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湖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湖州
民建长兴县基层委员会与滨湖村联创共建、打造社会服务基地
发布时间:2013-11-29 11:44:21
  |  
作者: 长兴一支部 郑丽

    11月22日下午,在县统战部的安排下,全县各民主党派实地考察了民建长兴县基层委员会社会服务基地——夹浦镇滨湖村,切实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长兴县基层委员会自2012年4月与夹浦镇滨湖村正式建立结对帮扶以来,始终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三一”“四帮”,建机制、创品牌,与滨湖村联创共建,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构建“三个一”机制,确保共建实效
    一是共谋一个思路。发挥民建界别特色和在市场信息、技术、管理经验等人才方面的优势,帮助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当好参谋,为结对村近期建设重点建言献策。二是制定一个方案。专题制定了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实施好“回报家乡”工程、服务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两项工程和提供好综合服务、支持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两项服务。三是每季一次对接。基层委专门成立工作机构,对照方案要求明确任务内容,明确完成时间,明确责任人,如回报家乡责任人为戴顺华和杨文龙两位会员,服务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责任人为陈富强会员,综合服务为凌国强会员,文艺类服务为卢湘敏会员。县基层委相关负责人和滨湖村党委班子每季度进行对接,确保方案内容全面系统开展。
    二、突出“四帮”重点,推动合作共建
    1、公益事业帮建。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多办好事;为改善农村居住的软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多办实事,当好参谋。如滨湖村今年在创建太湖风情示范带工作中,村庄道路、桥梁建设急需建设资金,基层委获悉情况后,发动会员企业筹集资金进行帮扶,杨文龙会员出资四十万元,对示范带路桥建设以及蒒家滩村道路进行硬化;戴顺华会员一次性为村里的道路建设捐资三十万元,极大的缓解了村里修路工程资金缺口问题,并多次到工程建设现场,查看公路建设情况,要求工程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要科学安排工期,抓紧施工,狠抓质量,加快进度,把这条公路作为“输血工程”建设好;去年,滨湖村委会拟建设“乡村大舞台”等文化设施,杨文龙会员出资10万元建设;戴顺华会员出资10万元成立了“应芳越剧团”,为“乡村大舞台”的建设和发展锦上贴花,丰富了滨湖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2、困难群众帮扶。民建长兴县基层委员会发动会员企业,积极开展光彩助学、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去年以来,民建长兴县基层委员会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对滨湖村孤寡老人及贫困学生家庭捐资共12万元,通过“一帮一”“手牵手”等形式,解决滨湖村部分贫困学生和困难户的实际问题。会员企业还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如滨湖村一村民家里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一时筹措不到购买设备的资金,戴顺华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他联系,帮他垫付了这笔启动资金。另外,为了帮助村里织机户致富创收,打消对产品销路的顾虑,他还主动与织机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3、就业机会帮供。积极发挥民建组织的优势,由支部会员企业为滨湖村优先提供就业机会,以提高村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近几年的考察,戴顺华继续加大对家乡滨湖村工业投资,于2012年在家乡夹浦镇滨湖工业集聚区投资成立了长兴滨里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新型纺织面料设计、生产、加工、外、内贸易销售等,项目计划2013年底投入使用,可安置村劳动力一百人以上。目前,滨湖村人在我会会员企业中工作的有130人,有力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4、村庄环境帮治。长兴基层委会同村委会,共同倡导社会公德,弘扬正气,培育乡风文明,积极协助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为村庄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多做贡献。2012年11月,基层委帮助滨湖村申报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个(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申报资金100.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0.24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60.36万元。目前中央资金尚未下达,经联系环保部,预计2013年12月底前中央资金能拨付,2014年上半年项目可开工建设,县财政资金根据建设进度下拨配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民建会员在滨湖村建设、帮扶解困、慈善捐赠等方面共已投入近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