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至12日、10日至13日,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和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分别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民建会员中23位市政协委员和11位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 政协会议上,市政协包哲东主席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余梅生副主席作提案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余梅生为政协主席,黄寿龙、施艾珠为副主席,并增补了4位常委。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起认真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两院”工作报告。
履职这样做……
会议期间,民建市委会继续发挥联系经济界特色,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共提交《以鞋服行业为突破点发展时尚产业的建议》等5件市委会团体提案,《科学有效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建议》等2件界别团体提案,被选为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11篇,其中团体发言4篇。杨明明委员代表市委会作《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和并购基金助推产业转型和“跨界”升级》发言。委员继续关注民生、关注温州经济发展,积极提交提案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务实、接地气。据统计,“两会”期间,民建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人大建议18件;政协提案46件,其中7件团体提案。
准备在会前……
市委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举行2次界别组集体活动,赴龙湾开展“五水共治”专项视察和民主监督活动。会后将调研视察成果整理、完善,形成调研报告提交政协大会。民建界别组联合调研委,于2月8日委员报到当天举办“聚力2015‘两会’法治温州•明见沙龙”, 邀请省政协委员、民建温州市委副主委金克明作法治温州主旨演讲,邀请市政协委员、调研骨干参与互动,纳言聚智,为接下来的市“两会”热身。
委员这样说……
在分组讨论中,委员围绕“五化战略”、 法治温州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领域,纷纷献计出力,履职彰显党派特色。
民建界别组建议,治水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改革力度,统一市场准入,营造平等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价格、回报、监管等机制,公开信息,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五水共治”,采取“小步快跑”“建管并举”的方式,统筹兼顾,水岸同治,长效管理。
陈启贤委员认为,产业发展要抓准落脚点。温州时尚产业发展应以鞋服行业为主导行业,培育“快时尚”品牌和发展“鞋服高级定制”,引进培育高端设计人才,培养一批精通时尚的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网络经济发展应以实体经济为落脚点,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跨境电商。
陈建民委员提出,法治温州建设机遇和问题并存。建议做足承接地方立法权准备,加快立法研究机构建设,重视立法人才引进,善于“借脑袋”,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和机制建设,加强全民普法宣传。
庞健委员认为,要找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切入点,依托瓯洞一体化建设与大小门岛深水港资源,将温州定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节点。
金利泰委员、朱贵远同志指出,人才制约温州赶超发展。温州缺乏创新性人才储备,目前人才有二次流失趋势。建议搭建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平台,利用温州高校几十年的人才积淀为企业服务,换位思考,通过持续性的人才培养和项目支持来支撑平台的长远发展,利用平台留住人才,利用国家级研究机构带动本土人才培养集聚。
蒋庆华委员建议建立成立民营企业投诉维权服务中心,帮助企业维权和解决各种困难。
金海峰委员多年关注旅游产业,建议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大力推进“雁楠一体化”,树立旅游拳头产品,打造温州旅游地标,以点破面带动温州旅游业全面发展。
王任、黄高峰委员提出重建房地产市场信心,“以时间换空间”,有计划地逐步稳住温州房价,合理处理房闹现象,引导房地产商和消费者树立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通过控制土地供需来调整和稳定房价,帮助房地产实现软着陆。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朱忠明出席民建界别组讨论,认为民建界别组委员所提建议鲜活、真实,切中要害,符合当前实际,并详细、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委员的提问,提出新常态下政府层面转型要突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念,通过颠覆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媒体这样看……
“两会”期间,从大会堂现场,到分组讨论会场,都能看到民建界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的身影。从温州日报、商报等报刊,到《逻眼看世界》、《政情民意中间站》等栏目,不是可以看到委员为民生呼吁、为发展谋策。
市委会团体提案《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五水共治”的建议》引起温州晚报记者的注意,多次致电询问详情。温州日报刊登的《一次性筷子会释放SO2,你知道吗?》反映的是高晓静委员提交的食品安全提案,提案将焦点集中在一次性筷子上,讨论关注食品安全的民生话题。温州商报刊登的《政协委员提出时尚二八法则 时尚之都可从20%中寻突围》介绍了陈启贤委员对温州发展时尚产业的建议和期许。金利泰委员反映的温州人才“进不来、留不住”问题引起众多委员和媒体共鸣。陈建民委员受邀出席《政情民意中间站》栏目,畅谈法治温州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据悉,蒋庆华、鲁丹萍、杨明明、水寿松等委员也在各种媒体上发出自己的“民建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