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浙江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之江两岸的3万余个村庄正在绘就水清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近日,民建菰城、开发区一支部组织会员“跳出湖州看湖州”,共赴诸暨考察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李钰应邀参加了活动。
此行第一站是五泄风景区上游的紫阆村,四周群山环绕,翠竹掩映,高山平畴,可谓人间仙境。一弯碧水绕村,户户门前花草点缀、桂树遮荫。一般农村随处可见乱线纠缠空中的景象在这里被统一地收纳在外墙一个铝盒中,目之所及处皆整齐干净。村里将原先的徐氏宗祠改建为文化礼堂,功能全面,分为戏曲台、文化建设展示厅、民俗文化馆、美食体验中心与乡村大舞台。紫阆文化大礼堂不仅传承了“忠、孝、礼、义、智、信、善、勇”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民俗的一个窗口。
斯盛居“千柱屋”是此行的第二站,位于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因屋有千柱而得名,于1778年由当地巨贾斯元儒所建。整个斯盛居东西通面宽108.56米,南北纵进深63.10米,总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这座山野里的豪宅大院依山面溪而立,黛瓦粉墙,气势恢弘,如今依然住着斯氏后代约36户人家,大家把这千柱屋当作祖宗的遗产来看待,自觉承担起把它保护好、管理好的责任和义务。
两天的行程,深入了解了诸暨市围绕“市域大景区”的目标,打造“最忆乡愁·最美乡村”,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实现了“保护建筑、保护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的要求,通过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严格保护村落格局、风貌、景观的存有环境空间形态,完好保存了“有时代印证、有文化标志、有人文故事”的乡土建筑,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村活起来了”。
此次考察活动让会员对我市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言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