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浙江民建简史
我的位置:主页  > 历史钩沉 > 浙江民建简史
浙江民建简史(七)
发布时间:2007-12-03 00:00:00
  |  
作者:


【概况】

    截止2006年底,全省现有地方组织14个,其中省级委员会1个,市级委员会10个,县级委员会3个;现有基层组织328个,其中总支37个,支部291个。全省共有民建会员5387人。其中,经济界会员3883人,占会员总数的72.1%;新社会阶层会员1332人,占总数的24.7%。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57人,政协委员633人,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142人,担任各级特邀(约)人员318人。 2006年,民建浙江省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团结进取,开拓务实,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参政议政】

    一年来,全省各级组织和会员在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上递交议案、提案、大会发言1150多件。其中,蒋福弟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调整新安江水库功能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重点办理建议;省委会团体提案《推进“品牌浙江”建设的建议》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得到金德水副省长的批示和领办,促进了“品牌浙江”建设。2005年省委会提出的重点提案《加强我省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被评为2003年至2005年全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落实有新进展:2006年2月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我省地面沉降防治工作,5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意见》,切实推进了我省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省政协常委、省委会副主委黄小杭为主要撰稿人的《浙江申报世界遗产研究》被评为省社科联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积极参与民建中央“推进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课题调研,完成民建中央“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建设”重点课题的浙江分报告——《关于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省妇委会发挥女会员参政议政作用,完成《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体系》的调研报告。省委会获民建中央参政议政先进单位一等奖。
【社会服务】

    以“思源工程”为龙头,推动会的扶贫工作。全省会员共为公益事业捐资达1645.5万元,其中温州会员秦小伟捐资20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台州会员周夏龙捐资100万元修建聋哑学校;温州会员企业报喜鸟集团将价值137.6万元的服装运送到湖南灾区;温州瓯海支部会员向受台风袭击地区捐款33万元、捐物价值33.5万元;宁波会员周益民资助30万元为丽水乡村建造教学楼,等等。民建慈溪市总支和会员宣碧华、李建钢分别荣获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会员高天乐获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奖,高天乐、周夏龙获首届浙江慈善奖个人奖,会员吴忠泉获提名奖,会员企业杭州口腔医院、衢州001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普农家电有限公司获浙江慈善奖机构奖。协助民建中央在嘉兴设立了“建华企业家课堂”浙江分课堂,为省内外企业界人士提供学习和切磋交流的平台。在省外办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浙江民建书画院部分画家赴日本友好访问。民建衢州创业园招商引资工作结束,共有11家企业入园。省委会获民建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思想建设】

    全省各级组织和会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江泽民文选》精神,深入学习民建成立60年来形成的“五个坚持”、“四种精神”,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省委会领导先后在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属工委、衢州、湖州等地举办的学习会、培训班、报告会和座谈会上进行宣讲,使广大会员受到教育和鼓舞。一年来,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报道300多篇。省委会获民建中央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组织建设】

    会的组织有新发展,结构有新改善。7个市级组织顺利完成换届工作,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热爱民建、有代表性的同志进入了市委会领导班子,使领导集体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骨干会员和新会员的培训。一年来,共有608人次参加了省、市委会或当地统战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有71人次参加了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班、培训班。坚持联系基层支部制度,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和组合方式。省属工委在民营企业华立集团建立支部,积极探索支部建设新路子。
【在省“两会”建言献策】

    1月15日至21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协九届四次会议隆重举行。民建10位省人大代表和32位省政协委员肩负全省会员的重托,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共向大会提交议案16件;提案56件,其中团体提案11件,个人提案45件。政协大会上,12件提案被列为大会书面发言,吴国华委员代表省委会作《推动“品牌浙江”建设》的大会发言,黄小杭委员作《研究组建新的文科重点高校杭州大学,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大会发言。1月17日上午,省长吕祖善参加了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民革、民盟、民建、民进界的联组讨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会主委吴国华主持讨论。民建界车晓端、黄小杭、严维鹏委员分别作了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加大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精彩发言。同日上午,江最新、齐育华、马梅芝等民建界政协委员出席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座谈会并分别发言,对如何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共有《团结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新华网等各类媒体关于民建代表委员的报道60多篇。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一年来,省委会编发信息129期,得到上级采用和领导批示共计136篇次,6条信息获省领导批示。会员陈大良撰写的《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校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获章猛进常务副省长和盛昌黎副省长批示,他个人向省领导直接反映的5条建议获得省领导批示。会员刘树元撰写的《建议政府要求公立医院使用传统低价国产常用药》信息,盛昌黎副省长先后两次批示,省卫生厅专题研究答复。省委会获2006年度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先进单位一等奖、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省委会党建理论研究委员会组织委员完成了民建中央《五个坚持与四种精神——学习民建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精神》读本5篇论文的撰写。发动理论研究委员会成员和部分理论骨干,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与参政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参政能力”等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完成论文19篇。朱修萍、程炜、郑富林撰写的《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分获民建中央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程炜撰写的《以中央5号文件为指针,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获民建中央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省委会被民建中央评为理论研究先进单位。
【加强机关建设,注重为基层和会员服务】

    抓住《公务员法》开始实施的有利时机,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创新机关建设。省委会制定了《关于加强为全省民建组织和会员服务的意见》,推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兄弟省市经验、帮助各市委会做好换届工作、试行选派年轻干部挂职等八项措施,为会员和基层组织服务。省委会全体机关干部赴11个市的20多个县(市、区)委员会、总支和支部,开展调研和服务活动。首次选派2名机关干部到湖州、绍兴市委会挂职锻炼,探索会内干部下派锻炼的新路子。其中一名干部后又被省委组织部、统战部下派到宁波镇海区政府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寓指导于服务之中,密切了全省民建组织的联系,机关干部得到锻炼和提高。
【“思源工程”取得进展】

    省委会认真贯彻民建中央《关于在全会开展思源工程活动的通知》精神,省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就我省开展“思源工程”、落实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专题讨论并作出决定,各市委会和省属工委积极响应、广泛发动。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向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筹备委员会一次性认捐50万元,被推荐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金华市金东区总支在年初就启动“思源工程”活动;杭州市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动员会员企业参与“思源工程”;绍兴市委会发动基层支部、会员筹措扶贫经费;嘉兴市委会举办书画义拍筹集扶贫款项,等等。一年来,省委会共收到“思源工程”捐款84万余元,用于贫困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