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工作交流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工作交流
一路深情一路歌
——记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歌舞剧院首席歌唱演员、民建会员郑培钦
发布时间:2013-05-09 14:31:16
  |  
作者: 王春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歌舞剧院首席歌唱演员,她是民建会员,她是浙江歌舞剧院先进工作者,她是“情暖浙江•红十字博爱公益项目”的形象大使,她是郑培钦。
    1991年,郑培钦考入浙江东阳婺剧团,当年只有17岁的她,只是想着怎样唱好婺剧,怎样练好基本功。1995年,郑培钦爱上了民族声乐,开始努力学习声乐。她定然想不到,在约20年的时间里,她会成功举办五次个人独唱音乐会,会饰演大型话剧《苏东坡》女一号王朝云,会获得第9届、12届全国青歌赛荧屏奖以及浙江赛区金奖,浙江第6届、7届音舞节民族唱法金奖,并在朝鲜举行的第23届“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上荣膺个人演唱和二重唱两项金奖……
    2013年5月3日,喜讯再次传来,在“青春中国梦——浙江省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大会”上,郑培钦被授予“浙江杰出青年”称号,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集在这个既执着艺术事业又热心公益的青年人身上。

    淡妆浓抹总相宜

    舞台上,郑培钦光彩照人。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她的成名曲之一。当她在第一场独唱音乐会上深情演绎这首曲子的时候,台下上千个观众都沉醉在宛如百灵鸟一样的声音里。这场音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看了她的独唱音乐后激动地说:“戏曲界少了一位优秀的好演员,声乐界则多了一位优秀的青年歌唱家”。
    在通往优秀的青年歌唱家的路上,并不是那么轻松。郑培钦从小就喜欢唱歌,她是家周边和学校里有名的“小歌唱家”。1991年她陪妹妹去考浙江东阳婺剧团,妹妹临阵怯场没敢考,而她在县文化馆老师的怂恿下,以一曲越剧《葬花》和歌曲《我爱你,中国》吸引了婺剧团的老师,以优异成绩被意外录取了,走进了艺术之门。郑培钦进团后非常刻苦,每天天不亮即起床练功、吊嗓,苦练四功五法,腿上经常练得青一块紫一块。在团领导和老师的重点培养下,她凭着艰苦的训练、良好的天赋和极高的悟性,在艺术道路上迅速成长,在1995年浙江省首届婺剧节上,她的表演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一等奖。
    1995年郑培钦参加了一场乐培训讲座之后,爱上了民族声乐,于是决定学习声乐,当个歌唱家,从此她走上了民歌演唱的道路。为了学习声乐,每周她要坐5、6个小时的汽车到杭州上声乐课,就这样雷打不动地坚持了两年。她的老师激动地夸这位学生:“她非常认真非常刻苦,每星期要从东阳赶到杭州上声乐课,风里来雨里去,寒冬酷暑,从不缺课。”由于郑培钦的刻苦好学及对事业的执著,1998年她获得江浙沪歌手邀请赛金奖,1999年获浙江省“雄狮”杯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金奖第一名,也就是在这次比赛中,杭州歌舞团的领导慧眼识才,把郑培钦从东阳婺剧团调到了杭州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从此,郑培钦真正地踏入了从事声乐艺术的道路。2006年,作为人才引进,郑培钦从杭州歌舞团调到了浙江歌舞剧院,成为浙江省文化厅和歌舞剧院的重点培养对象。近年来,她曾多次为江泽民、胡锦涛、罗干等中央领导和国外元首演出,经常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大型文艺活动,多次出访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朝鲜等国进行国际访问演出,并在全国及省市的各级大赛中频频获奖。
    舞台下,郑培钦自然率真。
    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且有很多粉丝,但是郑培钦从不摆架子,她说“我从来没把自己当‘星’,我只是你们当中的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是工作平台不一样而已。”歌迷们经常说她“自然率真,没有架子,很亲切!”。因为经常参加送戏下乡到农村演出,很多村民都特喜欢她,有老村民说“我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唱歌演戏的人走到老百姓当中来握手,这个歌唱家亲切啊!”。百灵鸟一样的歌声再加上平易近人的性格,郑培钦有了一大批铁杆歌迷,他们亲切地喊她“郑老师”。要是知道有郑老师的演出信息,就近的歌迷就会赶过去见她一面,在他们心中,郑老师就像熟知的朋友一样亲切。
淡妆浓抹总相宜,用这句话来形容既美丽大方又率真自然的郑培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洒向人民一片情

    作为民建会员,郑培钦对祖国、对民建都有着很深沉的爱,她用歌声将这份爱充分地释放出来。在庆祝民建中央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文艺晚会上,在浙江省委统战部喜迎十八大“同心谱”晚会上,在浙江省“两会”的党派活动日现场,我们都可以看到郑培钦倾情演唱的身影。2011年7月1日,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郑培钦在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举办了《红船从这里起航》中国红色经典独唱音乐会,并随后在浙江音乐厅举办了两场《在灿烂阳光下》中国红色经典独唱音乐会。为了迎接十八大召开,郑培钦还特意邀请词曲作家写了《中国选择了你》这首歌,民建浙江省委会为她申请了专项基金,将这首歌拍成MV,并于“两会”期间分别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音乐电视》和浙江电视台播出……
    深入了解郑培钦,你可以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容易开心,容易流泪,又容易被感动;她又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细细搜寻着周围让她感动的人和事,贴心地做着让周围人感觉温暖的事。
一位民建会员要移居海外了,在送她的支部活动上,郑培钦声情并茂地演唱《送战友》,让支部活动达到了高潮;民建举办的各项活动,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她一定积极参加;周围的朋友有需要帮助的,她都竭尽全力去帮忙。她用歌曲《谁是最美的人》为“最美浙江人”献唱,更用实际行动做“最美”,来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她连续九年参加浙江省慈善义演;她曾举行义演及专辑签售活动,将义演筹集资金全部捐助给贫困大学生;她经常参加送戏下乡演出,有一次在送戏下乡演出时,她突感身体不适,但强烈的敬业精神支持她忍住疼痛完成演出,而后紧急被送往医院挂盐水到凌晨两点,而台下的观众丝毫没有察觉她的异样;她在微博上看到浙江省第7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年仅16岁的少年胡欲辉逝后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感人故事后,深受感动,便与设立在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取得联系,填写了《器官捐献登记表》,成为浙江省第500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她还参加了浙江省青年联合会举办的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助学行活动。她的资助对象是一位9岁的小姑娘,叫余菲艳。郑培钦在博客中写道:“(余菲艳)人如名字一样,长得清秀可爱……跟城里同龄的孩子相比,她似乎显得特别小些,看上去大概也才6、7岁光景,看着不免让人怜爱……刚开始小艳艳还有些腼腆,交谈了几分钟后就跟我亲近起来,小鸟依人一般地躲在我怀里……我会尽我所能,继续帮助她。希望小艳艳茁壮成长。”
    深切的关爱在寥寥几句中满满地溢出来。
    2008年对郑培钦来说是难忘的一年。汶川地震, 外婆去世,妈妈身体不好,这些连续发生的事情都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在博客里写到:“这几天都忙着料理外婆的后事,照顾多病的妈妈,几乎没怎么看电视,只能从手机新闻报了解一些震灾情况,以此跟家人相互安慰。跟灾区的人们相比,我们已经是非常的幸运了。老公打来电话说在家看电视都哭了,叫我赶紧捐款,我说早已经委托单位同事和青联界别组组长先代交了。” “今天一整天在家看电视,上网查看灾情和相关新闻。眼睛一直是湿润的,太多太多感动的事迹,我只想说一句话:中国人民太伟大了!祖国万岁!!如果灾区需要文艺工作者,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昨夜做梦都在捐款!太多的悲痛!太多的感动!”……
    2008年对郑培钦来说又是非常忙碌的一年。08年3月,刚从美国回来的她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跟着演出团去武义慰问抗雪灾抢修电网的官兵们;汶川地震之后,料理完外婆的后事,她没有休息一天,就马上参加了浙江卫视举行的“情系汶川”抗震救灾义演晚会;在家乡缙云,她又参加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爱心公益募捐活动;慰问团慰问青川地震灾区时,她随慰问团翻过陡峭的山路,遇到塌方,她就脱掉高跟鞋,带着其他几名演员徒手翻越塌方山石,到达青川指挥部后,马上就开始慰问演出,大家被其敬业精神和充满爱意的演出深深打动,回杭后主办方送来锦旗以致谢意………
    舞台上,郑培钦用歌声感动着我们;舞台下,她用爱心触动着我们。《洒向人民一片情》是她唱给抗震救灾战士们的一首歌,歌中写到:“和煦的风哟和暖的春,是你洒向人民一片情……”,而郑培钦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常怀感恩的心,将真情洒给家人、朋友甚至是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我们也可以说,她的爱,如和煦的风,如和暖的春,温暖着他人。
    我们衷心祝愿“江南百灵鸟”郑培钦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