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浙江制造呼唤技术新动力
发布时间:2005-04-22 14:46:41
|
作者: 记者:夏家品 通讯员:张菊萍
省统计局一份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仅电子、医药和交通运输设备三项技术含量较高产业的销售额就已占整个工业的20.2%,而浙江仅为13.3%。其中1--9月,浙江的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6.5%、26.5%、28.1%、20.0%,皆低于工业31.20%增长水平。
“由此看来,浙江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郭吉丰认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是指技术、产品的先导性和贴近市场性,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作保证。他建议省政府推动成立以商业开发和先导开发为主的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郭吉丰认为,浙江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强,承担开发风险的能力弱,开发队伍薄弱和实验设备缺乏等许多问题,开发前瞻性强、技术含量高、先导性的技术和新产品不太可能。而且,由于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出于利益考虑,导致某些需要扩散的技术共享不易,很难推动产业技术的整体提升。高校虽具有研发能力,但往往集中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尽管一些大学的教师在分担着企业某些研发任务,但终因体制、机制以及大学定位等问题,他们不可能全力以赴进行商业开发,结果是产品研发缺乏系统性,更不要说协同关键技术攻关、集成技术产品的研发。
郭吉丰认为,国内外有许多地区建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台湾新竹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财团法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台湾的光电子、IT、机电及新材料产业的许多技术和产品源于此,被比作“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起飞的引擎”。在他看来,以浙江的经济实力、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现有的科研能力,创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很有可能。 
至于如何创建浙江省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郭吉丰建议,可根据“财团法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整合资源”的原则,其目标定位要充分结合浙江省省域内的产业特点,着力制订科技政策和科技规划,开展先导性技术与产品、实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郭吉丰建议,建立财团法人性质的实体,政府占一定股份,主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创建时的固定投入;企业共建,特别是省内有特色且具实力的若干企业自愿参加,甚至可以让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建立多元化资金来源,风险共担,市场运作。
郭还提到了研究院的项目来源和技术产品出口问题,认为可结合省内产业重点提出,也可依据研究院特长争取国内外公开招投标项目,还可根据企业的要求开发。此外,通过与浙大等高校和企业合作,整合资源来建立基本研究设施平台,部分研究人员则可依据项目时间来短期聘用或借用,实行动态管理与全员聘任制,考核与业绩挂钩,他认为“这是研究院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