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管好用好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建议
发布时间:2007-01-17 08:40:41
  |  
作者: 记者 张淑君

尽管最终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公布出来,但是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已被业界视为定局。如何有效使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为各方密切关注的问题。不久前,民建中央在以成思危主席的名义报送给中共中央的建议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现状,并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对如何管好用好巨额外汇储备提出了建议和参考思路。这份报告受到中共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要求央行参阅这份建议。        战略性储备以安全性为主        战略性外汇储备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支持国家整体战略所必需的储备,包括偿还外债、临时进口、对外援助,以及应对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和突发事件等特殊需要的应急用汇等,是我国必须保有的最低限度的外汇储备。其运用应当以安全性为主,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多大规模的战略性储备呢?据民建中央的调研组测算,这个数字在4500亿元左右,主要由偿还外债的准备金和临时进口用汇准备组成。2005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810.45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561.43亿美元。短期外债准备金按照100%计,需要1600亿美元左右。一般认为外汇储备为年进口额的25%就足以满足进口需要,2005年我国进口总额为6601亿美元,预计2006年为7800亿美元,那么临时进口用汇储备应为2000亿美元左右。考虑到对外援助的用汇分摊及应急用汇,民建中央认为,将战略外汇储备定为4500亿美元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这类储备,民建中央建议由财政部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债券,然后用所得的人民币向央行购汇来建立。民建中央认为,这样既可减少商业银行的存贷差,也可增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他们建议,这一储备应交给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员进行运作,其中大部分应购买外国政府债券,既要保持币种结构的合理性,又要根据外汇市场的变化灵活微调;小部分可参照社保基金的运作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收益。        关于偿还外债的准备金方面,民建中央提出需要关注一种现象。“今年在我国既有巨额外汇储备,又有较大外贸顺差的情况下,我国的外债余额还在增长,到去年6月底外债余额为2979亿美元,比上年年底增加了168.99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662.94亿美元,比上年年底增加了101.51亿美元。”民建中央提醒有关方面吸取韩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教训,建议央行密切关注企业借入外债的情况,防止企业过度对外负债。“今后应主要借入利率较低的长期外债,尽量少借短期外债,控制外债余额不超过360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不超过1500亿美元。”        战术性储备以收益性为主        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为了支持正常对外经贸活动和居民用汇所需的储备,我国还需要建立战术型外汇储备,主要由央行应对汇率波动的外汇、外商直接投资利润返还、企业对外投资、居民用汇和其他特殊的需求组成,大约在2000亿美元左右。民建中央建议,这类外汇储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筹管理,其运用应当以收益性为主,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近年来,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放松资本流出,规范资本流入尤其是限制短期投机资本流入的相关管理政策,对缓解国际收支顺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用较小。“走出去”战略虽然已实行8年,但收效不够理想。民建中央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把突破点放在支持企业对外投资上。为此,他们建议,除了企业自身要加紧努力外,政府应从制定我国境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完善境外投资立法、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和准备金制度、建立国家境外投资专项基金等策略,给予切实有力的支持。        针对社会上关于“增加民间持汇量、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造成资本外逃”的担忧,民建中央也提供了相应的方案:一是改革并规范境外投资的审批制度,应逐步放宽审批标准,简化审批程序,逐步推行核准制,并最终转向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的登记制;二是加强并改善对企业境外经营的监管,包括改进外汇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一些技术出口和转移进行限制等。        据了解,管好用好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是去年民建中央的一项重要经济调研课题。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发言时简要汇报了他们的课题成果。当时,胡锦涛总书记对此表示非常关切。会议结束后,成思危组织民建会内专家召开座谈会,对课题成果进一步加工细化后报送给了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