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生在省人大会议上的议案:现阶段解决我区土地“虚紧”因素制约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05-03-16 13:06:11
|
作者:
土地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资产中最原始最重要的部分,承载着社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随着市场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制约效应日益显露,工业用地的短缺已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一步持续发展的拦路石。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法制建设仍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土地资源在社会分配中未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一些投机分子大量囤积稀缺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或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组织因生产资源,如土地等要素的制约,造成不能扩大再生产,严重制约企业的做大做强。近阶段,我们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也发现了土地利用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突出表现在:
一、土地资源属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总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可用地的衰减,生产生活用地状况日趋紧张,这是一种必然规律,非人力可以完全解决。
二、粗放性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土地利用率不高。利益于政府低供地的一些企业,珍惜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不强,缺乏统筹用地,合理规划的能力,出现仓库占地面积比生产车间面积大的现象却不鲜见。
三、一些不正常行为使土地资源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虚紧”。在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政策中,在全国范围内,把对耕地的保护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用地指标高度集中,严格调控,层层下拨,体现出亲民政府关爱百姓的态度。而为了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对以前出让的土地必然要承认其合法的权益。由于前后政策的侧重点不同,在某一个时点的前后,产生出的一个问题是,先到者获得土地,后到者获不到土地。这种土地资源初次分配的某些不合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土地获得者的层面分析,获得土地无外乎三种情形:一为诚实者,土地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此前提下,加大产业投入才能产生出效益。二为不诚实者,作为个人理财的一种手段,投资土地是为了获取土地租赁收入,不失为提高闲散资金利用率的一种可行途径,因而普遍的规模不大,构不成大局影响。三为投机者,以产业为后盾,以经营资金挪作投机资本来抢先攫取土地,利用政策和体制的一些不完善处实施“圈地行为”。上述这三种情形各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从对我省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后二种的情形,特别是第三种情形在政府已出让的土地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正是这种情形的存在,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我区的这种土地紧张状态准确地讲,应称为虚紧,并且这种假象的存在也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也应放在这点。
四、赞成“虚紧”现象的原因浅析。利用政府低供地价格的优惠政策和市场价格的价格差,通过编造虚假的企业发展规划等手段,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更利用自身优势向政府部门进行施压,从中谋取巨额地价差利润,把国有土地资源纯作为一种炒作的媒体,获得土地前,信誓旦旦,要加强投入啦,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啦,要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啦,而一朝获得后,耍弄小聪明,把生产用地挪作非生产用地,或者非法以高价肢解土地转卖给配套小业主,或者变换土地用途,把工业土地更改为商业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来攫取巨额利润,或是对诺言的兑现,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瞅准机会,待价而沽,与政府玩起老鼠避猫的游戏,利用法律与管理的空隙获取不义之财
五、“虚紧”现象带来的问题分析。严重影响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在打造服务型公共型政府的进程中,政府为经济发展负有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环境的法定职责,一方为获得土地,囤积居奇,把国家的土地资源作为炒作的标的,在空置中寻找猎物,另一方因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机制制约,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公平环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两者构成不可调和矛盾的背后,是我们政府的行政不到位。同时,对土地出让后的监督不到位,更使审批文书中成为一句到不了位的承诺,容易助长个个极端利己主义与不诚实行为,使“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民谚成为一种事实,勤劳致富让位于不诚实发财,有悖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造成我省土地问题的根源复杂,既有机制和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又有唯利是图思潮在经济活动中的负面反映。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增加土地资源的总量,开源节流。要走内涵挖潜之路,消化存量土地、旧村改造、开发海涂,重点在建设用地指标总盘子外拓展用地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可用地资源;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对土地产出率的认识。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每亩的产出率(销售额)在2000-4000万元,如台州市管理先进的企业的产出率为700-1000万元,而台州市的大部分民企每亩产出率不到200万。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因而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上报项目一定要进行周密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核,把对产出率指标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是政府土地部门要积极履行土地宏观调控的职能。进行规模调查,首先要摸清我省土地总量与利用情况的家底,找出病根;要统筹资源,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确保重点急需项目用地;确立以企业的利税贡献率的大小来安排发展用地,利税指标是实的,来不得半点假,利税率高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好,政策上的倾斜与依法行政并不矛盾;把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夯实耕地保护基础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土地管理上不要搞一刀切,体现出原则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
四是组织行政资源形成执法合力,盘活已出让土地。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空置已出让土地的检查监督,提高已征用土地的工业产出率;可以土地管理部门牵头,成立由各职能部分组成的联合执法支队,在摸清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督促征地单位积极履行承诺,加快资金投入;对出租土地或在土地上自建厂房进行出租的行为,建议税务机关加强征管,把对土地使用税的管理工作切切实实抓起来;对变更土地用途的,或进行土地转手倒卖的,土地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土地有关政策严肃处理,提高处罚上限,补缴土地出让金,严重者实行出让土地的收回。、
五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对企业内部土地规划能力的培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利用土地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走集约用地之路,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无土增值,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引进高附加值及科技密集型的工业项目。 六是积极探索,完善土地供给机制。要把土地价格市场化,提高土地使用权的折旧成本;通过调研,提供数据,积极建言献策,完善《土地法》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