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员风采
我的位置:主页  > 组织建设 > 会员风采
九十载岁月六十年民建情
发布时间:2015-04-07 14:55:59
  |  
作者: 市委会
    周复良,1925年10月生,1956年10月入会。民建湖州市委会筹委会委员,市委会第二至四届委员,第五届委员会顾问,10届基层支部主任,现任老年支部主委。
    1950年,当选吴兴县人大代表。1956年担任第一届湖州(县级)市政协委员。同年2月,当选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1981年担任第三届湖州(县级)市政协委员。1983年至1993年担任第一、第二届湖州市政协委员。1988年、1992年当选为民建浙江省第三次、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90高龄的老人,腰板毕挺,一头银发丝丝不乱。那一种从容,那一种优雅,由内而外。与周复良交流,听他讲那过去的事,就象听一堂长长的历史课,思绪那么清晰,没有一点的磕跘,老人的记忆力也惊人。如果没有要求他只讲入会以后的经历,如果没有限定采访他的时间,也许,可以听他就那么轻言细语地把那曾经的风卷云涌聊上整天。
    90年人生之路,60年民建之情,他,与民建同行,切身经历了民建发展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民建发展的光荣历史。
    年轻时候的周复良,性格开朗,勤快能干又有经商头脑,家中开有袜衫厂和百货店,18岁他就是袜衫厂的经理,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他24岁,年轻的周复良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脱胎换骨的大转折,也经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1956年,成为民族工商业积极改造的6年,国家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利用、限制、改造方针下,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大势所趋,包括周复良在内的工商业资本家也希望和愿意积极跟上形势,接受国家和政府的改造。从一开始的担心害怕到了解政策后的新奇与接受,新时代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和新生活。同样,在周复良的人生路程中也伸展了一条新道路。1950年,周复良当选县人大代表,作为从旧时代走过来的工商业者代表,国家和政府同样给予了他在新时代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这是一种无尚的光荣和使命。1956年,周复良担任湖州市(小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同年,周复良当选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并赴京参加表彰大会。那一次参会,也成就了他一生最难忘的时刻:他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与出席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成员合了影。那个时候,这位经历了两个时代翻天覆地变化后的年轻人,能见到心中敬爱的毛主席,是一种何等的幸福与光荣!即使已经过去了近60年的时光,即使岁月的烟云模糊了照片的清晰度,但每次再看照片时,周复良心中却依然是那个时候的澎湃激情和极度幸福感。
    还是1956年,周复良情定民建。从此,开始了倾心60载,矢至不渝的民主党派工作历程。
    “那一年,经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员会主委唐巽泽、副主委汤元炳和秘书长童泉如分别介绍,在杭州发展了湖州市的朱希、严锦山、陆仲言、章卯青、方玉麟5位同志加入民建组织。随后,这五位同志又在两个月间先后发展了包括我在内的23位同志入会。同年10月17日,民建湖州市筹备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筹委会委员7人,我是其中之一,分工负责组织工作。”为配合工商联举办第一期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筹委会决定在讲习班中成立工商界临时支部,推荐周复良担任了临时支部主任。“那时候,我们最多的活动就是参加学习和劳动。我们参加政治讲习班,学习《工商业政治常识课本》、《社会发展史》,我们的支部工作也是以组织会员开展学习和劳动活动为主。一个全新的时代,也让我们体会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从周复良的眼中,似乎又看到了那时候的激情火花。
正当他意气风发,以为可以开始一个新征程的时候,现实却似乎有意要磨砺周复良:1957年,他成为了“右派”分子。“那时候,开大会让我们向政府工作提意见,我年纪轻、性格直,提了两条意见:一是说农民太苦了,为了一点大粪要抢还要遭人打;二是认为公私合营后,资方代表在国营企业中担任领导让人瞧不起,不被尊重,就象一种门锁的叫法(SBL)‘私不灵’。这两条被说成了是不满和反对社会主义,右派的帽子当然就扣上了。”周复良如是说,“我以为,既是让我们提意见,就应该坦诚,要一心为党,一心为政府,不能对党有任何的思想保留。”因为年轻,也因为直率,周复良为此后的20多年岁月买单。虽然在三年后就给他摘了“右派帽”,平反的文件却是一直到1979年才下达。这期间,也正是民主党派活动中断阶段。他与民建共同经历了成长中的考验。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中央和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恢复活动,湖州民建也正式恢复活动。1983年,湖州民建中百支部恢复建立,周复良担任支部主任。
    相隔了20多年,周复良也已渐近退休年龄。从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的临时支部主任,到中百支部主任,周复良开始了此后连续10届32年再没中断的支部主任工作,并且时至今日还在继续,如今他仍然担任着一个会员平均年龄90岁的直属老年支部主委。
    30多年的支部工作,他以对党的忠诚、对民建组织的热爱,无怨无悔,倾情投入。
    他组织支部活动,重在思想与优良传统的教育传承,与年轻会员支部作传统教育主题交流时,周复良如是说:我们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组织的教育使我深刻认识到,要转变旧思想,跟上新时代,逐渐地从不自觉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不掉队。你们年轻人生活在最幸运的时代,党和国家的政策好,鼓励你们创建自己的事业,你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目标要明确,方向要正确,才有光明灿烂的前途。
    他组织支部会员,在抗震救灾中捐款献爱心。周复良所在的支部都是退休老人,组织上考虑到退休老会员的实际困难,在多次的赈灾捐资中都表示老年会员可以不参加捐赠,但是每次统计后,老会员所在支部的捐款数甚至还超出了其他一些综合支部的捐款数。周复良代表老会员说出了心里话:“虽然我们年纪大了,没有能力再亲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但还是要尽一份力,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多捐一些款就是对灾区多一份的支援。我们心里有感激,感激有党的好领导,我们心里更有爱,政府和群众有困难时,乐于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作一点贡献。”
    他组织会员老同志,以历经风雨的内涵积聚和对新时代生活的无限热爱,站上高高的文艺演出舞台,以激情演唱心声。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已届80高龄的老人们,清一色的一袭白衬衣深色裤,整齐挺拔的身姿焕发着蓬勃激昂的气势,他们的脸上飞转流溢着兴奋的红晕光彩,站在那宽敞的舞台上,纵情高歌:“歌唱祖国”!那一种振奋和激昂让老人们心潮澎湃,那歌声真正是从老人们的心窝窝里飞出,在老人们的无限深情中唱出。周复良说,那一次登台,是我们支部老会员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很多老同志从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那支歌,唱出了我们老同志对党无限的感激,对组织无比的忠诚和对祖国满腔的热爱。
    30多年的支部工作,组织活动的内容很多,其中的甘苦也是深知其味。周复良感慨良多:要当好一个支部主任,首先自己要热爱组织,要把民建的事业当成是神圣的使命。支部主任的工作,其实就是支部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标杆;对工作要负责,不能敷衍了事,那是对会员信任的一个交待,也是对自己工作责任的一个交待;对会员一定要关心,无论是会员的身体状况还是工作生活情况都要着紧,付出的关心越多,支部会员的凝聚力就越强;组织活动也一定要丰富多彩,要让支部会员们感到活动有吸引力,都乐于参加。
    周复良以他的行动,践行着他的责任。30多年的支部主任,从近60岁到90高龄,作为老人,其实他有着比那些年轻的支部主任更多的工作辛苦。带着一个高龄会员的支部,他们的组织活动甚至比年轻支部更频繁,每年平均要活动8次。从支部人员数最多时的20多位,到如今只剩9位老同志,他们还在坚持组织活动。周复良象兄长一样关心着每个支部会员:新年到了,他会想着上门去看望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同志;春天到了,他会想着组织会员们踏春赏景;重阳节到了,他会想着安排支部的会员们登高望远;元宵节到了,他想着让老同志们相聚茶叙;有会员提出活动地点选择不适宜,他会想办法调整地方,照顾会员的想法。会员们在周复良的带领下,把支部当成了家,把会员当成了亲人,支部活动成了他们离不开、忘不了的期待和向往,组织生活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温馨家园。
    90年的人生跌宕,60年的民建真情,30多年的支部工作心血付出,周复良老人如是说:“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也无悔于自己的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经过了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我才会有今日的认识。即使是经受现实运动的跌宕,每一次磨炼我都认为是一种学习和教育。跟着中国共产党,跟着民建组织一路走来,我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全新境界。我感受到了有党的英明领导,社会才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也感受到了有民建组织的依托,思想和精神上才觉得温暖和踏实。”
    可以说,周复良代表了民建一大批老同志的精神风骨,他们对党,有忠诚;对组织,有真情;对社会,有大爱。正是这样的忠诚、真情和大爱,铸就着他们对党的领导、祖国美好更深刻、更坚定、更执着的意志。这种意志的力量穿透了他们的思想,穿透了他们的灵魂。新中国的诞生,推翻了一个旧时代,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革新了他们曾经旧时代的思想,让他们深悟党的恩情并深切执着于对党、对组织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