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
——记市政协委员、衢州市中医院院长陈震宏
发布时间:2012-01-14 16:36:33
  |  
作者:

    作为一名医生,他抢救过无数危重、疑难病人,受到病人及家属的交口称赞;作为一名院长,他以人为本,发挥团队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廉洁奉公,开拓进取,医院事业得到健康向前发展;作为一名民建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彰显中医文化,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他就是市政协委员民建衢州市委副主委、衢州市中医院院长陈震宏。
    一、情系病人 医德高尚
    陈震宏,今年 岁。他出身于农村,从小就目睹了家乡有太多的人处于因病致贫的困境,在幼时即立下了为病人解除疾病、造福于社会的志愿。他从温州医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在龙游县人民医院工作。从此,命运把他与龙游县乃至浙西的病患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大学毕业直到现在,他已整整站了20多年的手术台,其中大部分时间是迎战那令人望而生畏的癌魔。
外科医生在外人看来笼罩着无数的光环,而实际上他们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要比常人多得多。动手术,只是外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部分,特别当病人是癌症患者时更是如此,放疗和化疗是必要的补充,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密切进行随访,掌握病情,定期进行复审,及时解决新问题。在陈震宏院长的生活中,已分不清哪是八小时内,哪是八小时外。早晨,常不到7点就上班。晚上,病房和办公室又是他非去不可的地方。看病人,查资料,准备第二天的手术,不到9点一般不回家。他的妻子心疼地说:“不去一趟病房,震宏晚上睡觉也不安稳!”
    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每一次看到病人,陈震宏的心都会被彻底揪住,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使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病人身上。二十多年来经他手做过的大小手术就超过4000例。为患者争取时间,他会几天几夜不合眼地做手术;为了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来,他会呆在病床前一刻不离;为了解除病人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他会拿出自己的个个“绝招“。为了救人,他常在睡梦中,回家途中,庆婚宴上被紧急召回,但他还是无怨无悔。
    如今,他虽然当了院长,日常事务十分繁忙,但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工作,他总是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在深夜或凌晨时会有电话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而他回答的一句话就是:“好的,我马上就来!”从不因自己是院长而忽视临床工作。无论是炎炎夏日或严寒冬夜,从没有推辞过。在陈震宏的心中,病人的生命重如山!
    因此,在许多病人的眼中,陈震宏就是生命的“守护神”。
    二、刻苦钻研,医术精湛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的实践,才能有进步,才会有创新。
在求学时起,陈震宏就有一股韧劲,认定的目标决不放弃!他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攻读学业;参加工作后,他始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工作之余他总是爱往图书馆钻。熟悉他的同行都知道,在学术研究上,陈震宏硬是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1993年,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他又赴浙二医院肿瘤科进修一年。1998年起,又就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专业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班,2002年6月获硕士学位。
    良好的医学理论素养,为陈震宏在医学的奇峰峻岭上探索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多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精心研究,勇于实践。人们忘不了在龙游县他率先开展危重病人完全静脉内营养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等。特别是首创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切除吻合的手术方法,更是为病患者减少痛苦和经济支出带来了福音,并得到了同行的赞誉。
    他研究疑难杂症,一切为病人的健康着想,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着想。“不仅治病,还要提高生存质量”,是他追求的医学目标。过去,他在龙游率先实施的直肠癌患者保证手术、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都充分体现了他一切为了病人的主导思想。当他看到有的直肠癌病人手术后大便从肚子流出却浑然不觉,饱尝被人嫌弃的痛苦时,他便会感到阵阵心酸,同时也感受到肩上沉沉的担子。由他撰写的《经腹膜内和经腹膜壁结肠造口对比分析》就是减轻病人这一痛苦的成功经验谈。这一手术的成功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他熟练掌握并开展了外科各种三、四类手术:如全胃切除术,胃、脾、胰体尾联合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胆道术后复发再次或三、四次手术,甲亢复发再次手术,直肠癌根治术,乳癌改良根治术等等。率先开展了乳腺癌保乳手术,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手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通过手术成功抢救了刚出生三天的先天性回肠末端闭锁新生儿。他为一名院长,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坚持开展肿瘤专家门诊,每周出诊半到一个工作日。主持并参加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低年资医生带教工作等。
    他工作二十五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多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精心研究,勇于实践,《经腹膜内和经腹壁结肠造口对比分析》课题2005年获得了省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衢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硬阻的手术治疗》课题通过市科技局鉴定认为具有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此外他还主持了《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2005年获得市科技局立项)等三项课题的研究。同时还参与了《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一期乳房再造》等4项医学课题的研究与推广,同时在省级以上杂志和省级与全国专业年会发表或交流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获取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及三等奖。
    三、参政议政,弘扬中医文化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陈震宏已经把自己的身心投在自己的病人上。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997年,陈震宏加入民建,并担任衢州市政协委员、政协常委、民建衢州市副主委。陈震宏有了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机会,他因此把目光投向了更广大的普通民众。
    衢州市是农业大市,农村居民占了全市人口的80%以上,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缺医少药的情况更为突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之余,他下农村调查农民医疗状况,尤其让他感到痛心的是由于经济原因,有些农民查出早期癌症却不得不放弃治疗,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连续两次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关于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点带面启动了衢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
    在卫生系统,他从科室主任到龙游县卫生局副局长、衢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到衢州市中医院院长。陈震宏曾先后担任多种职务。然而,不管职务如何变,身份如何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事业、对同志、对病人那颗诚挚的心。工作上他能默契地配合上级工作,聆听职工的心声,并能积极和广大职工交朋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会,他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医院领导,为了医院的发展,他奔波于各部门之间,处理各项事宜。
    2006年5月,陈震宏调入衢州市中医院担任院长工作后。在医疗业务建设中,他特别重视中医的发展,首次将中医膏方运用在肿瘤病人中以及手术后,促进康复。在医院管理中,他坚持以中医特色,抓业务发展;以人为本,抓队伍素质提高;以改革为动力,抓内部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抓医疗服务工作,使得医院业务每年门诊量以10%、住院病人以20%、业务收入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9年当年实现结余500多万,彻底扭转2006年以前的亏损局面。
    2006年,衢州市中医院门诊病人是23万人,住院病人3300人。2011年,该院门诊病人达到40余万人,住院病人达到6200人。该院资产从2006年的6000万元,到如今达到1.2亿元。医院年收入翻了三番。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凝结着陈震宏院长的一份辛劳和一份汗水!大到医院的发展规划,小到职工的生活起居,他都时刻放在心上。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和民建委员,陈震宏院长肩上有了更多的一份社会责任感。
    他积极参政议政。近几年,他先后提了有《加大政府投入,促进衢州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中医事业经费投入,促进衢州市中医事业发展》,《关于调整医保政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建议》,《关于设立惠民医疗专项资金、提高政府减免比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等。调研项目《中医院经济运行面临新挑战》,引起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市政协会议上,他的大会发言《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植力度,促进衢州市中医事业发展》,得到与会的政协委员共鸣。
    陈震宏虽然西医出身,但他热衷于中医事业,坚持“中医先导,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在他的带领下,这几年,衢州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努力向三乙医院还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几年,陈震宏先后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医师和衢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衢州市名医、衢州市优秀115人才等光荣称号。
    面对众多的荣誉与光环,陈震宏院长淡然处之,他说:“唯有生命之托,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