认为,知识是工具,知识不是智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自然界的知识越学越发现自己学得不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有人问苏格拉底“你为什么这么聪明,”他回答,因为我知道我谁,因为我缺乏知识,就拼命地学,才得了那么一点点智慧。我们是龙的传人,你们现在还潜伏在水下。如《易经》第一卦第一爻所说,你们“潜龙勿用”,将来有很大的作为。眼下你们要练好内功,要耐得住寂寞,要经过无数次的磨难与曲折,总有一天,厚积薄发,徒然崛起,像黄河之水咆哮奔腾,令人刮目相看。二是我该怎么做。“我的体会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我心无旁骛做了29年的企业,一直在坚持着做实业,没有趋之炒房、炒煤、炒矿及放高利贷。虽然赚不了大钱,但企业稳步发展。”他深有体会地表示,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伟大的使命观,才能造福于人类。唐僧就是一个伟大使命观的人,三个徒弟就跟随一个伟大使观的他,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南山取得了真经实现了宏愿。因此,在座的同学们,要做一名有伟大使命观的人,实行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陈建民代表温州市委会在“思源•圆梦”工程助学活动上讲话。他说,我会结合民建中央“思源工程”,启动了“思源•圆梦”工程社会服务品牌,以助学圆梦为主要着力点,多途径、多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就学梦。他表示,民建市第五总支和瓯海区基层委联合在医科大学举行2014年“思源•圆梦”爱心结对助学活动,不仅发动会员企业家积极参与,也得到了我市广大会员的响应。活动超越了组织单位的预想,跨越了组织的界限,让更多的会员参与进去,如奚德平、虞友义、金国达,呈现出温州民建会员企业家服务社会的热心,体现了他们投身公益事业,帮助寒门学子的热情。“令我很感动,感谢大家踊跃的参与和爱心付出。”
“社会服务是民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陈建民指出,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又是参与服务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他语重心长地表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注教育,帮助学生是我们会员企业家投身的一件公益事业。上一届企业家联谊会会发起爱心结对助学活动,在我市范围开展,经过四年的结对活动,于去会圆满落下帷幕,圆了寒门学子一个大学之梦。此次结对活动,是我会在“思源•圆梦”工程上的一次爱心的接力与传承。他说,近年来民建温州市各级组织与广大会员以“思源工程”为平台,从不同渠道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尤为频繁、尤为出色。爱心无大小,我会大力提倡、宣传和鼓励,多渠道搭建社会服务的平台,汇集爱心,树立民建“思源•圆梦”工程的社会服务品牌,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帮助。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克服暂时困难,做一名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名传承爱心的人。
瓯海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崇德应邀出席活动。
我会会员40多位企业家参加结对助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