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努力建设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参政党基层组织,民建常德市委认真贯彻落实《民建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不仅加强了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而且在创新支部工作方式,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主题生活会,推荐一篇学习心得,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或统战信息),提出一条工作建议,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做一件实事。民建常德市委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每年的工作重点,为使“五个一”活动落到实处,通过抓落实、抓指导、抓交流,积极推动“五个一”活动的全面开展。市委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了要求,并下发了活动安排,把任务落实到各支部。在活动中,民建市委班子负责人和机关干部也加强了对所联系支部的指导协调,协助各支部按照市委对“五个一”活动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督促活动的开展。如结合建会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对开展“五个一”活动的“先进支部”进行总结表彰等,不断探索了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以考评促先进,用典型树形象。民建常德市委近年来积极推动会内评选“先进支部”和“优秀会员”活动,特别是把与市统战系统评选“参政议政十大杰出人士”和“民主党派先进支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考评活动不仅达到了鼓励竞争的预期目的,而且促进了本会的整体形象不断提高。一是把考评工作同加强基层支部的思想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会的整体素质,加深对政治思想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下功夫是考评的突破口与着力点。民建市委指导各支部认真坚持理论学习,使考评工作指导思想明确,考评重点突出,安排扎实,方法得当,支部会员对考评又有了新的认识,会内掀起了一股争先创优的热潮。二是把考评工作与支部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本会各支部主任把考评当作是促进领导集体建设的动力,改进支部工作,在思想、作风、领导水平上都是不断提高的机会。通过各支部的经验交流与评选竞争等途径,民建市委近年来逐步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基础、清醒的政治头脑,民主求实、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和独立人格魅力的支部主任,为卓有成效地推进支部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把考评工作同树立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考评体系的建立,本身就起着增强基层支部激励机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民建市委通过多种形式把为会的建设作出贡献的支部和热心会务、爱岗敬业、贡献卓著的优秀会员典型树立起来,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如民建民营二支部荣获民建中央“先进支部”、民建鼎城区支部、行政支部被评为省委“先进支部”。会员中如被政府记二等功的尹治才、获国家专利的张家栋、获“全国先进青年个体劳动者”的严若君等被评为市委“优秀会员”。四是把考评工作同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结合起来。依靠制度的约束力,加强支部工作管理是近年来考评工作的主要环节,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行之有效的措施,基层支部的各项工作制度在考评中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起来。民建市委认真坚持年初计划,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做法,对考评工作有安排、有督促、有检查、有始有终,通过争先创优工作使基层组织工作体现出了“三新”,即内容新、方法新、起点新和“三个提高”,即认识程度提高,参与率提高,争优意识提高。
三、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联系,推动支部建设上新台阶。民建常德市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努力探索合作共事的有效途径,注重推动基层支部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的联系交流。通过采取积极主动与市、县级中共统战部、基层企业统战科和基层单位党组织、基层单位主管部门及对口联系单位等基层党政部门的密切联系与交流,营造了互相配合,愉快合作共事的和谐环境,有利地推动了基层支部工作的开展。一是不定期上门走访。通过到基层党政部门进行走访,达到联系工作并交流感情的目的。二是经常邀基层党政领导参加民建市委或支部的组织活动,部分基层党政领导应邀参加了民建市委的会员春节团拜会、支部大型联谊、社会服务活动、支部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三是定期到基层党政部门交流基层支部和成员的工作情况与思想动态,为培养推荐后备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及时向基层党政部门汇报交流会务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在相互联系与了解中,许多基层支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五是向基层党政部门赠送民建会刊及会务资料等,近年来,民建市委和基层支部坚持为党政部门赠送中央《民讯》、《湖南民建》、《联合》、《常德民建》等刊物资料近千余份。民建常德市委通过积极推动基层组织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系与交流,不仅争取了各级基层党政部门对民建工作的最大理解与支持,而且双方在长期的联系与交流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事环境和“四个增强”的可喜局面。一是增强了基层党政部门对党派工作的了解;二是增强了基层党政领导对基层支部活动的支持,为基层支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场地、时间等方面的便利;三是增强了民建市委对支部及会员的工作、思想情况的及时了解掌握;四是通过基层党政部门的帮助与推荐,增强了吸收发展优秀人士、物色培养后备人才的后劲,为民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