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4-07-16 10:10:15
|
作者: 省政协委员 黄小杭
我省城市化在集聚大量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水源、大气土地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病,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城市化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建设要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发展模式和奋斗目标。
及早制定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城镇分布结构。我省“地窄人稠”,地形复杂,“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六个地形区,应该遵循人口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分布设计和生态规划,建立一种融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一体的科学、和谐的城市分布结构体系。
拓展规划思维,形成生态风道。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面对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雾霾现象,要充分利用我省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的自然条件和其他既有的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合理的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畅通自然风通道,“引风进城”,以阻遏城市热浪,稀释污染空气,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完善绿道规划。一是规划城市干道的绿道体系,利用各类城市道路交通走廊,连接公园和娱乐场地,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或公园网络,将自然融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我省风景秀丽、公园众多、绿化率高,完全有条件做到自然与城市的融合。二是结合我省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尽早规划社区的无机动车绿色步道,并放长眼光,在城市建立绿道网络,鼓励人们弃车从步,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弥补集中绿地的不足。三是规划城乡结合带,建设各类连接郊野的绿道,以利于城乡的生态对接,形成便捷的休闲通道网络。
持续推进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让绿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的驱动力,逐步让绿色农业、绿色经济、绿色科技、绿色规划、绿色教育、绿色市场蓬勃兴起,使我省走上绿色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水气并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四换三名等一系列部署,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拳”。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注重提升经济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两型”产业,特别是低能低耗“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丽水、温州、衢州等一些山区县,一定要保持山清水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业和旅游业,不再发展工业园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淡化GDP考核。
坚决控制传统污染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做起,在城市规划上,要明确控制污染产业进入城市,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排斥污染产业发展的力度,提高各类传统污染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生产方式向低能耗、轻污染和无污染转变。
积极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坚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让物质和能源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不断循环,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对我省这样的资源小省尤为重要。因此,要花大力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城市生态经济格局。
努力探索城市社会的低碳路径
坚持并高扬低碳发展理念,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低碳城市发展机制。政府要搞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要遵循市场机制,大力发展低碳生产和绿色技术应用;社会公众要适应低碳生活和理性消费方式。让低碳城市化理念广泛渗透到社会、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着力构建低碳型城市综合体。关键要抓好大中城市的立体开发。一方面,努力提升城市平面规划水平,科学界定主城与副城、卫星城镇的功能作用和互补关系,制定推动居住点和就业区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尽量减少城市每天“钟摆式”流动的人数。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创造条件精心建设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排水综合系统,各种管线集中铺设、维修的集成系统,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地下停车与地面出行衔接的低碳交通系统。协调处理好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新城低碳产业聚集和旧城人口疏散。我省一些城市化先行的城市,要努力补课,解决遗留问题;一些后发城镇,一定要规划先行,措施同步,不能再走“先建设、再补漏”的老路。
逐步形成低碳城市建设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浙江省有山、水、海、河、湖等要素,可以大力开发包括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要努力贯彻清洁生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雨污合流管网改造。
及早制定城市发展的生态规划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城镇分布结构。我省“地窄人稠”,地形复杂,“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六个地形区,应该遵循人口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分布设计和生态规划,建立一种融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一体的科学、和谐的城市分布结构体系。
拓展规划思维,形成生态风道。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面对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雾霾现象,要充分利用我省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的自然条件和其他既有的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合理的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畅通自然风通道,“引风进城”,以阻遏城市热浪,稀释污染空气,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完善绿道规划。一是规划城市干道的绿道体系,利用各类城市道路交通走廊,连接公园和娱乐场地,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或公园网络,将自然融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我省风景秀丽、公园众多、绿化率高,完全有条件做到自然与城市的融合。二是结合我省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尽早规划社区的无机动车绿色步道,并放长眼光,在城市建立绿道网络,鼓励人们弃车从步,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弥补集中绿地的不足。三是规划城乡结合带,建设各类连接郊野的绿道,以利于城乡的生态对接,形成便捷的休闲通道网络。
持续推进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让绿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的驱动力,逐步让绿色农业、绿色经济、绿色科技、绿色规划、绿色教育、绿色市场蓬勃兴起,使我省走上绿色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水气并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四换三名等一系列部署,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拳”。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注重提升经济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两型”产业,特别是低能低耗“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丽水、温州、衢州等一些山区县,一定要保持山清水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业和旅游业,不再发展工业园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淡化GDP考核。
坚决控制传统污染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做起,在城市规划上,要明确控制污染产业进入城市,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排斥污染产业发展的力度,提高各类传统污染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生产方式向低能耗、轻污染和无污染转变。
积极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坚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让物质和能源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不断循环,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对我省这样的资源小省尤为重要。因此,要花大力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城市生态经济格局。
努力探索城市社会的低碳路径
坚持并高扬低碳发展理念,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低碳城市发展机制。政府要搞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要遵循市场机制,大力发展低碳生产和绿色技术应用;社会公众要适应低碳生活和理性消费方式。让低碳城市化理念广泛渗透到社会、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着力构建低碳型城市综合体。关键要抓好大中城市的立体开发。一方面,努力提升城市平面规划水平,科学界定主城与副城、卫星城镇的功能作用和互补关系,制定推动居住点和就业区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尽量减少城市每天“钟摆式”流动的人数。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创造条件精心建设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排水综合系统,各种管线集中铺设、维修的集成系统,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地下停车与地面出行衔接的低碳交通系统。协调处理好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新城低碳产业聚集和旧城人口疏散。我省一些城市化先行的城市,要努力补课,解决遗留问题;一些后发城镇,一定要规划先行,措施同步,不能再走“先建设、再补漏”的老路。
逐步形成低碳城市建设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浙江省有山、水、海、河、湖等要素,可以大力开发包括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要努力贯彻清洁生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雨污合流管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