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把握“五观”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工作
发布时间:2007-10-18 10:56:06
|
作者: 民建宁波市委会 龙筱勤
   新形势下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工作,我认为需要把握“五观”,即力求宏观层面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微观层面上不断提升组织工作业务水平,以及“美观”的组织工作目标定位、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客观的工作准则,才能切实担负起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是宏观层面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作出的历史选择,同时也是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保持党派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为此,民主党派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必须始终不渝地与中共保持一致,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判断形势。落实到组织工作中,就是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和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按照本党派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好组织建设所涵盖的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干部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是微观层面上不断提升组织工作业务水平。首先,要正确掌握组织工作相关政策,民主党派组织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依据有关政策,遵循章程规定,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如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两个文件精神,遵循“三个为主”、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适应民主党派成员层次较高、专业性强、有一定代表性的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以便于与党派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第三,要根据民主党派组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趋势,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自动化办公水平,努力达到组织统计与报表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要求。
三是以“美观”作为组织工作的目标定位。首先,要立足于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按照本党派的组织特色发展吸收政治过硬、层次较高、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士,改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参政党的整体素质。其次,要着眼于为党派履行职能提供优质、丰富的人才资源,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搞好组织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为本党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职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从而树立参政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是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随着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舞台将越来越宽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协等机构的职务安排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在政府部门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也有新的规定,同时就“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拓宽党外干部的选配领域”、“充分发挥党外领导干部的作用”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重新认识党派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以发展的组织工作方式、方法适应发展的多党合作制度。
五是遵循客观的工作准则。组织工作总是以人为工作客体,难免受到个人经验、性格、偏好、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做民主党派组织工作也不例外。由于组织工作涉及到民主党派的入口关和干部的选用,稍有不慎,就会给党派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强调组织工作的客观公正原则。为了尽最大可能防止组织工作中主观主义的偏差,组织工作者首先必须遵循客观的工作准则,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要本着对工作负责的严肃态度,严谨公正地履行组织部门的岗位职责;其次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第三要坚守清正廉洁,强化保密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一是宏观层面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作出的历史选择,同时也是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保持党派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为此,民主党派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必须始终不渝地与中共保持一致,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判断形势。落实到组织工作中,就是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和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按照本党派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好组织建设所涵盖的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干部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是微观层面上不断提升组织工作业务水平。首先,要正确掌握组织工作相关政策,民主党派组织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依据有关政策,遵循章程规定,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如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两个文件精神,遵循“三个为主”、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其次,要适应民主党派成员层次较高、专业性强、有一定代表性的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以便于与党派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第三,要根据民主党派组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趋势,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自动化办公水平,努力达到组织统计与报表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要求。
三是以“美观”作为组织工作的目标定位。首先,要立足于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按照本党派的组织特色发展吸收政治过硬、层次较高、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士,改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参政党的整体素质。其次,要着眼于为党派履行职能提供优质、丰富的人才资源,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搞好组织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为本党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职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从而树立参政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是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随着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舞台将越来越宽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协等机构的职务安排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在政府部门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也有新的规定,同时就“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拓宽党外干部的选配领域”、“充分发挥党外领导干部的作用”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重新认识党派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以发展的组织工作方式、方法适应发展的多党合作制度。
五是遵循客观的工作准则。组织工作总是以人为工作客体,难免受到个人经验、性格、偏好、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做民主党派组织工作也不例外。由于组织工作涉及到民主党派的入口关和干部的选用,稍有不慎,就会给党派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强调组织工作的客观公正原则。为了尽最大可能防止组织工作中主观主义的偏差,组织工作者首先必须遵循客观的工作准则,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要本着对工作负责的严肃态度,严谨公正地履行组织部门的岗位职责;其次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第三要坚守清正廉洁,强化保密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