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人物传略
我的位置:主页  > 历史钩沉 > 人物传略
冯梯云:监察战线优秀的党外领导干部
发布时间:2022-01-26 00:00:00
  |  
作者: 程 炜 王 静

         
  冯梯云(1925.8-2016.9),浙江慈溪人。早年在宁波读书,后考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48年,冯梯云在宁波正大火柴厂工作兼任宁波余成钱庄副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冯梯云任宁波火柴厂厂长,是宁波有名的年轻企业家,并参加宁波市工商联筹委会工作。1951年11月,冯梯云加入民建,历任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委、民建宁波市委会副主委、宁波市政协委员。1959年,冯梯云当选宁波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常委,浙江省青联副主席。1981年,冯梯云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1983年,冯梯云任民建中央副主席、执行局主任、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1988年至1998年,冯梯云任国家监察部副部长、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等职。

  跟共产党走,步入光明道路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港通天下,是工商业云集之地。在宁波解放前夕,工商业者的思想很复杂,对共产党是既欢迎又害怕,顾虑重重。有的听信谣传,携资外走;有的抽逃资金,消极经营。冯梯云也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和考验。冯梯云结合自己从事工商业的经历,目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黑暗,感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有希望的。新中国成立后,冯梯云积极追求进步,逐渐从思想到行动上向党靠拢,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冯梯云和工人们一起,为稳定职工思想情绪,搞好生产经营作出了努力。企业恢复生产后,冯梯云开始考虑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新型劳资关系问题,前后花了一个多月,起草了生产管理的新厂规,拟定了工厂集体合同草稿(这是在宁波市工厂中签订的第一份劳资集体合同,曾在《甬江日报》上全文刊登),得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政府的肯定,认为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

  1950年6月,美国入侵朝鲜。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冯梯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他参加了全市工商界声援大游行。冯梯云遵循自愿原则,耐心做工商界的思想工作,并以自己带头捐献飞机大炮的模范行动,带动工商界出色地完成了全市工商界的捐献任务。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俞佐宸、冯梯云、周信涛等人被宁波市推荐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冯梯云聆听了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动员报告,受到极大的鼓舞教育,回到宁波后,市领导指定由他向市人民委员会扩大会议做传达。接着,宁波市政府召开全市工商界动员大会,号召工商业者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场全市对资改造工作由此展开,冯梯云带头提出公私合营申请,并参加了改造的全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的终极目标是要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把原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工商业者因对国家政策不了解,思想上七上八下、焦虑不安。据此情况,中共宁波市委部署,首先要组织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毛泽东主席指示,学习国家对资改造的方针政策,以稳定情绪、端正态度,积极做好培养提高骨干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对资改造中的带头模范、桥梁作用。冯梯云在民建工商联两会中,主要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他义不容辞、积极担起责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冯梯云利用宁波市工商界政治讲习班做宣传,帮助原工商业者会员初步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主义必然兴盛和资本主义必然衰亡的道理;认识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本质,树立劳动光荣、剥削可耻的观念;领会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采取和平改造政策的正确性,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前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商业者会员只有同全国人民一道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自己的光明前途。讲习班一共举办了5期,1400余人参加学习,效果较好。浙江省委统战部派人来帮助总结经验,并向全省做了介绍。

  与党合作 肝胆相照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大力拨乱反正,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中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冯梯云衷心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他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冲击,下放车间劳动,但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国家前途的信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统一战线的春天,极大焕发了冯梯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冯梯云负责恢复民建工商联组织,协助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引导广大成员为恢复发展生产作出贡献。冯梯云为此兢兢业业工作,付出的辛劳取得了成效。

  随着一系列政策贯彻落实,特别是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全会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我国资本家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极大多数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广大民建会员闻讯欢欣鼓舞,目睹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心情十分激动,萌发在有生之年要为国家建设再出一份力的决心,“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就是他们当时心情的生动写照。在民建中央“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行动纲领的号召下,冯梯云和大家一起积极投入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活动中。此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当务之急。1980年春,冯梯云参与兴办甬江业余学校、甬江财经学校并担任校长,开创了民主党派运用社会力量办学的先河,这两所学校是为在职青年职工服务的,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被教育部门评为业余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基本职能,冯梯云积极拥护并认真落实在履职尽责的行动中。无论是在地方组织任职,还是在民建中央工作期间,冯梯云都积极参政议政,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围绕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等问题,组织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冯梯云强调参政议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党的事业顺利时要接受党的领导,遇到挫折时更要接受党的领导。冯梯云说:“我们不是共产党员,但要做共产党的干部,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讲话做事、提意见想问题,都要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真正做到‘顾大局、为人民’”。

  老头当兵 从头学起

  1988年2月,国务院任命冯梯云为国家监察部副部长。在监察部举行的就职大会上,冯梯云说,“老头当新兵,从头学起,向大家学习”。短短三句话,14个字,简洁、明快、有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冯梯云此时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消除了他任前的担忧和顾虑,增强了做好监察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冯梯云时年63岁,他用家乡宁波话自称“老头”,说的14个字是肺腑之言。冯梯云感到,自己能够调到监察部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举荐党外人士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也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做好工作。

  从哪里做起呢?冯梯云认为自己是监察部的“新兵”,就从学习开始。他加强对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重要文件精神的学习,认真学习监察工作宗旨、任务、权力、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潜心理解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全面熟悉掌握有关方针政策。他不但从书本上学,还走出办公室,放下架子向机关干部学习,认真听取司长、处长到一般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冯梯云在监察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民主党派成员自居,要以国家公务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办事,要坚持党的领导,重大问题接受和服从部长领导,及时请示汇报、争取指示。同时对自己分管范围的工作,大胆管理,尽职尽责。在办案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同意见,他总是冷静、沉着、慎重,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不急于下结论,继续深入调查,最后择善而从。在实践中,冯梯云善于工作结合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宽严有度、合理合法合情,确保经办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工作中,冯梯云总结了做好监察工作带有规律性的“八个要”:一是方向要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眼睛要亮,能够明辨是非,分清真假,判断正确与错误;三是耳朵要灵,就是信息灵通,及时、准确了解党委和政府要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掌握好的和坏的典型;四是头脑要清,工作怎么抓,案件怎么查,各方面的关系如何协调,都要清楚;五是口风要紧,严格保密,守口如瓶,不该知道的事情不打听,不该透露的案情,对任何人都不讲;六是原则要强,坚持原则,依法监察,查办任何案件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七是调子要低,不唱高调,不讲大话;八是态度要好,对犯错误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开导,不骂人、训人、吓唬人。这“八个要”通俗易懂、针对性强。

  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你在查办案件中是否有阻力?”冯梯云回答说:“经常会有阻力,最大阻力来自上下左右的说情风。要排除这些干扰,就要做到秉公执法,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要有正气、骨气和锐气。不管什么人说情,都要顶回去,要坚持原则,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了严肃法纪、扶正祛邪,我也得罪了一些人。我知道,有些人看我是党外人士,是‘花瓶’,不当一回事,但是他们后来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于是有人说我这个人是‘咬’住不放的。我认为,该‘咬’的就得‘咬’,‘咬’而不死中途放掉了,就是失职,也就对不起共产党和老百姓。”

  记者又问,“你是非党干部从事监察工作有什么困难?”冯梯云回答说:“有些人怀疑,非党干部怎么能对共产党进行监督呢?这些同志是好心,也是不理解,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又是民主集中制国家,我的职责是按照国务院方针政策,根据党组织定的部长负责制分工进行的,我是有职有权的。谁给我压力我也不怕,是共产党、国务院交给我办的。我在任一天,就要认真办。我怕的是自己没有本事,拿不到证据。有共产党,有群众支持怕什么?可以说我没有办不下去的案子。”

  冯梯云是我国监察战线的优秀党外领导干部。原国家监察部部长尉健行说,冯梯云同志“谦虚、勤奋,工作大胆、敢于负责,敢于揭露和处理问题。这几年监察部查处的大案要案几乎全是冯梯云副部长主持完成的。”在监察部工作的十年间,冯梯云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和廉政建设工作,推动监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冯梯云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对待这一重要岗位,面对压力敢于坚持真理,面对利诱能够坚持原则,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襟怀坦白、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心系人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和监察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刊载于《团结报》2022年1月6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