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民建中央课题组: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及分析
发布时间:2007-11-14 11:11:10
  |  
作者: 民建中央“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研究”课题组

税费负担过滥过重仍然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体制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税收环境良好是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      一、中国非公经济税收状况
据税务登记和有关统计数据,至2005年底中国非公经济(含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户,下同)共计2900多万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430.1万户,个体经济户2500多万户。至2006年底,非公经济总户数超过340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98.1万户,比上年增加68万户,增长15.8%。2005年非公经济上缴的各种税收收入额占国家税收收入(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口径)的比重,由2000年的3.3%提高到2005年的8.7%。   二、非公企业税收分析
从非公有制企业营业税收入的行业分布看,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比重占绝大多数,为第一位,在其他行业比重依然很小,特别是来自金融业的所占比重几乎为零。从非公有制企业增值税的行业分布特征看,增值税仍然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可见,对非公有制企业依然存在着行业准入限制。   三、非公企业税费负担
分析课题组设计了《非公有制企业纳税情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从《问卷》回收情况看,问卷分布于全国10多个省市,既有东部省份,也有中、西部省份,共收回问卷19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160份。从问卷反映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税费过重局面仍未缓解1.非公有制企业对中国目前企业税收负担的总体看法。在回答“国家目前的税负水平,您的企业总体感觉如何?”问题时,12.5%的企业选择“非常沉重,无法承受”;73.8%的企业选择“负担较重,但还可以接受”。   2.非公有制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的调查结果。有30家企业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在14%~17%之间,占被调查企业的25.4%;有15家企业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在11%~14%之间,占被调查企业的12.7%。   3.非公有制企业业务招待费也是一项不小的成本开支。   4.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普遍偏低。   (二)非公有制企业税收环境急需改善   1.税费负担过滥过重仍然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体制因素。   2.税收政策导向不明显甚至对非公有制企业不利。   3.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尚需加强。   4.区域经济发展、税收环境良好是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   (三)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对广东、浙江和内蒙古等地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负担状况的考察,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税费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国现行税制存在“名义税率高”,部分企业实际税负低,各类企业差距很大,企业税收负担苦乐不均。   二是内外资不统一,对外资企业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内资企业感觉其税收负担较之外资比较重,强烈呼吁在税收政策上内外资平等。   三是企业税外收费多。不少企业认为收费文件不透明,收费标准弹性大。此外,企业反映:执法部门对哪些该罚、哪些不该罚,很少预先告知;许多文件缺乏实施细则,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大。   因此,应充分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减少税收执法弹性空间,逐步缩小应征税款与实征税款之间的差距,使非公有制企业之间、非公有制经济与其它经济之间实现公平竞争。   另外,非公企业负担的各种税费不但多,而且滥。像粮食风险基金、市场物价调节基金、防洪保安基金等让非公企业缴纳,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税负过重,导致企业的税收负担过重。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增值税如换算成“消费型”,其基本税率相当于23%,国外一般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8年1月1日后为25%),美国实行15%~33%的4级超额累进税率。另外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好,利润率比经济发达国家低得多,即使税率相同,企业税负也比经济发达国家高。   (课题组组长:陈明德 ; 成员:熊大方 蔡玲 付广军  李汉宇 王广林 王虎 陈向宇  房大堃; 报告执笔人:付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