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播种 实践开花 换届结果--广西民建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情况
发布时间:2007-04-30 08:47:17
|
作者:
2003年12月,根据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同志的批示,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向各党派区委提出《关于在全区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系统地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以后,我委常委会迅速讨论作出了《关于在全区会员中系统地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我委和各市委会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发挥领导班子、老会员、机关专干和会员骨干的不同作用,紧紧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做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做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成果的实践者”这一主题开展活动。  从时间和内容上,广西民建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4 年正确理解政治交接的深刻含义,2005年以纪念民建成立60周年和抗战胜利60周年为契机传承民建优良传统,2005~2006年以学习中共中央3个有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文件和组织换届为契机加强自身建设。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活动,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对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活动的成效落实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更在2005年以来的市级组织和省级组织换届中得到集中体现。  民建广西区委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归纳一是多彩活动播撒政治交接的种子,二是实践汗水浇开政治交接的花朵,三是圆满换届收获政治交接的果实。  一、多彩活动播撒政治交接的种子  要把政治交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会员思想深处生根发芽,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适合它生长的条件。  1.以说理教育扎牢思想的“根”。2004年以来,我委和各市组织举办学习班、报告会、演讲会、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超过120次,近6000人次参加,64人次参加了民建中央、中央社院和广西社院的系统学习,支部也普遍进行了一次以上的专题活动,在会员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说理教育。在这个环节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副主委分片包干,到区委会和11个市作巡回专题宣讲。向会员宣讲政治交接的意义、民建的优良传统、与中共合作共事、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和客观必然性等,进一步提高会员的思想认识。  2.以形象教育展示主题的“形”。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理性的提炼、历史的总结。大部分会员对它们的形成、发展并未亲历,缺乏感性认识。广西民建组织根据这种情况和各地的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会员、会员骨干约20批次300多人次参观区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专题图片展览、相关影视节目等。桂林市委组织会员参观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红军标语楼,感受“红军有路不能走,又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新中国解放之路”;后来又到“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生前所在的部队参观学习,了解了他家富不忘报国、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最后牺牲在抗洪前线的事迹。这两次活动对会员特别是企业界会员触动很大,他们说:“新中国是流血牺牲换来的,国家的和平、安定、发展也是有人牺牲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一定要致富思源,多为社会作贡献。”  3.以典型教育树立学习的“样”。以人物展示民建的时代风貌,以典型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先进树立追赶的目标。我委非常注意及时总结会员中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和经验,除了充分利用会内刊物《广西民建》、《民讯》、民建中央网站等进行了宣传报道外,还特别注意利用新闻媒体,如《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海证券报》等省级和中央重要媒体、都市类报纸和专业报纸,以及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宣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的工作成果。近年来,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对我委有关工作的报道逐年增多,2006年达到148篇。2005、2006年,我委连续两年荣获民建中央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这些报道不仅提高了我委知名度,广大会员也很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会的凝聚力。  4.以自我教育提高会员的“识”。自我教育是民建三大优良传统之一。广西民建各级组织通过《广西民建》等开展征文活动,举行演讲比赛,请老会员现身说法,出板报、办展览等。在活动中,作者和读者,演讲者、报告者和听众,都受到了教育。  在纪念民建成立60周年的系列活动及其他重要节日庆祝会、联欢会上,我委组织会员自编自演了配乐诗朗诵《光辉历程》、《我们在春天里歌唱》、粤曲对唱《肝胆相照六十年》、取材于社会服务工作的小品《美丽的任豆树》等等,这些节目反映了民建的工作,贴近会员心声,表达了共同情感,富有感染力,很多老会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位参加活动的中共广西区委统战部的领导称赞说:“文艺演出喜闻乐见,政治交接寓教于乐,形式、效果都很好。”  二、实践汗水浇开政治交接的花朵  广西民建会员关心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高的政治热情。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了广西民建组织整体作用的发挥,为我委履行参政党职能、搞好自身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明显。2006年我委分别荣获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全国星火科技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以来我委已获得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1.参政议政履行职能。2006年市、县换届后,民建会员两人当选为南宁市和百色市副市长,6人当选各市政协副主席。全区民建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424人,比2005年增加15.53%。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副处以上领导职务的17人。目前已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大大提高了我委参政议政的能力。  我委以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确立了“围绕中心,整合力量,开拓创新,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2003年以来,我委独立承担并完成的中共广西区委重大调研课题4项,参与了3项课题的联合调研工作。在2004-2006年自治区政协会议上,提交集体提案28件,大会发言17件,1件被评为优秀提案,3件列为自治区政协主席、副主席重点督办提案,2004年首次在民建中央招标课题中中标。2005、2006年,我委领导在自治区人大会议上领衔提出9项立法建议,其中5项被列为正式议案,列入自治区人大和政府的立法计划。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已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反映社情民意是本会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委建立并完善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编辑与报送制度反馈机制、通报机制和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我委信息工作获民建中央三等奖,2005年、2006年分获全区统战信息工作三等奖和二等奖。  从代表性人士在政府、司法、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到普通会员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履行职能,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参政议政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坚定了民建会员走中国特色政治道路的信念,巩固了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2.社会服务打造品牌。我委打造了社会服务工作的两个“品牌”:生态和教育扶贫、“百企入县”活动。10多年来我委引进爱德基金会无偿援助资金2580万元在广西开展生态扶贫、抗洪救灾等,引进民建会员企业及与民建有关的企业的资金281万元在贫困地区援建了13所学校。“百企入县”活动从2002年开展以来,区委会和各市委会共组织了200多家(次)区内外民建会员企业到区内各县(区、市)考察、洽谈、投资,广大会员在各自岗位上也积极为活动献计出力,全会引进合同资金超过33亿元,实际到位投资金额21亿元。2006年4月,民建广西区委响应民建中央的号召,启动“思源工程”,民建企业界会员及所联系的企业认捐820万元,已实施的超过300万元。“思源工程”成为“百企入县”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  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献计出力,组织、参与了多起抗洪救灾、拥军慰问、扶贫助学、“三下乡”活动等等。梧州市委仅统计捐款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会员(企业)的公益捐款,2003年以来就达到330万元。  广大会员特别是企业界会员踊跃参与“思源工程”等公益活动,充分表明政治交接实践活动激发出企业界会员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强烈愿望,“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已成为他们的共识;同时,标志着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所做公益事业从零散捐助向集约和主动捐助的重大转变,也是我委组织程度提高、整体作用更大发挥的体现。  3.自身建设“内强素质”。自身建设内容广泛,这里介绍机关建设和理论研究。实践证明领导正则班子正,班子正则机关正,机关正气能直接地影响到广大会员。在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委组织撰写了《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参考提纲》,并举办了全区专干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2003年以来加大了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设爱国、团结、敬业、创新的机关文化,以《公务员法》要求机关干部,在机关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机关高效运转,干部乐业敬业,机关各部门的工作都受到民建中央的表彰。良好的氛围不仅使机关成为专干的“家”,更是广大会员的“家”。  除了党建理论研究外,我委参与了《广西民主党派简史》、《中国多党合作的八个里程碑》的撰稿,出版发行了卢湖山主委的专著《笔墨点滴》,编印了《广西民建风采》画册。这几本书对于多党合作历史、理论、民主党派工作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对于指导多党合作事业和参政党建设特别是民建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必将为今后了解历史、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三、圆满换届收获政治交接的果实  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两年后,迎来了2005年、2006年市级组织的换届年。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和贵港分别召开了代表大会或者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顺利地完成了换届,进一步推进了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同时,防城港、贺州两个市成立市委会,钦州市委筹委会以及百色市总支也成立了。无论是市委会换届还是筹备成立新的市委会,我们都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中体现了政治交接的成果。南宁市委情况比较特殊,主委缺位3年,又是最后一个换届。但是我们的会员仍表现出很高的素质,没有乱。特别是卢湖山主委亲自动员之后,大家迅速统一了思想,不管是普通会员、参加会议的代表,还是因工作需要从领导班子退下来的同志,都对换届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尽管新的常委会只保留了一位同志,新的班子依然高票当选。  2006年8月15日,中共广西区委刘奇葆书记对广西各民主党派区委会换届工作的批示指出,换届是一次集中的政治交接,从思想上到组织上全面进行。他要求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讲政治、顾大局,确保换届圆满成功,所有党派干部,都应经得起换届的检验。我委于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两次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民主生活会,学习讨论刘奇葆书记的批示精神。从卢湖山主委到各位副主委和每位常委都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并表示要以“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来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起表率作用,在换届工作中顾全大局,以会的事业为重,服从组织安排,尊重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换届中个人的进退留转。他们说,组织上换人了,思想上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在换届中维护组织的统一和团结,努力通过换届提升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位已担任两届常委的老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真诚、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品好,领导集体团结、坚强、和谐。非常高兴看到有一批人品好、能力强的同志接上来。”  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提供了思想武器、组织保障、人才储备和理论指导,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在新世纪新阶段履行参政党职能、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