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民建调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发布时间:2016-06-20 15:51:18
|
作者: 戴法友
5月30日,民建黄岩总支带着当前黄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到黄岩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进行调研,听取了该局辛士杰副局长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民建黄岩总支卢卫平副主委参加了调研。
黄岩区目前共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3.5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租房屋3.52万间。近年来,黄岩区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在全市较早挂牌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专门机构。经过几年努力,该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了一套有序、顺畅、高效的运行模式,出租房登记率、流动人口登记率、信息准确率比2007年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刑事案件比例由2007年的70%下降至55%,没有出现流动人口重大群体性事件。黄岩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原市委副书记肖培生分别对黄岩工作进行批示肯定。2012年5月,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在黄岩区召开,黄岩作为全市管理服务体制创新和“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示范点,专门作了典型介绍。工作经验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等媒体进行刊发宣传。
黄岩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健全网络,理顺关系,实现从单兵作战向统分结合转变,建立了区、乡镇、村企三级管理体系和区、乡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并加强了与公安机关的联动;二是夯实基础,借力科技、实现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在全区全面推广移动掌上“流管通”,推行出租房“二维码”管理模式,依托网络平台,建立了新型联络沟通方式;三是规范队伍,落实保障,实现从突击性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首抓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积极推行专兼管结合,拓展管理力量,建立保障机制,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四是以人为本,服务先行,实现从严打严管为主向管理服务并举转变,建立了服务平台,畅通了诉求渠道,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并塔建了爱心桥梁,为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
在调研中,黄岩民建了解到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难”:一是看病难,外来员工的医保在原籍,在黄岩看病起不了作用,增加了看病的费用;二是住房难,外来员工面广量大,他们享受不到本地廉租房、公租房的优惠政策;三是读书难,外来员工的子女就读当地学校,因公立学校没有名额分配,所以只能在民办学校就读,要想到公立学校读书,难度相当大。
为此,黄岩民建将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全国医保卡的通用;对贡献大的外来员工享受当地廉租房、公租房的优惠政策;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外来员工子女的就读,划分一定的名额,公开透明地吸收一批外来员工子女到当地公立学校读书。
黄岩区目前共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3.5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租房屋3.52万间。近年来,黄岩区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在全市较早挂牌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专门机构。经过几年努力,该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了一套有序、顺畅、高效的运行模式,出租房登记率、流动人口登记率、信息准确率比2007年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刑事案件比例由2007年的70%下降至55%,没有出现流动人口重大群体性事件。黄岩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原市委副书记肖培生分别对黄岩工作进行批示肯定。2012年5月,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在黄岩区召开,黄岩作为全市管理服务体制创新和“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示范点,专门作了典型介绍。工作经验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等媒体进行刊发宣传。
黄岩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健全网络,理顺关系,实现从单兵作战向统分结合转变,建立了区、乡镇、村企三级管理体系和区、乡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并加强了与公安机关的联动;二是夯实基础,借力科技、实现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在全区全面推广移动掌上“流管通”,推行出租房“二维码”管理模式,依托网络平台,建立了新型联络沟通方式;三是规范队伍,落实保障,实现从突击性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首抓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积极推行专兼管结合,拓展管理力量,建立保障机制,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四是以人为本,服务先行,实现从严打严管为主向管理服务并举转变,建立了服务平台,畅通了诉求渠道,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并塔建了爱心桥梁,为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
在调研中,黄岩民建了解到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难”:一是看病难,外来员工的医保在原籍,在黄岩看病起不了作用,增加了看病的费用;二是住房难,外来员工面广量大,他们享受不到本地廉租房、公租房的优惠政策;三是读书难,外来员工的子女就读当地学校,因公立学校没有名额分配,所以只能在民办学校就读,要想到公立学校读书,难度相当大。
为此,黄岩民建将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全国医保卡的通用;对贡献大的外来员工享受当地廉租房、公租房的优惠政策;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外来员工子女的就读,划分一定的名额,公开透明地吸收一批外来员工子女到当地公立学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