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
——学习省党代会报告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2-06-29 11:19:20
|
作者: 周桂荣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总体战略目标,高度体现了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及深刻内涵,是极具浙江特色的重大创新。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多变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一些人失去了理想信念,沉溺于物欲的泥淖,陷入了精神上的贫困,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准确及时的指明了唯有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当代浙江人的共同努力和坚守。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更加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个人、家庭的幸福只有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幸福当中,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进一步突出对精神富有的价值追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物质富裕已结出丰硕成果。然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裕,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关键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从吴菊萍到吴斌,已经不是一种偶然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体、一方热土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境界。因此,在拥有物质富裕的基础上,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为持久的幸福。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还需要把眼前的富足和长远的富裕和谐统一起来,社会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让幸福延伸;还需要把追求的目标与实现的手段方法和谐统一起来,把劳动、学习和创新创造作为获得两富的手段和源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智享受幸福生活。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多变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一些人失去了理想信念,沉溺于物欲的泥淖,陷入了精神上的贫困,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准确及时的指明了唯有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当代浙江人的共同努力和坚守。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更加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个人、家庭的幸福只有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幸福当中,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需要进一步突出对精神富有的价值追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物质富裕已结出丰硕成果。然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裕,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关键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从吴菊萍到吴斌,已经不是一种偶然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体、一方热土的道德高地和精神境界。因此,在拥有物质富裕的基础上,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为持久的幸福。
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和谐统一,还需要把眼前的富足和长远的富裕和谐统一起来,社会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让幸福延伸;还需要把追求的目标与实现的手段方法和谐统一起来,把劳动、学习和创新创造作为获得两富的手段和源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智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