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碧瑶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
—— 记杭州师范学院教授唐世明
发布时间:2010-05-24 11:23:41
|
作者: 汤 苗
1996年到菲律宾碧瑶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后又至本格特国立大学攻读发展学博士后的杭州小伙唐世明,短短的六年中,在友好使者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的方式为增进中菲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他把杭州人民的深情厚谊传递到了姐妹城市,赢得了碧瑶人民的称赞。在菲律宾学习工作期间,他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发扬了民主建国会“爱国、民主、团结”的优良传统。
近邻情深
菲律宾是我国的近邻。我国的兰屿岛与菲律宾北端巴坦群岛的亚米岛,仅隔一条宽67海里的马士海峡。每当晴空万里,两地可以肉眼相望。中菲人民舟楫相通,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
自古以来,菲律宾习俗以至唐为贵,到过我国贸易的当地居民会受到尊敬,成为上宾。菲律宾群岛美丽富饶,菲律宾人民质朴纯洁,也赢得了我国诗人的赞美,如“美哉麻逸国,山峻地宽平。尚节心无异,耕田谷倍登。槟榔资咀嚼,玳瑁照晶莹。布染花生彩,糖香酒自清。溪涛含荡漾,海日上高明”。
1974年9月,菲律宾总统特使伊梅尔达访问中国,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菲律宾的夏都(碧瑶市)记者拍摄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标题就是“菲中一家--菲律宾第一夫人像女儿一样搀扶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1975年6月9日中菲正式建交后,在重大的社交场合上,菲律宾第一夫人总是先邀请中国贵宾跳舞,亲如一家。
1982年8月,以“旅游者的圣地”闻名于世的菲律宾碧瑶市和“人间天堂”杭州市结成姐妹友好城市。
1990年7月16日,碧瑶市不幸遭遇世纪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余震持续半年,达万次。中国大使馆和杭州市的急救物资经过长途跋涉最早到达海拔1500米的山城伤员手里,碧瑶人民为之深深感动。
近年来,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举办中,碧瑶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应碧瑶市的多次提议和正式邀请,由杭州市和杭州师范学院选派的唐世明于1996年抵达碧瑶大学,有幸成为两个姐妹城市的首位交流学者。出国前,杭州市人民政府、民建杭州市委会、杭州师范学院和杭州钱江业余学校的领导一再嘱咐他要为杭州增光。
友好使者
碧瑶市是世界旅游胜地、高校城和菲律宾中央政府避暑办公的夏都。气候常年如秋,全年平均温度为18摄氏度。山城处处是红绿相间的屋宇房舍,掩映于秀木绿阴之中。每当晨曦初上或夕阳欲坠时分,红日映照满山松树,金碧辉煌。山城风景如画,其居民对中国十分友好。最高政务官费加拉曾任菲国旅游交通部长,安排过菲律宾高层的许多对华友好活动。杜摩根市长曾十余次到访杭州,是杭州的荣誉市民。
抵达碧瑶不久,唐世明开始讲授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两门课。他在全菲率先完全采用汉语拼音、简体字、普通话分别代替注音符号、繁体字和闽南话来教中文,受到菲律宾侨领陈永栽博士领导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积极鼓励。他的课有的放矢,教学生怎样读书,还教学生怎样做人。诸如“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至刻骨”,以及“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等等格言都是学习内容。学习该课程的一位优等生毕业后在美国酒店身体力行东方传统美德,一举成名,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1997年,碧瑶市申请到政府职业教育基金,开办市立职业学校。该项目是为贫寒子弟和失业青年而设的就业辅导工程,采用德国的职业培训制度,运用美国的教材、教法实施培训,在业余时间和晚上授课。唐世明参与创办并主讲外语、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发展等主要课程。他介绍了“广开学路,多方办学;面向社会,按需施教”等杭州钱江业余学校的办学模式,使该校迅速从1个班发展到30个班。几年中就发展成为发达地区技术人力资源的品牌,学生就业率达百分之百,有的月薪高达6000美元以上。在该校的发展过程中,碧瑶市的领导多次专程来杭取经。杭州和碧瑶市由此增加了一座友好交往的桥梁,现在每年都有菲律宾的贵宾到钱江业余学校访问学习。
唐世明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赢得了当地人的好评。由所在大学和当地政府推荐,报备中国驻菲大使馆,唐世明先后担任了多种友好工作。他在碧瑶市见习议长、见习副市长、市长助理、拉特立尼市市长发言人、外事官等岗位上获得菲律宾政府的嘉奖达十多次,还多次被当地的新闻媒体评为“最受欢迎的人”。杭州使者成了当地人民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和好兄弟。
学业有成
1997年4月,唐世明开始在碧瑶大学攻读博士,深造8个学期。由菲律宾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主任、碧瑶市政议会议长、碧瑶市副市长丹尼尔博士担任博士生导师,另由高地绿廊六省一市高教委主任、碧瑶大学教务长、碧瑶大学科研长、碧瑶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等四位专家出任博士副导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他顺利完成了24门博士课程。1999年10月,唐世明以课业平均93分的成绩获博士学位和CumLaude学术卓异奖。该奖为菲律宾国家级奖项,博士级Cum Laude奖还给公务员追加五年的政府服务资历。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乘专机亲临碧瑶大学向他祝贺。
唐世明的博士论文《碧瑶市公务员的职业理念、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填补了东方学者研究西方文官制度人的因素的空白,被列为菲律宾文官制度100周年献礼项目,菲律宾公务员行政管理硕士(MPA)课程用书和碧瑶行政和人事官员必读材料。为此,碧瑶市长还签发嘉奖令,全面肯定了该项研究对菲律宾文官制度、政府运作和碧瑶—杭州姐妹关系的贡献。
在祖国的鼓励下,唐世明又考取了菲律宾本格特国立大学博士后,继续深造8个学期。该大学直属菲律宾总统府,由菲律宾总统、副总统担任董事,高教委主席担任董事长。大学位于拉特立尼市,该市和相邻的碧瑶市都是我国广东菜农先民开拓而成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亚洲永续发展和新区发展领域先驱、本格特国立大学校长功萨路逊博士亲自担任博士后导师??大学科研副校长、开放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等分别出任博士后副导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唐世明顺利完成了8个阶段的考核和课题研究。2002年4月,菲律宾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杭州交流学者唐世明在本格特国立大学第77届毕业典礼上成为首位博士后的消息。菲律宾阿罗约总统为毕业典礼发来贺电,我国驻菲大使、文化参赞传达了来自祖国的良好祝愿。
他的博士后研究成果《菲律宾高地绿廊六省一市行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实施评估》分别获菲律宾科学技术部、贸易工业部、农业部和原住民委员会的科研成果奖。菲律宾政府高度评价其博士后成果对高地绿廊六省一市实现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贡献,表彰它为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提供了发展方向,并促进了区域科研和技术的发展。
心系祖国
从1996年到2002年,异国他乡的2000多个夜晚,每当午夜音乐以《回家》结束全天节目时,唐世明便情不自禁地思念祖国的亲人。祖国母亲时时刻刻关怀和牵挂着他的儿子。杭州市委组织部长张在堂、副市长陈重华、市长王永明和大使王春贵等领导分别于1997年、1998年、2000年和2001年来碧瑶大学探望慰问他。傅莹大使于1999年来本格特国立大学指导课题。祖国专家团还多次来实地考察,现场指导。杭州市友好城市处杜士根处长,民建杭州市委会周蕙副主委,杭州师范学院林正范院长、王宇航书记,杭州钱江业余学校詹少文校长、徐寿松副校长,省工商联詹天佑秘书长等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保持联系,给予了唐世明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面对祖国人民的厚望,唐世明努力学用一致,服务人民大众。长期以来,有人以维护当地文化和信仰为由,压制华文教育,反对华语教学。世纪之交,菲律宾的邻近地区甚至发生暴力侵犯华裔事件。血浓于水,唐世明在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华文专家讨论会上,明确提出东南亚地区社会进步的主题应是文化融合、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依据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学者的墨水比殉道者的鲜血更加高贵”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哲理,结合亚欧峰会、亚太经合、泛湄公河流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三角区和东盟发展区的潜能实现,他阐明了发展华文教育也是东南亚区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一种选择,其实用价值已超越语言文化传播的范畴。上述发言使东南亚十国代表多次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使华侨们奔走相告,迅速成为东南亚主流社会和民间力量反对“排华”的理论依据之一。他还进一步证实汉语正成为谋生手段,华语进入寻常百姓家已水到渠成。在东南亚华文热潮中,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签发第32号文件,要求全菲高校开设华语文课程,并把华语列入哲学博士学位必修课程。
针对某些势力散布企图诬陷中国发展的“威胁论”,唐世明著文《合作与协作:21世纪国际政策之纲》,指出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脑力资源的开发。文章阐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跨国集团私人武装利用社会利益冲突兴风作浪才是动乱和威胁之源,根治之策在于尽快普及社会平权并提升大众教育素养。文章依据西方文明经典和现代哲学,加以史实经验,论证有理有力,增加了商界人士祝福中国发展、参加中国经济建设的信心。“9·11”事件发生以后,他提出的观点受到了欧洲商界的高度认同,国际名士会颁奖感谢其论文有效地促进了国际组织的经济合作。
唐世明完成博士后研究,学成归国,回到了杭州。海外的朋友至今依依不舍,碧瑶大学董事长仅2004年就来访十多次,他为中国的繁荣昌盛由衷高兴,并深深祝愿两地友谊天长地久。
近邻情深
菲律宾是我国的近邻。我国的兰屿岛与菲律宾北端巴坦群岛的亚米岛,仅隔一条宽67海里的马士海峡。每当晴空万里,两地可以肉眼相望。中菲人民舟楫相通,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
自古以来,菲律宾习俗以至唐为贵,到过我国贸易的当地居民会受到尊敬,成为上宾。菲律宾群岛美丽富饶,菲律宾人民质朴纯洁,也赢得了我国诗人的赞美,如“美哉麻逸国,山峻地宽平。尚节心无异,耕田谷倍登。槟榔资咀嚼,玳瑁照晶莹。布染花生彩,糖香酒自清。溪涛含荡漾,海日上高明”。
1974年9月,菲律宾总统特使伊梅尔达访问中国,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菲律宾的夏都(碧瑶市)记者拍摄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标题就是“菲中一家--菲律宾第一夫人像女儿一样搀扶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1975年6月9日中菲正式建交后,在重大的社交场合上,菲律宾第一夫人总是先邀请中国贵宾跳舞,亲如一家。
1982年8月,以“旅游者的圣地”闻名于世的菲律宾碧瑶市和“人间天堂”杭州市结成姐妹友好城市。
1990年7月16日,碧瑶市不幸遭遇世纪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余震持续半年,达万次。中国大使馆和杭州市的急救物资经过长途跋涉最早到达海拔1500米的山城伤员手里,碧瑶人民为之深深感动。
近年来,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举办中,碧瑶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应碧瑶市的多次提议和正式邀请,由杭州市和杭州师范学院选派的唐世明于1996年抵达碧瑶大学,有幸成为两个姐妹城市的首位交流学者。出国前,杭州市人民政府、民建杭州市委会、杭州师范学院和杭州钱江业余学校的领导一再嘱咐他要为杭州增光。
友好使者
碧瑶市是世界旅游胜地、高校城和菲律宾中央政府避暑办公的夏都。气候常年如秋,全年平均温度为18摄氏度。山城处处是红绿相间的屋宇房舍,掩映于秀木绿阴之中。每当晨曦初上或夕阳欲坠时分,红日映照满山松树,金碧辉煌。山城风景如画,其居民对中国十分友好。最高政务官费加拉曾任菲国旅游交通部长,安排过菲律宾高层的许多对华友好活动。杜摩根市长曾十余次到访杭州,是杭州的荣誉市民。
抵达碧瑶不久,唐世明开始讲授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两门课。他在全菲率先完全采用汉语拼音、简体字、普通话分别代替注音符号、繁体字和闽南话来教中文,受到菲律宾侨领陈永栽博士领导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积极鼓励。他的课有的放矢,教学生怎样读书,还教学生怎样做人。诸如“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至刻骨”,以及“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等等格言都是学习内容。学习该课程的一位优等生毕业后在美国酒店身体力行东方传统美德,一举成名,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1997年,碧瑶市申请到政府职业教育基金,开办市立职业学校。该项目是为贫寒子弟和失业青年而设的就业辅导工程,采用德国的职业培训制度,运用美国的教材、教法实施培训,在业余时间和晚上授课。唐世明参与创办并主讲外语、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发展等主要课程。他介绍了“广开学路,多方办学;面向社会,按需施教”等杭州钱江业余学校的办学模式,使该校迅速从1个班发展到30个班。几年中就发展成为发达地区技术人力资源的品牌,学生就业率达百分之百,有的月薪高达6000美元以上。在该校的发展过程中,碧瑶市的领导多次专程来杭取经。杭州和碧瑶市由此增加了一座友好交往的桥梁,现在每年都有菲律宾的贵宾到钱江业余学校访问学习。
唐世明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赢得了当地人的好评。由所在大学和当地政府推荐,报备中国驻菲大使馆,唐世明先后担任了多种友好工作。他在碧瑶市见习议长、见习副市长、市长助理、拉特立尼市市长发言人、外事官等岗位上获得菲律宾政府的嘉奖达十多次,还多次被当地的新闻媒体评为“最受欢迎的人”。杭州使者成了当地人民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和好兄弟。
学业有成
1997年4月,唐世明开始在碧瑶大学攻读博士,深造8个学期。由菲律宾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主任、碧瑶市政议会议长、碧瑶市副市长丹尼尔博士担任博士生导师,另由高地绿廊六省一市高教委主任、碧瑶大学教务长、碧瑶大学科研长、碧瑶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等四位专家出任博士副导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他顺利完成了24门博士课程。1999年10月,唐世明以课业平均93分的成绩获博士学位和CumLaude学术卓异奖。该奖为菲律宾国家级奖项,博士级Cum Laude奖还给公务员追加五年的政府服务资历。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乘专机亲临碧瑶大学向他祝贺。
唐世明的博士论文《碧瑶市公务员的职业理念、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填补了东方学者研究西方文官制度人的因素的空白,被列为菲律宾文官制度100周年献礼项目,菲律宾公务员行政管理硕士(MPA)课程用书和碧瑶行政和人事官员必读材料。为此,碧瑶市长还签发嘉奖令,全面肯定了该项研究对菲律宾文官制度、政府运作和碧瑶—杭州姐妹关系的贡献。
在祖国的鼓励下,唐世明又考取了菲律宾本格特国立大学博士后,继续深造8个学期。该大学直属菲律宾总统府,由菲律宾总统、副总统担任董事,高教委主席担任董事长。大学位于拉特立尼市,该市和相邻的碧瑶市都是我国广东菜农先民开拓而成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亚洲永续发展和新区发展领域先驱、本格特国立大学校长功萨路逊博士亲自担任博士后导师??大学科研副校长、开放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等分别出任博士后副导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唐世明顺利完成了8个阶段的考核和课题研究。2002年4月,菲律宾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杭州交流学者唐世明在本格特国立大学第77届毕业典礼上成为首位博士后的消息。菲律宾阿罗约总统为毕业典礼发来贺电,我国驻菲大使、文化参赞传达了来自祖国的良好祝愿。
他的博士后研究成果《菲律宾高地绿廊六省一市行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实施评估》分别获菲律宾科学技术部、贸易工业部、农业部和原住民委员会的科研成果奖。菲律宾政府高度评价其博士后成果对高地绿廊六省一市实现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贡献,表彰它为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提供了发展方向,并促进了区域科研和技术的发展。
心系祖国
从1996年到2002年,异国他乡的2000多个夜晚,每当午夜音乐以《回家》结束全天节目时,唐世明便情不自禁地思念祖国的亲人。祖国母亲时时刻刻关怀和牵挂着他的儿子。杭州市委组织部长张在堂、副市长陈重华、市长王永明和大使王春贵等领导分别于1997年、1998年、2000年和2001年来碧瑶大学探望慰问他。傅莹大使于1999年来本格特国立大学指导课题。祖国专家团还多次来实地考察,现场指导。杭州市友好城市处杜士根处长,民建杭州市委会周蕙副主委,杭州师范学院林正范院长、王宇航书记,杭州钱江业余学校詹少文校长、徐寿松副校长,省工商联詹天佑秘书长等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保持联系,给予了唐世明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面对祖国人民的厚望,唐世明努力学用一致,服务人民大众。长期以来,有人以维护当地文化和信仰为由,压制华文教育,反对华语教学。世纪之交,菲律宾的邻近地区甚至发生暴力侵犯华裔事件。血浓于水,唐世明在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华文专家讨论会上,明确提出东南亚地区社会进步的主题应是文化融合、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依据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学者的墨水比殉道者的鲜血更加高贵”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哲理,结合亚欧峰会、亚太经合、泛湄公河流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三角区和东盟发展区的潜能实现,他阐明了发展华文教育也是东南亚区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一种选择,其实用价值已超越语言文化传播的范畴。上述发言使东南亚十国代表多次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使华侨们奔走相告,迅速成为东南亚主流社会和民间力量反对“排华”的理论依据之一。他还进一步证实汉语正成为谋生手段,华语进入寻常百姓家已水到渠成。在东南亚华文热潮中,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签发第32号文件,要求全菲高校开设华语文课程,并把华语列入哲学博士学位必修课程。
针对某些势力散布企图诬陷中国发展的“威胁论”,唐世明著文《合作与协作:21世纪国际政策之纲》,指出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脑力资源的开发。文章阐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跨国集团私人武装利用社会利益冲突兴风作浪才是动乱和威胁之源,根治之策在于尽快普及社会平权并提升大众教育素养。文章依据西方文明经典和现代哲学,加以史实经验,论证有理有力,增加了商界人士祝福中国发展、参加中国经济建设的信心。“9·11”事件发生以后,他提出的观点受到了欧洲商界的高度认同,国际名士会颁奖感谢其论文有效地促进了国际组织的经济合作。
唐世明完成博士后研究,学成归国,回到了杭州。海外的朋友至今依依不舍,碧瑶大学董事长仅2004年就来访十多次,他为中国的繁荣昌盛由衷高兴,并深深祝愿两地友谊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