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市委召开市政协提案面商会,就我会提出的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 提升我市民营企业家扩大再投资信心的提案》进行专题面商。
这场由市委书记陈伟俊主持的特殊的面商会架起了一座市委市政府与市政协、民主党派之间共商发展大计的桥梁。
提案背景:
企业减负降本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建作为联系经济界的党派,一直非常关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2018年我市启动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8月又获批全国首个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后,会员企业家们对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提振发展信心的呼声愈加强烈。经过多次企业调研、座谈交流、赴外地考察后,在今年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民建温州市委会向大会提交这份集体提案,以期将更多的目光汇聚于企业减负降本。
提案一经提出,便被确定为市政协今年的重点提案,市委高度重视,由市委书记领办,市经信局主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9家单位会办。
提案摘要:
我市部分民营企业发展遭遇先发优势弱化、经营成本优势弱化、要素保障弱化等问题,特别是经营成本普遍较高,制约着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案具体提出了发挥政府的政策主体作用,解决要素制约,加大土地指标清理;清理规范税费,梳理过往优惠政策落地效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社保和租金为重心,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做实融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等四个方面12条建议。
协商过程:
市委、市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我会主委徐育斐、提案执笔人江衍妙等齐聚一堂,瞄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这一关键点,展开了2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打通了提案意见建议落地的快速通道。
主办单位市经信局局长贾焕翔详细汇报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意见和温州版减负政策梳理情况,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办理成效跟踪作了初步的安排。
徐育斐主委简单介绍了提案背景和内容,对提案的办理过程和答复表示满意。并就提案办理结果进一步落地,取得实效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重点研究减税降负政策的落地问题,把政策送达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做的更好;二是继续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推动银行内部机制考核问题的优化。三是密切关注本土行业转移杭州、上海问题,分行业做好数据分析。
各会办单位围绕打通减负降本“最后一公里”和我会梳理形成的建议,当即作出回应。
陈伟俊:推出更多服务企业的新招硬招实招
要深化“三服务”活动,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出更多管用的新招、硬招、实招,下更大力气做好优环境、降成本文章,纵深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
围绕“为什么降”“该怎么降”“靠什么降”等三个关键性问题,陈伟俊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为什么降
要推动思想认识再提升,化思想共识为行动自觉,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该怎么降
要推动工作要求再深化:聚焦全周期减负,努力形成涵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一整套政策举措;坚持市场化方向,着力破除不利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瓶颈和壁垒,从根本上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强化系统性思维,深刻剖析影响企业降成本的制约因素,远近结合、系统推进,真正让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靠什么降
要推动方法路径再拓展。对接国际国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打造开放多元包容的环境,努力成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之一。着力优化空间环境、创新环境、金融环境、政务环境、交通环境、开放环境、用工环境和法治环境,走出一条企业降本增效的宽广大道。
陈伟俊希望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继续立足优势、尽心履职,提出更多有内涵、有份量、接地气的优秀提案和调研报告。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扎扎实实办实事,高质量把提案办好、办出成效,真正让委员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市政协主席陈作荣,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等参加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