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金秋10月的一天,家住安徽绩溪县瀛洲镇的村民胡飞兵起了个大早,他带着一面“志愿精神,慰我心忧”的鲜红锦旗,专程赶到县城,找到来绩溪县开展义诊的浙江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他紧握队长黄炜的手,连声说:“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妻子的病没有这么快得到控制和好转,太感谢你们了!”
黄炜不仅是浙江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队长,还是民建省委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以上只不过是他志愿者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一幕。
服务社会——他是一名真正的医师
初见黄炜,你很难将他和我们传统印象中医生的形象联系起来。他身材高大魁梧,说话中气十足,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豪爽侠客。但是,他的确是个医师,而且是个优秀的医师。他是中华医学会全国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从事口腔医学医疗、教学、科研二十余年。在科研上,他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就读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现已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在医疗上,他诊治治愈了大量患者,多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因工作突出,他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且曾获卫生部“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个人,是东部地区九省市中唯一的获奖者,他还曾获抗震救灾全国先进个人,相关事迹已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国医院年鉴》。
繁忙工作之余,他将很多精力都花在浙江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的志愿服务上。可以说,他是“医师”这个职业中“奉献精神”最好阐释。
浙江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是国内第一支规范化的医学专家志愿者队伍,汇聚了来自各大省级医院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他们辗转于浙江省内外多个地区,哪里有灾难和病痛,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作为志愿队的负责人和队长,黄炜为这个队伍的建立和志愿活动的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8年,志愿队赶到灾区,为灾区送上了最需要的医疗救助;
2009年,志愿队奔赴舟山海岛等地,为当地人员提供医疗支援;
2010年,志愿队与民工医院帮扶结对,为广大民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11年,志愿队深入偏僻山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2012年 志愿队与安徽绩溪建立对接;
……
在每个志愿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黄炜劳碌的身影,而这些只不过是志愿队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在那些严重缺乏医疗设备和医生资源的贫瘠地区,这些志愿活动如同雪中送炭一般,为患者们送来了温暖。
在安徽绩溪县义诊时,有一位主动脉夹层瘤患者,当时病情及其凶险,当地医院处理不了,得知这个情况后,黄炜马上联系其他专家志愿者,将患者跨省入院抢救。当时患者需要紧急输血,医院库存不够,黄炜带领志愿者们设法联系了许多热心人献血,为生命赢得了时间。还有一位患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患者,当时医院断言活不过三个月。黄炜帮助她转院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住院24天,他每天探望,同时组织数家省级医院专家志愿者会诊,最终这位患者奇迹般地好转。患者的孩子感激地说,是专家志愿者给了她母亲第二次生命……。
这些事在黄炜志愿者生涯中实在是太多了,他却并不愿过多提起。在他心中,这些都是志愿者,尤其是医师志愿者应做的事情。因为曾在四川做过志愿者,他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志愿”和“服务”的真正内涵。他说:“志愿者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价值观及现代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现在志愿者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医道尊严,医学应该是最富有志愿者精神的岗位,如白求恩、南丁格尔都是志愿者,所以这个志愿团队不仅是技术的整合和完善,更关键是医疗品质的提升和引领。”
大医精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黄炜一直坚守信念,在没有名也没有利的志愿队中尽责尽力,这种要“提升医疗品质”的信念,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其可贵。
我们可以说,他,是一名真正的医师。
参政议政——他是认真履职的民建人
除了是医师,黄炜还是一名民建会员。
他专门做过统计,在浙江省医师协会专家志愿者队伍中,约百分之九十志愿者是民主党派成员。他为这个统计结果感到高兴。在他心中,民主党派成员就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关心社会都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建参政议政委员,他时刻将参政议政挂在心上,
他曾参加省政协首次举行的“十二五规划”民主监督听证会,并作第一发言;他所交提议案两次作为省民建全国人大建议获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二等奖、;他曾荣获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委主办的全国首次城市品牌征集活动“献策大奖”(为仅有的两个奖之一);他连续3年获省民建信息工作积极分子;2012年他关于国家基本药物改革的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直报中央……,他关注的范围,大到建设发展,小到民计民生,无所不包。
浙江安吉县是中国著名的“竹都”,黄炜在调研时发现,安吉县并没有将竹都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于是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竹自行车研究与开发》的建议,安吉县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黄炜发现,不少交通事故与车主所吃的药有很大关系,于是他提出议案《药物所致交通事故防范》,该议案曾作为省民建全国人大建议在大会上提出。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建立“全国防灾救灾日”,为5•12全国防灾救灾日的正式设立作出了贡献;他还担任了2010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全国第一个省级组织)理事;他所提关于杭州“市花”和“城市代表动物”建议作为市民建团体提案被市政府采纳。
当问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民建时,黄炜说:“民建在社会服务上做得很好,而且民建参政议政数量和质量在民主党派中是名列前茅的。加入民建,能为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政议政平台”。
黄炜心中,民建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能更充分发挥他的光和热;而民建这个舞台,则因为有很多像黄炜这样优秀的会员而熠熠生辉。
服务支部——他是尽心尽责的支部主任
12月份的一个周末,天气寒冷,但浙江外国语学院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掌声阵阵。这是民建省属综合四支部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支部联合举行的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这个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就是黄炜,他是省属综合四支部的支部主任。
支部主任在一个支部中起着核心作用。一个优秀的支部,一定有一个负责感强、行动能力强的支部主任。省属综合四支部是民建浙江省省级先进集体,该支部自2008年新组建以来,无论是支部建设、参政议政还是社会服务,都做得有声有色。这一切都与黄炜认真经营分不开的。
深入了解省属综合四支部的人都知道,这个支部与其他支部有很多地方不一样。相较于其他支部,这个支部开展活动十分积极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如很多支部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多是临时选址,而省属综合四支部却最早在杭州杨公堤专门设立一固定活动场所,取名为“会员之家”;其他支部的支部活动多以喝茶、聊天为主,而黄炜则利用不同的主题,举行大型支部活动,如“五月的鲜花”学先进表彰活动、低碳生活艺术表达——民建会员与省内艺术家联谊午餐会等,新颖的形式和内容,让会员们充分享受了知识、精神和情感的大餐。
在会员心中,省属综合四支部就是一个大家庭。为了更好服务会内老会员,从2009年起,在省委会的领导下,黄炜特创建成立“夕阳红小组”,根据老会员生理及心理等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及管理。比如每年为每一位老同志订阅健康保健报纸,为老同志编著健康手册,在传统节日、特殊季节等不定期拜访及问候老同志;四支部一名会员将要赴海外开展新生活,临行前,黄炜特意为她组织一场送别会,其他会员纷纷赶来给她送别;会员生病住院都要组织探视,送上暖暖的情谊;每年新年将近,四支部都要给支部会员特别定制环保袋挂历……,类似的活动举不胜举。这些细心体贴的举措,让你很难想象组织者是黄炜,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
民建是个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这是黄炜常说的话,也是他一贯秉持的理念。省属综合四支部,正是他践行这个理念的最好证明。
作为医学专家,黄炜医技高超、医德高尚;但他又不是个普通医师,他的业余生活几乎被组织志愿活动、建设民建省属综合四支部、为社会建设建言献策等事情占据着。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要在这些没有名也没有利的事情上面这么操劳,但如果你去深入了解他,你会发现,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可以了,那就是——奉献,这或许是他一生不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