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进一步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1月14日至17日,民建舟山市工委组织会员赴民建发源地——重庆寻根学习。
怀着寻根之心,民建市工委一行首先来到了位于重庆上清寺的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特园在抗战时期曾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风雨同舟 共商国是”的大型雕塑,它以20世纪40年代重庆“特园”的史实为背景,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领袖、知名人士聚会重庆,共商国是的情景。民建展区是我们参观的重点,陈列着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历史文物。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会员们深入了解了民建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随后,会员们又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白象街的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西南实业大厦)。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重庆市委在民建中央的领导下,复建西南实业大厦、建立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陈列馆、迁移民建成立纪念碑的相关情况,及民建在渝成立时期的历史。会员们先后瞻仰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纪念碑,学习了铭刻在旧址陈列馆围墙上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大事记(1945—1949)。步入陈列馆,会员们又被一张张沉淀着历史记忆的照片、一段段记录着历史事实的文字所震撼。从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先贤为争取民族独立在苦难中寻求富国强民之路,到抗战全面爆发后“味精大王”吴蕴初、“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民族工业代表人物响应工业西迁落户重庆;从“星五聚餐会”的延续,到西南实业大厦成为工商经济界活动中心;从周恩来在西南实业大厦向工商界人士发表演讲,到黄炎培赴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著名的“窑洞对”;从民建成立之初提出的“不左倾,不右袒”,到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详尽的史实清晰地勾勒出民建成立前后的发展脉络。会员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诵读、或点评交流,沉浸在民建诞生的时代背景中,为先贤们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赤胆忠心与伟大实践深深感动。
抚今追昔,不忘初心。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考察,不仅感受到了民建先辈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重温了民建先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革命情谊,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感受到肩负的使命与重任。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必将把学习考察成果存之与心、践之于行,为推动民建事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重庆期间,会员们一行还先后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周公馆、桂园等地,感受共产党人建业初期的那段峥嵘岁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