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天,黄叶地,深秋的小和山秋色连波,秋意怡人。而坐落在小和山的浙江科技学院今年迎来了建校四十周年,醉墨秋韵,分外诱人。10月31日,乘校庆东风,践民建初心,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与民建浙江科技学院支部倾情联袂在经管学院举办第11期“和山论道”活动。“和山论道”为民建浙江服务社会品牌: 民建省直四支部“思源.源培教育金”的项目。长期来与浙江科技学院等合作,秉承民建先辈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坚持“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核心理念,充分利用企业家等会员的特色和优势,在引领大学生创业、创新等方面“授之以鱼”,更是“授之以渔”, 助力莘莘学子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实用性人才。此次“和山论道”又恰逢第五届浙江社科界学术年会,并作为浙江科技学院分论坛与广大师生共享交流及研讨;同心同行,同频共振,以品牌引领,深化合作。
校庆盛时,大咖云集。今年“和山论道”讲坛的主题是“文化传承发展与浙江精神创新”。首先,由省直四支部会员、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区域经济重点学科主持人、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资深委员徐剑峰教授等三位专家作主旨报告讲座,由浙江科技学院科研处付处长、民建浙江科技学院支部主委董颖等主持。徐剑峰在“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中回顾和疏理了新教、儒教文化等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改革开放浙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指出文化背景与企业家精神、创业环境等均密切相关;联系当下实际,文化也需要不断改良创新,从而对浙江的产业组织优化和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报告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人既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在讲座分享过程中,参会学生代表踊跃提问,与会专家观点交锋,现场学术讨论氛围浓烈,研讨成果丰硕。
活动第二阶段:兼职教授授予仪式。40载春秋,心怀感恩,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企业家等会员,他们一以贯之助力浙江科技学院发展有目共睹,成绩斐然。为更好发挥民建企业家会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会员企业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院长黎东升为杨俊、曹斌、张蔚青、钱必磊、叶军、姜欣、范明赞、黄林祥、胡兴华、黄蕾等11位会员企业家和专家等代表颁发了兼职教授等聘用书并合影留念。
天时激励,崇德尚用;四秩雕镌,求真创新。 “和山论道”进入重中之重环节——圆桌论坛。专家教授、民建会员、学生代表围坐成圆,胸有成竹,满面春风;专家和会员分享、学生代表提问,字字珠玑,精彩纷呈。民建省直四支部主委黄炜分别从民建人的教育情怀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理念,聚焦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 就“思源•源培教育金”的初衷、特色、实践和发展计划作了重点解读和分享;经管学院刘洪民、吕海萍付院长和民建会员、王立军教授等就“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相关问题发言,企业家兼职教授们各自从企业简介和擅长领域、企业对于实习生求毕业生的需求和要求、校企合作中企业可提供的资源、合作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于学校及教师的期望等内容展开,围绕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业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学生代表个个认真听写,热情高涨,并纷纷向企业家提问,求知欲望如饥似渴;整个会场洋溢着热情而有序、融洽而和谐的美妙气氛…最后,民建会员、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郭俊辉教授为论坛致闭幕词,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会议圆满结束。相信将以此为契机,展开全面合作,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前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多年来,民建省直四支部秉承民建前辈们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拳拳之心,遵循黄炎培等先辈的“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 “抱忠诚之心,尽所有之力”的理念,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全体会员优势特长及才智,服务大众、回馈社会,在省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创建了“思源•源培教育金”等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平台,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统战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