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媒体报道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媒体报道
[联谊报]为加快铁路建设探路
发布时间:2010-11-04 16:40:48
  |  
作者: 程炜
    10月26日,时速达350公里的沪杭高铁正式通车以后,杭州到上海只需45分钟。如此快速便捷的交通,谁都没有想到竟成为事实,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高兴之时我联想到每一项伟大建设工程的完成,背后总是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总有一批热心报国的先行者,当人们正在梦想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在前面披荆斩棘、艰辛探索,为后来者铺填成功之路,他们是无愧于时代的英雄。
  李子元就是这样的人。他金华农校毕业后分配在温州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温州分公司工作,是民建会员。李子元同几代的温州人一样,梦想着温州能有铁路与外界联系。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国民党政府曾在金华至温州沿线勘察过,最终因地形复杂、工程浩大、建设资金短缺而放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之路。国有经济发挥主体作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企业掀起创业高潮,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市场繁荣兴旺。但温州作为我省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却没有一条铁路,严重影响着对外交往,制约了包括温州在内各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早日把金温铁路建起来成为全省人民迫切愿望。
  为使梦想成真,李子元以实际行动推动这项工程的实现。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连续10多年时间,凭借他在农校所学到的知识,7次对金华温州沿线的地势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并把考察所得作了详细记录。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怎么办?他全凭一辆自行车和徒步行走,穿梭在浙南浙中丘陵山区之间。所到之处,有的是崎岖山路,杂草丛生;有的是悬崖峭壁,无人走过,稍不留神就会连车带人掉到山沟中去。他经常忍饥挨饿,脸孔被日光晒得黑黑的,身上也带着伤痛。在别人看来他简直是一个“疯子”,不知道为的是什么。李子元不顾别人怎么看,一不怕苦,二不退缩,以顽强意志,执着信念,继续他的探索之路。累计行走有千余公里,穿破的布鞋有十几双,最后他终于获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回到温州后,立即着手整理资料,写成了长达十余万字的《金温铁路建设方略》一书。1988年9月,他骑着自行车长途跋涉,从温州出发到达北京,将《建设方略》送呈国务院和铁道部。
  在国务院、铁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人们期盼的金温铁路建设终于正式立项,并开工建设了。这是我省第一条合资铁路,由铁道部、浙江省铁路投资建设公司和南怀瑾先生牵线的台商3家共同出资建设。全省人民闻讯金温铁路开工建设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李子元更是兴奋不已,因为他终于圆了梦。在铁路建设开工后,他经常去建设工地察看,带着平时省吃俭用的钱买些水果、饮料去慰问建设工人。
  受中共省委的委托,省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和成员中有关专家组成检查组,对金温铁路建设方案、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和资金到位情况,实施民主监督,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李子元也被推荐参加。他情系铁路建设了解情况,工作特别认真,提出许多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当人们谈及他为铁路建设付出艰苦劳动时,李子元谦虚地说:“我不过是多走了几步路,这是国家培养我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应尽的职责。金温铁路兴建事业是我的人生奋斗目标。”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李子元被《浙江日报》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影响力的60位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