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海林风采 “海力”奇迹
——记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海林
发布时间:2010-05-12 11:23:50
  |  
作者: 谢土英 叶美贞
    他从大山深处走来,投资1万元创办了衢县五金机械厂。凭着坚毅果断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经营风格,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他本人被省、市、区各级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家,衢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工业企业经营者,2004年衢州市劳动模范。他还担任浙江省民营(私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理事、衢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衢州市民营(私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创 业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衢州市庙前乡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江海林高中毕业后,走进了当时在农村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乡镇企业。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他凭着灵活的头脑、过人的胆识,先后担任过庙前乡灯泡厂厂长和造纸厂厂长。厂子办得红红火火,他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1994年是江海林创业的转折点。他个人投资一万元创办了衢县五金机械厂。两台机器、五个工人,开始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也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生涯。最初,他“背着螺栓闯市场”,凭着坚毅果断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经营风格,赢得了电力部门的信任,使他的企业很快站稳了脚跟。

  此时的中华大地,正掀起一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农业电气化建设热潮,电力线路紧固件市场前景无限广阔。江海林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弱我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10年间,江海林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上。1996年、2001年和2003年,他三次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项目扩建和技术改造,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内部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从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机械厂发展为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浙江海力标准件有限公司,又发展为产品门类齐全、具有雄厚技术研发能力的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1994年企业刚注册时,仅有数万元资金,员工11名,年销售额84万元。至2003年,企业已拥有资产16亿元,员工600多名,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20多名,年销售额达13亿元,年创利税1300多万元。现在的浙江海力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50余台国际先进的紧固件自动化、半自动化成型设备、热处理生产线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成为全国电力线路紧固件行业的一颗明星。企业还走出国门,与7个国家10余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

创 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针对电力线路紧固件对安全性能要求高、防盗能力要求强的特点,江海林主持研究开发了几十种新产品,其中防御螺栓、带异形销的防御螺栓、组合式防松防盗螺栓、防松防盗螺栓连接四个产品获国家专利,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电力行业工程因紧固件被盗而遭破坏的难题。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他又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出国内最先进的热浸镀锌生产工艺——电内加热陶瓷镀锌炉生产工艺,从而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在行业内处领先地位,产品被三峡、西电东送、西北750、黄河大桥、钱江大桥、吴淞口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广泛采用,产品和企业获得浙江省优质科技产品,浙江市场质量,计量信得过产品,衢州市专利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HL”商标在2004年1月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江海林深知,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使企业富有生机活力,他不断地向全国引进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又不断通过自培代培等方式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2004年集团公司出资派遣7位员工函授攻读浙江大学MBA。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实行情感管理的基础上,他不但以股份、奖金、提高薪水、建专家楼等激励机制吸引人才,更致力于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以事业留人。几年来,海力的人才优势逐渐凸现:与市、区质检部门合作创建了两家省级机械产品检测中心--浙江省空压机及风动工具质量检验中心(全国第二家)、浙江省电力线路紧固件检验中心(浙江省内第一家),为衢州甚至浙江境内的其他各种机械产品、原材料提供了质量、性能检测条件,填补了浙江无机械产品权威检测机构的空白。1998年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ISO9000质量论证,2002年通过GB/T/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2003年6月被浙江省环保局授予浙江省首批“绿色企业”称号。2004年被衢州市授予“专业实施示范企业”称号。

回 馈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江海林所担任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浙江省民营(私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理事、衢州市民营(私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衢州市输变电协会副会长、衢江区企业家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民建衢州市企业委员会副主任、衢州市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衢州市留联会副会长、衢江区留联会会长等等。他还分别被聘为衢江区人民检察院“特邀廉政监督员”、衢江区地税局“行风监督员”、衢州市用电管理所“行风监督员”。2004年被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聘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指导师。

  江海林深深地眷恋着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虽然企业工作繁忙,但他仍时时牵挂着那里的父老乡亲:修桥铺路,资助建敬老院,结对贫困学生,慰问灾区,一桩桩,一件件,源源不断地回报社会。2003年为庙前乡公路建设捐助31万元,2004年提供场地和资金(约30万元)资助杜泽镇办起海力敬老院。几年来,捐助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款项累计达100多万元。为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他还将龙游、杜泽等多家同类企业吸纳为外协厂,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给予诸多的扶持。同时,他还专门在樟潭、高家、白水、莲花等乡镇办起了四家紧固件装配点,吸纳200多名农村闲弱劳力就业,使他们有月均500多元的收入。

  江海林对社会事务尽力关心,也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社会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五届乡镇优秀企业家和省、市、区优秀企业家,衢州市首届突出贡献工业企业经营者,他还被选为衢州市人大代表、衢江区人大代表,2004年被评为衢州市劳动模范。

蓝 图

  浩瀚的大海蕴藏着无限的力量---这就是“海力”的企业文化。建成一艘多元化经营、能抗御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现代化企业航母,是“海力”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大做强“海力”是江海林永恒的追求。2003年6月,江海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又在沈家开发区南山工业园区征地150亩,规划着“海力”扬帆的又一宏伟蓝图。一期投资5000万元用于新厂区建设、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现已局部投入使用。同年他又与浙江衢州光明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标特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出资创立了由海力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开创了海力集团有限公司多元经营的新纪元!预计2006年“海力”年产值可达5亿元。

  “海力”,正在浙西的广袤大地上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