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企业,追梦在企业,民建会员、31岁的周象汉大学毕业后进入水头的一家企业,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人脚印,把青春献给了生产一线技术和基层管理工作。6年的时间里,在周象汉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车间连续5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他自己也连续5年被公司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劳动模范。
温州市巨仕皮件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周象汉,2007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他怀着满腔报效家乡的热情,毅然回到水头从事皮革行业。来到企业后,他迅速调整角色,融入企业。谨小慎微的他,发现生产任务重的时候,机器设备状态不稳定,高压电机及减速机时有异响发出,而6个月补油周期显然过长,长此以往,不仅会对设备造成损害,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后,周象汉与车间师傅多次试验,发现补油周期为3个月时,机器最为稳定。反复试验后,他们对机器时行了相应调整,有效降低了公司设备故障发生率,保障了公司利益。6年来,他一直秉承着这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正是周象汉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奋发图张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工氛围,使生产车间的成绩不断得到了刷新。在周象汉的带领下,公司年产值逐年增长,每年创利税700多万元。
周象汉坚韧的硬形象下,藏着一颗温暖,柔软的心。他关心同事,热心公益。有一次,周象汉看到刚入职的同事小黄闷闷不乐,工作心不在焉。他私下找小黄谈心后得知其父病重,急需一笔医药费,但家里已经捉襟见肘。为此,小黄愁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了解情况后,周象汉拿出自己3个月的工资交给小黄,并说服公司管理层给小黄预支了3个月的工资。
此外,周象汉结对了四五个小孩子,每年资助孩子们上学。“每个学期末,收到孩子们发来的成绩单,他就倍感欣慰。”周象汉说,每年少买几件衣服,每月少抽几包烟就可以让一个孩子上得起学了,孩子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不能因为没得上学,就让这些可能性被掐断。除了资助孩子上学,他每个月还会抽出时间与朋友一起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去暖暖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