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民建成都市委建议 五大举措将市长环保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07-04-13 14:58:09
|
作者: 程轩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成为“十一五”期间对城市政府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市长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对“十五”期间的考核指标做出调整。 
 
“十一五”“城考”指标由“十五”期间的20项调整为16项。考核指标针对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以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等4类指标为重点,力求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与国家环境统计一致。重点增加了“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和“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两项指标,使“城考”指标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更好地体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据新华社) 
 
本报讯 日前,民建成都市委针对国家环保总局明确市长是城市环保第一责任人的情况,就成都市如何把环保管理“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提出了五大举措,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设立“市长环保督办室”--强化政府内部督办机制 
 
民建成都市委认为,设立“市长环保督办室”的直接目的是及时制止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对环保工作正在发生的失职、推诿、不作为和违规违法事件,专门为实现市长的环保职责服务,加大市长职务管理环保工作的力度,确保“第一责任”不落空。 
 
“市长环保督办室”基本职能是督办市长关注的环保重难事件;协调市长分内复杂的环保关系;处理与市长相关的环保管理信息;办理市长职务所属的环保管理事务;管理政府名义的专项环保管理例行工作。 
 
创建“市长环保信息平台”--广纳民意集思广益 
 
民建成都市委指出,“市长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即市长利用各种简捷通讯工具,与市民之间建立的发动并领导全体市民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多渠道环保信息交流通讯系统。 
 
“市长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可由“市长环保热线电话”、“环保市长电子邮箱”、“环保市长邮政信箱”等信息工具组成,统一由“市长环保督办室”接收和处理,确保市民对市长的环保通信件件有着落有回复。 
 
创建“城市环保电子大视屏”--加大视觉冲击影响 
 
民建成都市委建议,城市环保电子大视屏首期可选择人流量巨大的场所,每处建立一块面积特大、视觉最佳的“城市环保公益广告电子大视屏”,形成城市环境保护管理宏大、壮观的动态宣传声势和高度重视的社会责任姿态。“电子大视屏”实行每日更新、滚动播放,由“市长环保督办室”主管。 
 
“电子大视屏”可设置大约20个栏目,如:环保责任人,重点监测单位、责任人、现状,环保责任目标,今日市区空气质量,今日水环境、声环境指标,环境建设指数等。 
 
设立环保市长接待日--亲密接触高潮迭起 
 
民建成都市委指出,“环保市长接待日”是市长与市民关于环保的亲密接触、直接对话、互动交流的市长环保管理定期活动日,把市长市民共同关心、探讨、参与成都环保的热情和信心推向高潮。 
 
他们建议每年开展三个半天,分别为: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下午、每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的下午、每年12月1日下午。前两个当天是世界性地球环保宣传纪念日,上午有隆重宣传纪念活动,市长市民都可能参与,把下午确定为“市长接待日”活动时间,顺势造势,成效倍增,且日子得当好记。每年12月1日下午确定为“环保市长接待日”考虑了年内均衡分布等因素。 
 
每年发环境保护白皮书--政府负责昭示天下 
 
民建成都市委指出,“环境保护白皮书”即本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向市民高度负责、向社会高度负责、是否完成环保管理目标、敢于承担“第一责任”的公开性环保现状总结和行动纲领文件,每年在二月前后召开的“两会”期间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次,并同时作为“两会”代表参会的会议参考材料,供社会各界及“两会”代表积极监督,参政议政,推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