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推进“城市微农业”
发布时间:2014-07-16 10:09:22
|
作者: 民建湖州市委员会
微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是指依托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以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目标的新型微小型农业形式,具有经营规模小、富有创意、时尚、灵活、新鲜、便利和低碳环保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微农业”逐渐得到城市人群的关注和欢迎,其功能特点也不断显现。
“城市微农业”功能
城市绿化功能。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绿化总量达到城市建筑70%时,城市上空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下降80%,夏天的气温将下降5℃~10℃,城市热岛效应将基本消除。城市“微农业”将是当今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一个最具创造性、最经济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方案。
陶冶居民情操功能。传播“城市微农业”知识,陶冶城市居民情操;推广“城市微农业”技术,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优质绿色农产品,进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的绿色环保蔬菜和水果等能满足家庭和邻居需要,如批量生产的还可上市出售,对家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教育功能。都市阳台农业作为家庭科普教育基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城市居民、中小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亲近自然,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农业知识,增强环保生态意识。
有利条件
湖州发展城市微农业起步早。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对发展城市微农业有浓厚的兴趣,奠定了发展基础。湖州市白鱼潭社区开展了社区微农业的初探,社区居民利用阳台、屋顶资源开展种植庭院微农业,吴兴多媒体产业园也尝试开展利用微农业美化园区。
湖州发展城市微农业的技术基础全国领先。全国第一个专业研究城市微农业机构就是2010年6月成立的湖州城市微农业研究所。从家庭专业种苗、安全健康的土壤到无臭味有机肥料、全自动的滴灌设备等,通过微农所的选择和研发,目前都已经比较成熟。湖州市农业局、农科院、环渚成校对城市微农业开展了初步的试点,着力培育适应阳台、庭院种植的品种、肥料、设施。
具体建议
推广和发展“城市微农业”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微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整合科技、人才、信息、市场和资本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市民、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并且完善市场服务。在加快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微农业市场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精品型高端市场,提高微农业市场的知名度和辐射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城市微农业的概念、功用和特点,让居民对阳台、屋顶、庭院种植产生浓厚兴趣,开展绿化活动,在有条件的小区开展示范点建设。科协、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广泛参与宣传支持城市微农业的发展。社区管理部门要做好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发动工作,有序安排各社区居民参加“城市微农业”技术培训。社区学校要负责做好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及和农技部门的联系对接工作,中小学要组织好学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工作。
技术指导。城市微农业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当务之急需要企业或机构加快对城市微农业概念的传播,加快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整合。农技部门,特别是农科院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做好培训班讲课、技术推广、咨询、现场指导和展示、配套设备(土地、种苗、载具、工具和喷淋设备等)的供应及后期的技术指导等。支持鼓励培育适合城市微农业研发生产销售公司,重点研发可反复利用、轻便清洁、消毒简单减少病虫害的基质,坚持性价比高,居民可接受,设备采购方便的原则,培育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并开展社会化生产和推广。引导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向科技农业方向发展,挖掘城市农业发展潜力,为城市微农业提供技术后盾,培育种子公司、园艺公司为居民提供全套“城市微农业”服务,为城市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示范推动。政府要搭建平台或示范工程,把城市微农业作为一项美化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规划的项目来抓。以建设现代农业展示馆为基础,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健康工作”观念。通过社区示范工程、重点工程建筑的创意设计,规划设计创意农业园等示范工程,使百姓直接感受城市微农业的创意理念。此外,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在一些创意集聚区,开辟创意农业试验区,让居民通过租赁方式种植蔬菜瓜果,并通过出售种子、售后跟踪服务等工作,与市民微农业种植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市场链。
活动带动。利用周末、假期或重要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微农业展示进社区和校园活动。在社区,根据居民种植意愿划分不同区域,免费发放种苗或种植宣传手册,利用试种阶段的样品,开展现场讲解及销售,并对种植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让更多的人融入活动中。在校园,采用小朋友现场体验的模式,让他们体验活动的乐趣,以此带动和吸引家长参与,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城市微农业”功能
城市绿化功能。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绿化总量达到城市建筑70%时,城市上空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下降80%,夏天的气温将下降5℃~10℃,城市热岛效应将基本消除。城市“微农业”将是当今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一个最具创造性、最经济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方案。
陶冶居民情操功能。传播“城市微农业”知识,陶冶城市居民情操;推广“城市微农业”技术,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优质绿色农产品,进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的绿色环保蔬菜和水果等能满足家庭和邻居需要,如批量生产的还可上市出售,对家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教育功能。都市阳台农业作为家庭科普教育基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城市居民、中小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亲近自然,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农业知识,增强环保生态意识。
有利条件
湖州发展城市微农业起步早。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对发展城市微农业有浓厚的兴趣,奠定了发展基础。湖州市白鱼潭社区开展了社区微农业的初探,社区居民利用阳台、屋顶资源开展种植庭院微农业,吴兴多媒体产业园也尝试开展利用微农业美化园区。
湖州发展城市微农业的技术基础全国领先。全国第一个专业研究城市微农业机构就是2010年6月成立的湖州城市微农业研究所。从家庭专业种苗、安全健康的土壤到无臭味有机肥料、全自动的滴灌设备等,通过微农所的选择和研发,目前都已经比较成熟。湖州市农业局、农科院、环渚成校对城市微农业开展了初步的试点,着力培育适应阳台、庭院种植的品种、肥料、设施。
具体建议
推广和发展“城市微农业”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微农业发展前期,必须整合科技、人才、信息、市场和资本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市民、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并且完善市场服务。在加快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微农业市场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精品型高端市场,提高微农业市场的知名度和辐射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城市微农业的概念、功用和特点,让居民对阳台、屋顶、庭院种植产生浓厚兴趣,开展绿化活动,在有条件的小区开展示范点建设。科协、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广泛参与宣传支持城市微农业的发展。社区管理部门要做好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发动工作,有序安排各社区居民参加“城市微农业”技术培训。社区学校要负责做好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及和农技部门的联系对接工作,中小学要组织好学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工作。
技术指导。城市微农业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当务之急需要企业或机构加快对城市微农业概念的传播,加快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整合。农技部门,特别是农科院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做好培训班讲课、技术推广、咨询、现场指导和展示、配套设备(土地、种苗、载具、工具和喷淋设备等)的供应及后期的技术指导等。支持鼓励培育适合城市微农业研发生产销售公司,重点研发可反复利用、轻便清洁、消毒简单减少病虫害的基质,坚持性价比高,居民可接受,设备采购方便的原则,培育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并开展社会化生产和推广。引导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向科技农业方向发展,挖掘城市农业发展潜力,为城市微农业提供技术后盾,培育种子公司、园艺公司为居民提供全套“城市微农业”服务,为城市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示范推动。政府要搭建平台或示范工程,把城市微农业作为一项美化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规划的项目来抓。以建设现代农业展示馆为基础,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健康工作”观念。通过社区示范工程、重点工程建筑的创意设计,规划设计创意农业园等示范工程,使百姓直接感受城市微农业的创意理念。此外,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在一些创意集聚区,开辟创意农业试验区,让居民通过租赁方式种植蔬菜瓜果,并通过出售种子、售后跟踪服务等工作,与市民微农业种植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市场链。
活动带动。利用周末、假期或重要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微农业展示进社区和校园活动。在社区,根据居民种植意愿划分不同区域,免费发放种苗或种植宣传手册,利用试种阶段的样品,开展现场讲解及销售,并对种植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让更多的人融入活动中。在校园,采用小朋友现场体验的模式,让他们体验活动的乐趣,以此带动和吸引家长参与,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