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花开分外艳
——写在重庆“红岩魂”现场教学读渣滓洞、白公馆狱中烈士诗
发布时间:2015-05-14 17:30:35
|
作者: 湖州市委会:李钰
“我爱花。
我爱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花,
带着霜露迎接朝霞。
不怕严寒,不怕黑暗,
最美丽的花在漆黑的冬夜开放。
它是不怕风暴的啊,
风沙的北国,
盛开着美丽的矫健的百花。
我爱花。
我爱在苦难中成长的花,
即便花苞被摧残了,
但是更多的
更多的花在新生。
一朵花凋谢了,
但是更多的花将要开放,
因为它已经变成下一代的种子。
花是永生的啊,
我爱花,
我爱倔强的战斗的花。
花是无所不在的,
肥沃的地方有花,
贫瘠的地方有花。
在以太里
有无线电波交织的美丽的花;
在一切的上面有我们理想的崇高的花。
我爱花,
我愿为祖国
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
四月的重庆山城,如血的鲜花开得漫山遍野。
这是一朵开在歌乐山下渣滓洞中血红的花。这是1949年12月27日牺牲在渣滓洞的烈士白深富在狱中写下的诗。
32岁,花一样的青葱年岁,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多么向往着花一样的家园,多么向往着花一样的生活,但他却为了实现那花一样的理想而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花一样的生命。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在此关押过。
刑讯室内的刑具森然而列,那手铐与脚镣上,仿如还能嗅到血腥的味道;那长长的竹签竹夹上,似还能看到凝固着刽子手钉进和夹断烈士手指时的鲜血;那木制刑架和老虎凳上,恍惚还能听到拷打志士的皮鞭声和烙铁在人体上的烧灼声。
一间又一间,潮湿而又阴暗的牢房,印现着敌人对革命者的惨烈酷刑,也刻录了革命者面对血雨腥风的顽强斗争,更有着革命志士坚强意志的体现。牢房禁锢了先烈们的身躯,但禁不住志士者追求理想的精神;刑罚摧残着英雄们的肌体,但摧毁不了革命人的坚强意志。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用凉水来灌鼻孔,
用电流通过全身。。。。。。
人的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得出的----
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这是蔡梦慰烈士在狱中写下的《黑牢诗篇》节选。1949年11月27日重庆大屠杀之夜,蔡梦慰在被押往松林坡刑场途中,趁夜将自己在狱中写下的《黑牢诗篇》抛于路边的草丛中。重庆解放后,在收敛牺牲者遗体时,发现了这首未完成的长诗,烈士珍贵的诗稿才得以保存。
“在战斗的年代
我宣誓:
不怕风暴,
不怕骤雨的袭击。
一阵火,一阵雷,
一阵狂风,一阵呼号,
炙热着我的心:
脑际涨满了温暖与激情。
我宣誓:
爱那些穷苦的、
流浪的、无家可归的、
衣单被薄的人民;
恨那些贪馋的、
骄横的、压榨人民的、
杀戮真理的强盗。
我宣誓:
我是真理的信徒,
我是正义的战士,
我要永远永远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这是古承铄烈士1948年发表于渣滓洞看守所楼下一室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摧!铮铮铁骨,铿锵宣誓,把革命者对党的忠心赤胆、视死如归的大义之气表现得酣畅淋漓。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解放前夕,关押着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
在白公馆的平二室房里,有一面特别的五星红旗,罗广斌等作的小说《红岩》中对此有详细的描写,那是狱中的革命者感受到了共和国解放的讯息,凭自己的想象绣的这面旗帜:想象着新中国的天地将应是幸福的红色,因为那是革命者用鲜血染红的。想象着革命的力量将象星星一样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五颗星,大星在中,四小星围绕其间分布在红旗的四角。
“我们有床红色的绣花被面,
把花拆掉吧,这里有剪刀,
拿黄纸剪成五颗明亮的星,贴在角上。
再找根竹竿,就是帐杆也罢!
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
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
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
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
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
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
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
撒着自由的眼泪,
一齐出去!”
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挚热的心与血体现于这独特的五星红旗之上!
是怎样的信念坚定着革命的意志!
是怎样的意志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
是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信念,是为人类自由幸福而战的意志让这些年轻的革命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啊!
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的前夜,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200多人皆不幸牺牲。囚禁于白公馆的100多名革命者被实施集体大屠杀,仅19人越狱脱险。
泣血的红花,开满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理想的实现,志士的鲜血铸就了红岩魂、中华魂!
看那一件件血蚀了的刑具,读那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念那一首首牢房中写下的诗篇,想着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心中不禁对自己有一个考问:在享受着英烈们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今日之幸福,我们的内心是否无愧?我们有没有仍然坚持着那些先烈们投身革命时所秉承的最朴素的理想?我们的信念是否还保持着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粹?当我们在不断追求生活和物质的需索时,有否想过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连生命都已献出的先烈们?我们的言与行是否还符合着一个共和国建设者的道德情操?我们的心中是否还记得“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花朵你们就看做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留下这段优美而深情的文字,这是无数志士追寻理想坚守信仰的生动写照。
愿志士们用鲜血浇灌的理想和信念之花在中华民族的腾飞之中永不凋谢!
我爱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花,
带着霜露迎接朝霞。
不怕严寒,不怕黑暗,
最美丽的花在漆黑的冬夜开放。
它是不怕风暴的啊,
风沙的北国,
盛开着美丽的矫健的百花。
我爱花。
我爱在苦难中成长的花,
即便花苞被摧残了,
但是更多的
更多的花在新生。
一朵花凋谢了,
但是更多的花将要开放,
因为它已经变成下一代的种子。
花是永生的啊,
我爱花,
我爱倔强的战斗的花。
花是无所不在的,
肥沃的地方有花,
贫瘠的地方有花。
在以太里
有无线电波交织的美丽的花;
在一切的上面有我们理想的崇高的花。
我爱花,
我愿为祖国
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
四月的重庆山城,如血的鲜花开得漫山遍野。
这是一朵开在歌乐山下渣滓洞中血红的花。这是1949年12月27日牺牲在渣滓洞的烈士白深富在狱中写下的诗。
32岁,花一样的青葱年岁,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多么向往着花一样的家园,多么向往着花一样的生活,但他却为了实现那花一样的理想而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花一样的生命。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在此关押过。
刑讯室内的刑具森然而列,那手铐与脚镣上,仿如还能嗅到血腥的味道;那长长的竹签竹夹上,似还能看到凝固着刽子手钉进和夹断烈士手指时的鲜血;那木制刑架和老虎凳上,恍惚还能听到拷打志士的皮鞭声和烙铁在人体上的烧灼声。
一间又一间,潮湿而又阴暗的牢房,印现着敌人对革命者的惨烈酷刑,也刻录了革命者面对血雨腥风的顽强斗争,更有着革命志士坚强意志的体现。牢房禁锢了先烈们的身躯,但禁不住志士者追求理想的精神;刑罚摧残着英雄们的肌体,但摧毁不了革命人的坚强意志。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用凉水来灌鼻孔,
用电流通过全身。。。。。。
人的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得出的----
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这是蔡梦慰烈士在狱中写下的《黑牢诗篇》节选。1949年11月27日重庆大屠杀之夜,蔡梦慰在被押往松林坡刑场途中,趁夜将自己在狱中写下的《黑牢诗篇》抛于路边的草丛中。重庆解放后,在收敛牺牲者遗体时,发现了这首未完成的长诗,烈士珍贵的诗稿才得以保存。
“在战斗的年代
我宣誓:
不怕风暴,
不怕骤雨的袭击。
一阵火,一阵雷,
一阵狂风,一阵呼号,
炙热着我的心:
脑际涨满了温暖与激情。
我宣誓:
爱那些穷苦的、
流浪的、无家可归的、
衣单被薄的人民;
恨那些贪馋的、
骄横的、压榨人民的、
杀戮真理的强盗。
我宣誓:
我是真理的信徒,
我是正义的战士,
我要永远永远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这是古承铄烈士1948年发表于渣滓洞看守所楼下一室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摧!铮铮铁骨,铿锵宣誓,把革命者对党的忠心赤胆、视死如归的大义之气表现得酣畅淋漓。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解放前夕,关押着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
在白公馆的平二室房里,有一面特别的五星红旗,罗广斌等作的小说《红岩》中对此有详细的描写,那是狱中的革命者感受到了共和国解放的讯息,凭自己的想象绣的这面旗帜:想象着新中国的天地将应是幸福的红色,因为那是革命者用鲜血染红的。想象着革命的力量将象星星一样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五颗星,大星在中,四小星围绕其间分布在红旗的四角。
“我们有床红色的绣花被面,
把花拆掉吧,这里有剪刀,
拿黄纸剪成五颗明亮的星,贴在角上。
再找根竹竿,就是帐杆也罢!
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
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
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
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
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
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
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
撒着自由的眼泪,
一齐出去!”
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挚热的心与血体现于这独特的五星红旗之上!
是怎样的信念坚定着革命的意志!
是怎样的意志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
是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信念,是为人类自由幸福而战的意志让这些年轻的革命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啊!
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的前夜,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200多人皆不幸牺牲。囚禁于白公馆的100多名革命者被实施集体大屠杀,仅19人越狱脱险。
泣血的红花,开满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理想的实现,志士的鲜血铸就了红岩魂、中华魂!
看那一件件血蚀了的刑具,读那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念那一首首牢房中写下的诗篇,想着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心中不禁对自己有一个考问:在享受着英烈们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今日之幸福,我们的内心是否无愧?我们有没有仍然坚持着那些先烈们投身革命时所秉承的最朴素的理想?我们的信念是否还保持着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粹?当我们在不断追求生活和物质的需索时,有否想过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连生命都已献出的先烈们?我们的言与行是否还符合着一个共和国建设者的道德情操?我们的心中是否还记得“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花朵你们就看做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留下这段优美而深情的文字,这是无数志士追寻理想坚守信仰的生动写照。
愿志士们用鲜血浇灌的理想和信念之花在中华民族的腾飞之中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