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第一家”
——民建省属支部考察调研浦江美丽乡村民宿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4-10-30 00:00:00
|
作者: 张蔚青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由民建浙江省属综合四支部组织,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支部及浙江科技学院支部会员代表一行15人,来到浙江省浦江县考察调研美丽乡村民宿建设,并进行民建综合四支部“会员之家”挂牌仪式,受到浦江县政府办、县统战部、县旅游局、虞宅乡政府的热情欢迎。
杭州有西溪 浦江有茜溪
杭州有西溪 浦江有茜溪。“鸳鸯石树有情,石韵民宿有请”,由经济专家、学者、工商企业家等成员组成的民建考察调研小组,首先来到浦江美丽乡村民宿建设茜溪源头马岭民宿,这里有千年的榧树,百年的古屋,石景,石板路,石凳,无不彰显原生态江南村屋的特色,村内泥墙星瓦,依山而建,冬暖夏凉,山清水碧鸟屿谷幽,古色古香,宛如世外桃源。 “青砖黑瓦砖头跳,窗台斗拱石门架”,江南的乔家大院-新光村,穿行灵岩古庄园,随处可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每一座门厅到每一道额坊,每一弯石柱到每一块砖头,各种细腻的雕刻装饰着石村落的每一个角落,似乎在传递她数百年的沧桑,传递她百年的仁德义。。。。。。浦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自古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都”的美称,书画名家辈出,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有6项名列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号。近几年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水晶工业,经济上去了,环境----水资源土地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经济和环境之间,浦江的领导人在徘徊选择,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浦江的山水资源给了领导人灵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茜溪建设就这样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利用交通,河流,山村资源,在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找到了很好的路子,听副县长张卫东介绍马岭民宿与杭州文化企业洽谈引入战略投资,建设完整的民宿村落。

考察调研小组与浦江县政府领导一起参观马岭脚民宿

浦江县领导向考察调研小组介绍民宿情况

考察调研小组参观马岭脚民国楼
文化大礼堂 智慧大碰撞
江南乔家大院——新光村,以它厚重的文化,又称金华第一村。值得惊喜的是在这里,我们见到宽敞大气的文化礼堂,有舞台,有丰安讲堂教室,集农民教育学习、娱乐为一体,既有浓郁农村风俗风貌的,又有现代化设施的文化场所,让同行的城里人十分惊讶。我们同行中的国学学者杨天才教授,乡村建设规划专家郑国全教授,经济学家徐剑峰教授在“丰安大礼堂”分别讲授了《领导智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主题内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主题,县、乡领导和民建会员们个个像学生一样聚精会神地聆听演讲,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传统和现代、国内和国外、现实和未来,理念和方法、经验和教训,碰撞与交流、借鉴和启发……大家畅所欲言,受益颇多。本次交流从下午四时一直持续到晚九点还意犹未尽。当地领导说:这也是一次很接地气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据悉,这是民建会员乃至民主党派首次进入乡村文化大礼堂。

交流探讨

考察调研小组参观新光村古宅
“江南第一家”“民建第一家”
浦江有江南第一家,名震海内外,郑姓字旅,世代兴旺,遵循严格家训,孝、义、清、廉,国家何尝不是,爱家爱国,兴业兴帮。。。。。。此次浦江之行,建立“民建第一家”,在茜溪源头浦江乡虞宅乡朱村畈村,海敦书院举行民建省属综合四支部“会员之家”挂牌仪式。这是继四支部在省属支部率先成立“会员之家”后,首次在异地设立“会员之家”。民建省委常委徐剑峰与浦江县副县长张卫东、副县长徐友龙共同举行挂牌仪式,大家笑称这是“民建第一家”,因为民建在浦江县没有组织机构,省民建异地挂“会员之家”也是首次,而且,在浦江美丽乡村茜溪源头的小山村建立民建之家,也是民建第一次,在习主席直接关心改建的20省道旁成立会员之家,又是意义非凡。通过创建“会员之家”,将其打造成支部及广大会员沟通交流的纽带、相互激励的场所,学习和活动的阵地和平台,成为进一步增强会员组织意识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同时实行开放式的运作,大家在这里真正的资源共享,成为当地群众的“良师益友”。会员家属,当了20年的中学校长的书院主人张顺土表示将出资建设书院,增加书院藏书量,免费提供来到书院的任何人借阅,农民、学生、退休人员也可在书院内学习、作画等等,不亦乐乎。

浦江县副县长张卫东、徐友龙和民建省委常委徐剑峰为“会员之家”挂牌

民建会员与浦江县政府领导合影
国家主席的路 农民的康庄大道
美丽的茜溪水蜿蜒向东,沿线20省道贯穿期间,路面平坦,交通便利,山水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2006年,新年伊始,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收到一封署名“20省道浦江沿线村民”的来信,信中说”我们是浦江县20省道的村民,今天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致信感谢习书记,感谢省委省政府帮助我们修建了致富路\幸福路……几多艰辛,两历寒暑,崎岖蜿蜒的山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大道,打通隧道架起桥,天堑变通途’山里山外拉近了距离,我们出门行路,走亲访友,进城办事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老百姓都说修建了这条路山区农村离城市更近了致富奔小康的路更平了……”原来20省道浦江段的修建是2003年9月18日,当时的省委书记习近平下访浦江时接到群众的反映,当场要求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抓紧项目的论证,尽早开工建设。并表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沿线的村民喜悦地告诉我们:“这条路是近平路,是村民的康庄大道,是幸福路。。。。。。”

建设好的S20幸福路浦江段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我们一行人感触良多,同时有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建设民宿项目的意愿,收获颇多,不虚此行。虞宅乡书记周占伟表示欢迎民建会员经常下乡体验农村建设的变化,为乡村民宿及美丽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民建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副处长、民建省委常委、省社科院经济所长徐剑峰、民建省属四支部主任黄炜、民建浙江农林学院支部主任侯平教授,民建浙江科技学院支部主任许友生教授等参加本次考察调研活动。
杭州有西溪 浦江有茜溪
杭州有西溪 浦江有茜溪。“鸳鸯石树有情,石韵民宿有请”,由经济专家、学者、工商企业家等成员组成的民建考察调研小组,首先来到浦江美丽乡村民宿建设茜溪源头马岭民宿,这里有千年的榧树,百年的古屋,石景,石板路,石凳,无不彰显原生态江南村屋的特色,村内泥墙星瓦,依山而建,冬暖夏凉,山清水碧鸟屿谷幽,古色古香,宛如世外桃源。 “青砖黑瓦砖头跳,窗台斗拱石门架”,江南的乔家大院-新光村,穿行灵岩古庄园,随处可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每一座门厅到每一道额坊,每一弯石柱到每一块砖头,各种细腻的雕刻装饰着石村落的每一个角落,似乎在传递她数百年的沧桑,传递她百年的仁德义。。。。。。浦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自古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都”的美称,书画名家辈出,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有6项名列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号。近几年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水晶工业,经济上去了,环境----水资源土地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经济和环境之间,浦江的领导人在徘徊选择,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浦江的山水资源给了领导人灵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茜溪建设就这样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利用交通,河流,山村资源,在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找到了很好的路子,听副县长张卫东介绍马岭民宿与杭州文化企业洽谈引入战略投资,建设完整的民宿村落。

考察调研小组与浦江县政府领导一起参观马岭脚民宿

浦江县领导向考察调研小组介绍民宿情况

考察调研小组参观马岭脚民国楼
文化大礼堂 智慧大碰撞
江南乔家大院——新光村,以它厚重的文化,又称金华第一村。值得惊喜的是在这里,我们见到宽敞大气的文化礼堂,有舞台,有丰安讲堂教室,集农民教育学习、娱乐为一体,既有浓郁农村风俗风貌的,又有现代化设施的文化场所,让同行的城里人十分惊讶。我们同行中的国学学者杨天才教授,乡村建设规划专家郑国全教授,经济学家徐剑峰教授在“丰安大礼堂”分别讲授了《领导智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主题内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主题,县、乡领导和民建会员们个个像学生一样聚精会神地聆听演讲,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传统和现代、国内和国外、现实和未来,理念和方法、经验和教训,碰撞与交流、借鉴和启发……大家畅所欲言,受益颇多。本次交流从下午四时一直持续到晚九点还意犹未尽。当地领导说:这也是一次很接地气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据悉,这是民建会员乃至民主党派首次进入乡村文化大礼堂。

交流探讨

考察调研小组参观新光村古宅
“江南第一家”“民建第一家”
浦江有江南第一家,名震海内外,郑姓字旅,世代兴旺,遵循严格家训,孝、义、清、廉,国家何尝不是,爱家爱国,兴业兴帮。。。。。。此次浦江之行,建立“民建第一家”,在茜溪源头浦江乡虞宅乡朱村畈村,海敦书院举行民建省属综合四支部“会员之家”挂牌仪式。这是继四支部在省属支部率先成立“会员之家”后,首次在异地设立“会员之家”。民建省委常委徐剑峰与浦江县副县长张卫东、副县长徐友龙共同举行挂牌仪式,大家笑称这是“民建第一家”,因为民建在浦江县没有组织机构,省民建异地挂“会员之家”也是首次,而且,在浦江美丽乡村茜溪源头的小山村建立民建之家,也是民建第一次,在习主席直接关心改建的20省道旁成立会员之家,又是意义非凡。通过创建“会员之家”,将其打造成支部及广大会员沟通交流的纽带、相互激励的场所,学习和活动的阵地和平台,成为进一步增强会员组织意识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同时实行开放式的运作,大家在这里真正的资源共享,成为当地群众的“良师益友”。会员家属,当了20年的中学校长的书院主人张顺土表示将出资建设书院,增加书院藏书量,免费提供来到书院的任何人借阅,农民、学生、退休人员也可在书院内学习、作画等等,不亦乐乎。

浦江县副县长张卫东、徐友龙和民建省委常委徐剑峰为“会员之家”挂牌

民建会员与浦江县政府领导合影
国家主席的路 农民的康庄大道
美丽的茜溪水蜿蜒向东,沿线20省道贯穿期间,路面平坦,交通便利,山水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2006年,新年伊始,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收到一封署名“20省道浦江沿线村民”的来信,信中说”我们是浦江县20省道的村民,今天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致信感谢习书记,感谢省委省政府帮助我们修建了致富路\幸福路……几多艰辛,两历寒暑,崎岖蜿蜒的山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大道,打通隧道架起桥,天堑变通途’山里山外拉近了距离,我们出门行路,走亲访友,进城办事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老百姓都说修建了这条路山区农村离城市更近了致富奔小康的路更平了……”原来20省道浦江段的修建是2003年9月18日,当时的省委书记习近平下访浦江时接到群众的反映,当场要求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抓紧项目的论证,尽早开工建设。并表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沿线的村民喜悦地告诉我们:“这条路是近平路,是村民的康庄大道,是幸福路。。。。。。”

建设好的S20幸福路浦江段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我们一行人感触良多,同时有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建设民宿项目的意愿,收获颇多,不虚此行。虞宅乡书记周占伟表示欢迎民建会员经常下乡体验农村建设的变化,为乡村民宿及美丽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民建省委会调研处王志强副处长、民建省委常委、省社科院经济所长徐剑峰、民建省属四支部主任黄炜、民建浙江农林学院支部主任侯平教授,民建浙江科技学院支部主任许友生教授等参加本次考察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