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培育IT产业 提升台州制造业层次
发布时间:2005-05-25 13:54:57
|
作者: 赵昌东
近几年,我市围绕“工业立市”战略,经过上下努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品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等五大主导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综观各行业对资源依赖性较强,能耗较高,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有些产业属于粗放型生产,有些行业环境污染大。在能源、环境、劳动力等各种压力面前,这些产业继续跨越式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
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价显示,我市人力资源拥有的数量及质量状况都很不理想,综合生产率与增长速度的后劲严重不足,对城市总体的竞争力形成了重大影响。近几年,我市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中高技术的运用不断突破,但仍没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许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随着台州原有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能源等各种制约因素不断凸现,我市急需寻求一项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IT产业作为二十世纪新兴的行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压力少等特点,与我市现有产业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也符合我市提出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临港型工业等新兴产业要求。
据调查,现在我市IT产业产值极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充分利用我市正在开展的 “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的机会,尽快培育壮大IT产业,使之成为我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率点,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一、提高认识,将软件产业提升到振兴我市工业战略的高度来认识。1、政府应当确立对软件产业的正确认识,改变原先IT产业是信息产业中硬件制造业的一个补充的狭窄概念,把软件行业提升到与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等工业行业同等的地位。2、明确IT产业的管理部门,将所有涉及到该产业的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行使监管职责,制定产业的政策。3、构建开放的外部政策环境,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透明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对引进IT企业,由政府给予适当贴补。4、扩大鼓励支持软件企业的覆盖范围。除了拥有独立的软件产品企业外,对提供软件服务(包括软件出口服务和IT外包服务)的企业也一并予以支持,享受有关IT优惠政策。
二、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制度和体系,为软件企业提供金融优惠和支持。建立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风险基金,用于软件企业担保取得银行贷款,为软件企业提供急需的启动和发展基金。
三、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利用建设“浙大两院”建设机会,投巨资引进先进设备,设立软件研究机构,创造良好研究环境。利用台州大学园区,设立计算机信息学院和专业,引进西方发达国家著名学府的师资、教材和教学管理,培训软件实用人才。
四、兴建软件园区。以星星电子工业园区、滨海工业区块为基础,制定《软件技术园区计划》,提供良好的基地设施和相应的配套服务政策,吸引软件企业进驻,免征一定年限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开发研究高新电子及IT产品,提升整体水平。
五、组建非政府组织的软件行业服务协会。帮助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沟通相互联系、组织宣传和展览、组织研讨会、帮助企业接轨国际;与政府部门沟通,向政府反映问题,成为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让协会真正成为软件行业提供服务的行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