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云:甘为百姓代言
发布时间:2014-12-01 10:02:15
|
作者: 宁波民建
陈天云,宁波天一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镇海区煤炭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民建镇海支部主委,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第四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陈天云担任过镇海区六届政协委员,四届常委。每年政协人大两会前,陈天云总感到压力,他要求自己的提案能够前瞻性地反映趋势,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他有一个小班子,有人负责调研,有人负责与政府沟通,有人负责撰写,班子已高效运转数年,且有一定影响力。
见证煤炭历史
陈天云1950年代出生在镇海庄市,父母都是农民。那时农村没有广播电视,学校也没有普通话教学,所以他跟人交流一向用宁波话。
他22岁在镇海庄市公社当团委书记,29岁搞运输,成立了镇海第一家民营运输公司,以非公人士身份进入工商联,并担任区工商联副主席。
最近他比较忙,忙于新建一座商务大楼,这座选址在镇海新城的大楼近期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电梯配套必须做基础之时确定大小空间,故这段时间,他比较受电梯商青睐,短短两小时访谈,三个电话,均关乎电梯。
天一燃料公司在镇海清水浦工业区。这片土地曾商贾辈出,包玉刚、邵逸夫、应行久等宁波帮精英从镇海走向上海走向香港、美国,为华人世界平添荣光。陈天云身上传承了家乡独特的营商基因,1996年,运输业渐现饱和,而能源逐步兴起,他决定转型经营煤炭,成立宁波天一燃料有限公司。走诚信路线,在营销、服务、生产、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做好文章,生意稳步发展。
2000年的煤炭市场异常火爆,卖方是掌握定价权的老大,只要从秦皇岛来的煤车一到,客户即刻一抢而空,都是预定发货,客户就是等在煤场拉货的。最火爆的时候,陈天云自己购买煤炭船,直接去秦皇岛装煤,再连夜运回宁波港卸货,出货。货源依然不足,他再买一条船,增加运输量。在煤炭黄金十年,陈天云占尽先机,为如今的商贸转型奠定了基础。
宁波煤炭市场的兴旺,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商户来镇海掘金。他们注册在外省市,交易在镇海,道路、环境、水电,所有的耗损都在镇海,却无任何纳税,对当地居民无任何补偿,这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向镇海区政府建议成立煤炭协会,规范煤炭经营管理。
建议很快受理。镇海区煤炭行业协会当年成立,陈天云任会长;相关管理机制出台,当年税收上亿。10年后,陈天云从会长卸任为名誉会长,会员企业已从当初十几家增加到了60多家,大家齐心协力,立足产业,奉献社会,造福百姓,为居民更好的生活环境,他带头搬迁煤炭堆场,虽有损失,心却舒坦。
市场变幻无常。2013年,全国煤炭进入低迷期;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销量仍持续下降,库存处于高位,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效益大幅下降。由于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预计下半年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不减。
此种现状,陈天云似早有预计,并在几年前,将天一燃料公司交与儿子打理,自己全力拓展新产业,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商务大楼,成为其产业转型的第一个项目。
一颗忧患之心
陈天云的提案题材广泛,涉及煤炭业、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似乎他出去转转,满眼都是题材。当政协委员这些年,他提交的各类提案不少于60件。
“你看,三江口到镇海甬江口,这么长的江堤,现在什么样子呀?一片荒凉,好几段都是垃圾场,跟宁波倡导的城市形象相配吗?这早应写进宁波城市规划了,属于江东的,江东负责规划建设,属于江北的,江北负责规划建设,属于镇海的,镇海负责规划建设。具体建筑项目,可以成熟一个上马一个,但你规划应该先行,定下来,这个区划内不可以再出现新的违章建筑,不然以后政府又要付一大笔拆迁费。”
先见之明!忧患之心!
但他偶有倔强的一面。作为镇海区政协常委,他组织提案前,十分谨慎,多方调研,小组探讨,但若政府部门的答复不能让他满意,他就拒不签名。“为广大老百姓考虑,为建设美丽家园出力,只要观点正确,我不会妥协的。”
比如关于镇海发电厂搬迁的提案,他认为搬迁一事应是板上钉钉:首先电厂是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设施,很多设备已经落后,不是“缝缝补补”所能解决问题。其次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对三江六岸延续段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已经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镇海炼化二期完全能够替代其功能。
但由于电厂归属省管,镇海区无法解决,目前正在协调中。
有一年,宁波用电特别紧张,很多企业因供电不足,面临停产。工业副市长余红艺提出企业买自发电,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讨论时,陈天云发表意见:虽然政府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对企业不合适。电厂不肯多发电,是因为成本高,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全市所有发电厂发足电,并以适当补助;同时超出部分补贴给企业。资源整合的结果,消除了浪费,避免了不规范发电的风险,获得双赢。在陈天云心里,余红艺是个好领导,能接受批评意见,讲求实效。
在前几年的PX风波中,陈天云凭着对事件本质的了解,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为化解矛盾起了重要作用。“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也根本不会那么严重。就是不公平!”怎么不公平?“靠近炼化新项目100米的村民没有拆迁补偿安置,离项目1000米的村民却有,你会有想法吗?那么PX又是什么?就是你吃饭的饭盒,喝水的饮料瓶,你穿的衣服,戴的口罩,全是PX制品,现代人生活用品都离不开PX产品。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搞PX项目。”他认为整个事件的起因不是PX,而是炼化与当地村民的矛盾,多年来缺乏有效沟通解决。在大批炼化职工搬迁宁波市区居住的时候,他们是否应该对炼化厂区周边村民多一点关心补偿?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市委书记王辉忠、市长刘奇紧急召集会议,与镇海区政府、政协及有关村委会领导、村民代表商讨如何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陈天云应邀出席。他理性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了解炼化,也了解周边村民的想法,他既站在村民的立场,又考虑政治因素,提出以平息情绪、遏制事态扩大为当务之急,其他一切利益问题,均可逐渐解决。会后,王辉忠来到陈天云面前,握手,连声道谢。
陈天云还是民建镇海支部主委。虽然他的支部人数发展并不快,二十几名会员,但相交数量,他更在乎新会员的素质。发展新会员,他的想法是:既要发展企业家,也应发展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公务员,这样或能从更高文化层面、更开阔的国家战略视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真正发挥民建会员参政为民的作用。
陈天云担任过镇海区六届政协委员,四届常委。每年政协人大两会前,陈天云总感到压力,他要求自己的提案能够前瞻性地反映趋势,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他有一个小班子,有人负责调研,有人负责与政府沟通,有人负责撰写,班子已高效运转数年,且有一定影响力。
见证煤炭历史
陈天云1950年代出生在镇海庄市,父母都是农民。那时农村没有广播电视,学校也没有普通话教学,所以他跟人交流一向用宁波话。
他22岁在镇海庄市公社当团委书记,29岁搞运输,成立了镇海第一家民营运输公司,以非公人士身份进入工商联,并担任区工商联副主席。
最近他比较忙,忙于新建一座商务大楼,这座选址在镇海新城的大楼近期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电梯配套必须做基础之时确定大小空间,故这段时间,他比较受电梯商青睐,短短两小时访谈,三个电话,均关乎电梯。
天一燃料公司在镇海清水浦工业区。这片土地曾商贾辈出,包玉刚、邵逸夫、应行久等宁波帮精英从镇海走向上海走向香港、美国,为华人世界平添荣光。陈天云身上传承了家乡独特的营商基因,1996年,运输业渐现饱和,而能源逐步兴起,他决定转型经营煤炭,成立宁波天一燃料有限公司。走诚信路线,在营销、服务、生产、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做好文章,生意稳步发展。
2000年的煤炭市场异常火爆,卖方是掌握定价权的老大,只要从秦皇岛来的煤车一到,客户即刻一抢而空,都是预定发货,客户就是等在煤场拉货的。最火爆的时候,陈天云自己购买煤炭船,直接去秦皇岛装煤,再连夜运回宁波港卸货,出货。货源依然不足,他再买一条船,增加运输量。在煤炭黄金十年,陈天云占尽先机,为如今的商贸转型奠定了基础。
宁波煤炭市场的兴旺,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商户来镇海掘金。他们注册在外省市,交易在镇海,道路、环境、水电,所有的耗损都在镇海,却无任何纳税,对当地居民无任何补偿,这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向镇海区政府建议成立煤炭协会,规范煤炭经营管理。
建议很快受理。镇海区煤炭行业协会当年成立,陈天云任会长;相关管理机制出台,当年税收上亿。10年后,陈天云从会长卸任为名誉会长,会员企业已从当初十几家增加到了60多家,大家齐心协力,立足产业,奉献社会,造福百姓,为居民更好的生活环境,他带头搬迁煤炭堆场,虽有损失,心却舒坦。
市场变幻无常。2013年,全国煤炭进入低迷期;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销量仍持续下降,库存处于高位,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效益大幅下降。由于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预计下半年煤炭价格下行压力不减。
此种现状,陈天云似早有预计,并在几年前,将天一燃料公司交与儿子打理,自己全力拓展新产业,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商务大楼,成为其产业转型的第一个项目。
一颗忧患之心
陈天云的提案题材广泛,涉及煤炭业、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似乎他出去转转,满眼都是题材。当政协委员这些年,他提交的各类提案不少于60件。
“你看,三江口到镇海甬江口,这么长的江堤,现在什么样子呀?一片荒凉,好几段都是垃圾场,跟宁波倡导的城市形象相配吗?这早应写进宁波城市规划了,属于江东的,江东负责规划建设,属于江北的,江北负责规划建设,属于镇海的,镇海负责规划建设。具体建筑项目,可以成熟一个上马一个,但你规划应该先行,定下来,这个区划内不可以再出现新的违章建筑,不然以后政府又要付一大笔拆迁费。”
先见之明!忧患之心!
但他偶有倔强的一面。作为镇海区政协常委,他组织提案前,十分谨慎,多方调研,小组探讨,但若政府部门的答复不能让他满意,他就拒不签名。“为广大老百姓考虑,为建设美丽家园出力,只要观点正确,我不会妥协的。”
比如关于镇海发电厂搬迁的提案,他认为搬迁一事应是板上钉钉:首先电厂是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设施,很多设备已经落后,不是“缝缝补补”所能解决问题。其次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对三江六岸延续段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已经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镇海炼化二期完全能够替代其功能。
但由于电厂归属省管,镇海区无法解决,目前正在协调中。
有一年,宁波用电特别紧张,很多企业因供电不足,面临停产。工业副市长余红艺提出企业买自发电,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讨论时,陈天云发表意见:虽然政府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对企业不合适。电厂不肯多发电,是因为成本高,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全市所有发电厂发足电,并以适当补助;同时超出部分补贴给企业。资源整合的结果,消除了浪费,避免了不规范发电的风险,获得双赢。在陈天云心里,余红艺是个好领导,能接受批评意见,讲求实效。
在前几年的PX风波中,陈天云凭着对事件本质的了解,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为化解矛盾起了重要作用。“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也根本不会那么严重。就是不公平!”怎么不公平?“靠近炼化新项目100米的村民没有拆迁补偿安置,离项目1000米的村民却有,你会有想法吗?那么PX又是什么?就是你吃饭的饭盒,喝水的饮料瓶,你穿的衣服,戴的口罩,全是PX制品,现代人生活用品都离不开PX产品。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搞PX项目。”他认为整个事件的起因不是PX,而是炼化与当地村民的矛盾,多年来缺乏有效沟通解决。在大批炼化职工搬迁宁波市区居住的时候,他们是否应该对炼化厂区周边村民多一点关心补偿?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市委书记王辉忠、市长刘奇紧急召集会议,与镇海区政府、政协及有关村委会领导、村民代表商讨如何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陈天云应邀出席。他理性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了解炼化,也了解周边村民的想法,他既站在村民的立场,又考虑政治因素,提出以平息情绪、遏制事态扩大为当务之急,其他一切利益问题,均可逐渐解决。会后,王辉忠来到陈天云面前,握手,连声道谢。
陈天云还是民建镇海支部主委。虽然他的支部人数发展并不快,二十几名会员,但相交数量,他更在乎新会员的素质。发展新会员,他的想法是:既要发展企业家,也应发展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公务员,这样或能从更高文化层面、更开阔的国家战略视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真正发挥民建会员参政为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