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李建钢:用鱼和鱼网拷贝富翁
发布时间:2007-04-26 17:18:56
  |  
作者: 记者 陆梅红

“我既要送鱼,还要送鱼网,我把创业方法和技术送给他们来拷贝富翁”   李建钢是浙江天宝坊黄金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提到他不能不提一件事,2006年12月的《中国残疾人杂志》封面,刊出了李建钢到残疾人徒弟开的金店作现场指导的一张照片。李建钢没有想到,只是因为他为残疾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就荣幸地上了封面,而且被评为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先进个人。浙江省仅两人获此殊荣,并且此奖10年评一次,含金量自然非同小可。   李建钢的思维和理念与他的年龄一样年轻、新鲜,对慈善事业也有一套独特的理念。他1993年创业,1994年还是创业维艰之时,就开始做公益事业了。因为当时自己也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想如果有人帮我就好了,由此他想到了去帮助别人。他从慰问老人、干点力气活开始,然后帮困助残,捐款捐物,并随着企业的日益壮大,把这份“帮助人”的事业一直坚持下来。他在企业建立了助残扶贫领导小组,自任组长;与省市残联合作,于2000年和2002年两次举办残疾人金银首饰销售和加工技能培训班,共培训49人;2002年5月,无偿提供天宝坊300平方米场地和师资,开辟培训基地,对全省19名残疾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结业时,学员不仅获得省劳动厅颁发的鉴定和加工金银饰品技工证书,每人还获得李建钢赠送的价值2000元的加工工具和工作台。这19人遍布全省各地,其中许多人都开了自己的金店。   “我感觉承担社会责任不在于企业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这个社会上有许多贫穷的人也在互相帮助,因此,做慈善事业并不需要等到赚了很多钱才开始。我年轻,有力气,没有钱,搬搬东西总可以吧。”于是从简单的慰问到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再到助学,李建钢的慈善事业和他的企业一样同步发展。如今,李建钢正在新昌筹建一个扶贫基地,因为新昌是山区,经济不发达。李建钢自己不光助学结了许多对子,还准备扩大规模,把扶贫事业做得更大一些。   “做公益事业要看你拿出多少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帮助别人应以物质为基础,精神为纽带,既要有效又要深入持久,没有物质的捐赠看不到效果,但只是捐了一笔钱是不能持久的。”在李建钢眼里,帮助别人有许多种。一种是物质的,所谓送人一条鱼,对于老弱病残和失学儿童雪中送炭,这些占了40%。但对于有能力发展的年轻人,就应该送鱼网,占60%。“如果你今天送他50万元,说不定过几天他花掉了,只剩下30万元,又过几天只剩下20万元,然后花完了,他又等着伸手要下一笔钱了,这对于社会来说没有好处。”李建钢很年轻,正因为年轻,他的慈善方式和前辈有所不同,他最想送的还是技术和自己的创业方法。鱼和鱼网都得给,与其捐一笔钱,为什么不把成功复制出来,这样比单纯地捐钱不是更有效吗?   他经常去各个场所演讲,讲自己的经历、创业方法、企业管理经验及对人生的感悟,他希望用这张网让更多人“钓”到自己的鱼,而不是等别人送鱼。为此,李建钢成功地复制出了一个创业的典型--李建国,一个姓名与他听起来像是亲兄弟的残疾人。   2000年,李建钢向绍兴市残联提出要招收残疾人徒弟,李建国幸运地被选中。他在天宝坊学了两年,学到了全套加工技术,2002年自己开店。开始生意不太好,两个月后,转了个地方开了新店。李建钢非常关心他,多次给予指导,其间又招呼李建国到天宝坊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李建国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李建钢现在还时常踏着青石板路,到李建国的金店看看。   这个成功在李建钢看来比单纯送钱意义更大。他说,做公益事业需要造血和输血相结合,教会别人特别是残疾人一种技能,一种生存能力,让他们自立,这对于他们是一种激励。“帮助别人是一种裂变。他自立了又会帮助别人,从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人尤其会如此。可以把帮助人的精神传开去,这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不知多少倍。”   “诚信不是我想不想要、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要素”   做金银饰品加工最忌缺量,一只三钱重的戒指送去翻新,交付时只剩两钱半了,清洗过的金饰品足足瘦了一圈,清洗液中的沉淀物就是惊人的利润。为了破除这一损人利己陋习,李建钢在创办天宝坊时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以诚信迎顾客,以诚信立市场。”   “黄金、宝石贵重,顾客一下子难以断定其内在工艺和质量,因而信誉在我们这一行尤其重要,这是黄金珠宝业中的第一位大事。”无论小生意还是大生意,李建钢和员工总是以诚相待,在加工、经营中从不“做手脚”,因此,天宝坊招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创业初期良好的口碑,给天宝坊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天宝坊营业大楼地处绍兴闹市区的府横街轩亭口,原来的房子是向私人租的,由于李建钢的诚心和天宝坊的诚信,房东姚先生认定这位小伙子是诚信创业的有志青年,因而租房的4年中每年都不加租金,这为天宝坊的艰苦创业开了一个好头。10多年来,在天宝坊,从没发生过一次因公司信誉不佳而受顾客责难的事。2002年,李建钢被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市工商局推荐为全市诚信典型的惟一代表,在浙江省政研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介绍诚信之旅。2003年4月,绍兴市商业银行首次向诚信企业授出200万元信用贷款,得到了这笔贷款的是天宝坊,做担保的就是天宝坊良好的信誉。自2002年绍兴市政府开展每年一次的“市区最佳商贸服务企业”评选以来,天宝坊年年获此称号。在许多奖牌中,李建钢最看重的是“浙江省诚信企业”这块牌子,他特意将这块金字招牌放大,高悬在天宝坊门口,他希望员工明白,这是一种庄严的承诺,一种告诫,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监督。   李建钢说,“诚信不是我想不想、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种现代社会基本的生存法则。如果我不诚信,那朋友会看不起我,家人会教育我。诚信应该是一种习惯,如果你不诚信,那你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李建钢创业时有许多同行,有一些人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当时可能得了小利,回过头来看,“现在你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这批人了。”李建钢风趣地说。“诚信不一定一开始就会有很大的好处,弄虚作假可能得一时的好,但那只是暂时的,而诚信却是长久的。创业时是艰辛的,但一旦做出诚信来,回报却是惊人的。现代社会,如果你不诚信,不要说发展,能不能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成功的要素究竟是什么?李建钢讲得最多是“学习”两字,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我,帮助别人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大,而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对自我也是一种压力,如果你自己不提高,也就不能长久地去帮助别人。   而现在,风华正茂的李建钢最想说的是:“从社会赚了多少跟为社会做了多少相比,后者很重很重。”
(本网站注:李建钢系绍兴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