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民建省委会创新工作机制有亮点
发布时间:2016-09-18 11:00:24
|
作者: 通讯员 朱修萍
联谊报讯 民主党派主要参加两大类协商: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去年,民建省委会参加的省级层面政协协商和政党协商各有近10次,次数多、主题广泛而且专业性强、任务急、时间紧。相对存在的问题是:职能部门人手有限,疲于应对;人才储备缺乏,相关专家资源难以及时对接并发挥作用;能够有针对性开展深入调研的时间不够。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协商中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民建省委会着手建立了协商工作任务分解和办理机制。根据中共浙江省委的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和省政协的政协协商年度计划,将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不同处室,主要是减少原来单一调研处承担的压力,省委会5个处室共同承担协商材料准备任务。建立协商意见搜集整合机制,会前集体酝酿讨论。省委会最近几次的专题协商,已经基本形成三个必要步骤,即专家论证、专题调研、集中审议。提前谋划,研究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预判协商任务,与党派自身的参政议政课题任务紧密结合,加强平时调研,发挥民建特色和优势,积累一批调研报告,当紧急的协商任务出现时,临阵不乱,有充足的材料储备。建立分类细致的专家智库和快速有效的智库运行机制,动员成员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做到各个领域都有专家匹配,同时加强内部动员能力建设,让专家愿意参与协商。
围绕着以上工作机制,民建部分市级组织也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宁波市委会依托宁波大学中的民建会员优势,建立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通过与地方高校的合作,使党派的参政议政智库得以扩容升级,借助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提升参政议政和协商水平。目前研究中心已成为民建参政议政材料的主要来源。温州市委会利用市两会时机,主动对接市政协,利用《政情民意中间站》电视栏目,主办“明见沙龙”,邀请会员中的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政府专家,以“互联网+智造”等为主题,开展议政交流,已连续主办两年。民主党派变被动协商为主动协商,主动对接政协的协商平台,主动发起议题,主动邀请政府部门,同时还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协商过程,反响非常好。
为了在协商中体现本党派特色,体现本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民建省委会还建立起专门反映非公经济企业家会员舆情信息的工作机制,每年四次定期向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交舆情专报,充分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成员中以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家为主的特点和优势。这些来自企业界的舆情信息也成为民建参与协商的重要意见来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协商中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民建省委会着手建立了协商工作任务分解和办理机制。根据中共浙江省委的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和省政协的政协协商年度计划,将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不同处室,主要是减少原来单一调研处承担的压力,省委会5个处室共同承担协商材料准备任务。建立协商意见搜集整合机制,会前集体酝酿讨论。省委会最近几次的专题协商,已经基本形成三个必要步骤,即专家论证、专题调研、集中审议。提前谋划,研究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预判协商任务,与党派自身的参政议政课题任务紧密结合,加强平时调研,发挥民建特色和优势,积累一批调研报告,当紧急的协商任务出现时,临阵不乱,有充足的材料储备。建立分类细致的专家智库和快速有效的智库运行机制,动员成员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做到各个领域都有专家匹配,同时加强内部动员能力建设,让专家愿意参与协商。
围绕着以上工作机制,民建部分市级组织也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宁波市委会依托宁波大学中的民建会员优势,建立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通过与地方高校的合作,使党派的参政议政智库得以扩容升级,借助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提升参政议政和协商水平。目前研究中心已成为民建参政议政材料的主要来源。温州市委会利用市两会时机,主动对接市政协,利用《政情民意中间站》电视栏目,主办“明见沙龙”,邀请会员中的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政府专家,以“互联网+智造”等为主题,开展议政交流,已连续主办两年。民主党派变被动协商为主动协商,主动对接政协的协商平台,主动发起议题,主动邀请政府部门,同时还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协商过程,反响非常好。
为了在协商中体现本党派特色,体现本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民建省委会还建立起专门反映非公经济企业家会员舆情信息的工作机制,每年四次定期向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交舆情专报,充分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成员中以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家为主的特点和优势。这些来自企业界的舆情信息也成为民建参与协商的重要意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