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几载为民疾呼 天堑终成通途--民建浙江省委会为湖州长湖申航道运河大桥奔走呼吁纪实
发布时间:2007-07-03 11:10:17
  |  
作者: 作者:本报记者 陆梅红 通讯员 袁世运 朱惠忠

6月14日,湖州长湖申河道旧馆镇段,一座钢筋铁骨的提篮式拱桥在雨中初露雄姿。引桥和大桥之间有一段道路,被称为“民建大道”。   为何以一个党派来命名一条路?这座大桥和民建组织究竟有什么关系?   

   一封特殊的来信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广播里、电视上经常听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鼓舞人心的新闻报道,经常听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爱农亲农事例,我们心里热乎乎的,但我们现实的生存环境又使我们愁云满面,十分担忧。”   一封由湖州新兴港村、光明村、港湖村全体党员签名的求助信,被放在了湖州市及民建省委会领导的桌上,不为别的,只为了湖州城东门外廿五里牌和晟舍两渡口被撤一事。运河支流长湖申航道南岸渡口被当地群众称为“母亲渡”,这几个村世代靠此渡口出行。2003年,有关部门从航道通行的安全考虑撤消了古渡口,之后未采取适当配套措施,从此,给百姓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原来去一趟湖州城往返交通费只需6元,现在得先乘三卡绕道旧馆镇,再坐公交车,总花费28元,大大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以前到北岸上班打工的农民摆渡只要10多分钟,现在绕道要一个半小时,来回近3个小时。   

   为民谋利担此任   2003年7月,民建省委会社会服务处和民建湖州市委会联合赴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在湖州长湖申航道廿五里牌段建桥,实现吴兴工业区跨南岸辐射发展的建议》,希望在两古渡中间建桥。同时,民建省委会又将此事写成信息报送省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时任副省长的巴音朝鲁在信息上作了批示,湖州市政府十分重视,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专门为此召集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向省政府作了汇报,巴音朝鲁副省长又一次作了批示,要求省交通厅进行处理。   2004年,民建省委会又把该事列入为“三农”服务的重大举措。几年来,省委会新老主委多次过问此事,与民建湖州市委会领导进行探讨,向省交通厅有关同志进行咨询,要求有关处室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跟踪了解,把事办好办实。   

一桥飞渡天堑变通途   在各方的努力下,2004年省交通厅正式将廿五里牌运河大桥立项;2005年12月,投资近3000万的长湖申航道跨运河大桥正式开工。得知消息,当地百姓一早就赶到现场,自发放起了鞭炮。目前连接廿五里牌桥梁的2.5公里道路已完成路基,为了感谢民建组织的积极帮助,这条路被当地百姓称为“民建大道”。   据介绍,大桥是一座跨区域、跨河道、跨运河的三跨工程,计划年底大桥峻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