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参政议政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建言献策
我的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小平委员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发言
发布时间:2012-07-24 09:13:52
  |  
作者:
    在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于一个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省外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最近,省委出台了《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必将对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细化和落实省委《决定》中的意见和举措,利用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已有的经济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一、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总量规模持续较快增长,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布局以杭州为龙头,宁波、温州、金华为重点,产业门类覆盖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等类别。我省在全国较早实施新闻出版集团化战略,广电集团化和广电网络数字化成绩显著,民营影视企业形成“浙江红色电视剧”现象,动漫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文体制造业形成特色优势,集聚发展了一批文化产业区块、文化产业品牌和产业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引领了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概念、内涵及发展规律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省除杭州等少数地区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认识和支持普遍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总量偏小,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集群没有很好形成,产业链难以有效整合;认识还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政策配套支持不足;人才储备缺少,特别是高端的原创型人才和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等。
    二、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省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持其发展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设置省级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全省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和统计口径。建议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八大门类。加强统计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拓展杭州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内涵和空间,打造长三角南翼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带,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以杭州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为基础,拓展发展的内涵与空间,积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使之成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形成以杭州的信息软件业、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业,宁波的服装设计业,温州、台州的工业设计业,义乌的文化用品业,绍兴的纺织设计业为特色,包括嘉兴环南湖文化创意产业带、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及湖州多媒体产业园、南浔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内的长三角南翼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带。通过招商引资和大平台大项目带动,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影视服务业、出版发行业、数字内容业、动漫游戏业等领域打造一批“企业航母”。
    (三)加快文化与金融的结合创新,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现有的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逐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省级专项资金规模目前应该由现在的4000万元扩大到2—3个亿。设立省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国有资本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模式,基金规模可在10个亿左右。由省级金融部门牵头,制订完善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快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发行集合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一批针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产品。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创业投资、证券融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四)挖掘我省特有的文化宝库资源,深度开发一批浙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所蕴含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我省特有的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各种相关产品的整合、开发,形成一系列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独特的、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比如,可以进行西湖世界文化遗产、浙江丝绸文化、茶叶文化、越剧文化、宗教文化等的创意开发,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整合研究与创意开发,南浔、乌镇、栖塘等江南水乡古镇的创意开发;绍兴的拱桥、台门、师爷文化的创意开发,浙江名人文化的系列开发等等。可以通过面向世界征集、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等形式,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创意开发,推出和打造浙江文化创意的拳头产品。
    (五)加大各种政策和配套支持,营造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强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制定对文化创意产业财政税收奖励、优惠和反哺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激励和保障。
    二是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集聚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内高校的优势资源,培养大批通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加强省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不断创新育人体制机制,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和竞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三是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平台建设。借鉴省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发展和成功经验,筹建省文化创意产业交易所,利用市场手段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文化创意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实现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贸易、数字内容和购物商城等网上交易平台。
    四是健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执法保护和规范管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建立维权举报奖励机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管理,尽快出台《浙江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明确相关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发言人:民建界,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