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建《培育特色潜力行业》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发布时间:2008-01-15 09:25:35
|
作者: 洪明
2007年12月12日,新侨饭店,中共杭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确保杭州旅游业‘一高一领先’,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听到这里,列席会议的副市长、民建杭州市委会主委陈小平在这句话下面重重地画了一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来,培育特色潜力行业正是缘起于市民建的一份建议。 
民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中重要的参政党,密切联系经济界是它的特色和优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杭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去年市民建围绕杭州“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定位,立足特色潜力,对生活品质和旅游相关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去年4月召开的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郭清晔副主委代表市民建作了题为《培育六大潜力行业 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大会发言,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大力培育发展疗养、演艺、茶楼、美食、保健、化妆这六大潜力行业,为杭州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市民建认为,杭州发展这些行业有许多优势条件,一是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产业基础较好。如疗养行业,自建国以来,杭州就是我国主要疗养地,疗养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说“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他曾40余次到杭州工作、休养。又如美食行业,杭州美食源远流长,东坡肉、西湖醋鱼等等美味佳肴伴随着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在新时期,杭州美食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餐饮企业达到约1.6万家,实现零售额约118亿元,厨师队伍已壮大到10万人之多,餐饮企业正向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特色化发展,“杭帮菜”风靡全国。又如茶楼行业,杭州是我国茶楼文化重要发源地,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的打造,茶楼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茶楼达800余家,有青藤茶楼、湖畔居茶楼等一批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并以其独具特色的服务,创造了“中国茶楼业的杭州模式”。二是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这些行业都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潜力无限,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又都是低能耗、无污染行业,非常符合杭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三是都与人民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美食能给人们提好吃的供美味佳肴,茶楼能给人们提供好喝的饮料,演艺能给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化妆能使人们变得美丽漂亮,保健能给人们提供健康长寿的良药,疗养能有利于人们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等等,可以说都是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体现,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但在调研中,市民建也发现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行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培育力度有待加强,品牌建设不够、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营销力度不大、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有待深化,资源条块分割、整体合力尚未形成,高端人才匮乏、影响发展后劲,外部竞争加剧等。对此,市民建针对性地提出了要编制六大潜力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六大潜力行业培育政策、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等六点具体建议。
此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作出重要批示,并先后两次亲自主持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指出“在杭州旅游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中,打造杭州特色潜力行业非常必要”,并对有关工作作了明确指示。市政府先后召开五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落实,并成立了由两位副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各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同时积极开展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等。这个建议还引起了杭州业内人士的强烈共鸣,有许多行业也自告奋勇地要加入到特色潜力行业中来,如女装、婴童用品、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目前市委、市政府已正式将杭州特色潜力行业从原先市民建提出的“六大”扩展为“十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民建围绕做深做透杭州特色潜力行业这篇文章,继续开展调研,并于2007年11月10日举办了杭州特色潜力行业论坛,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一座城市的特色潜力行业发展而召开的专题论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民建中央、民建省委会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黄关从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副市长张建庭作《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构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主题演讲;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吴国华,市政协副主席董建平等省、市领导出席。有5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演讲。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业内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论坛。黄关从在讲话中高度评价说“在全国范围内,民建的建议有这样的影响力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