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 8 月,民建绍兴市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 年 6 月,选举产生民建绍兴市第一届委员会。图为筹备委员会合影
1960年3月,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陈叔通(前排左六)、胡子昂(前排右三)、孙起孟(前排左四)等来浙江视察。图为与绍兴市民建、工商联领导人等合影
浙江省是较早成立民建组织的省份之一。1955年4月26日,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1956年5月,民建浙江省工委在绍兴发展第一批王贶甫、陈景甫、吴惠之、周心初4名会员;1956年8月,民建绍兴市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6月28日,民建绍兴市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会员49人,选举产生民建绍兴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9人,时任绍兴市副市长兼市工商联主席的王贶甫先生担任主委。1962年绍兴行政管辖撤市设县,民建绍兴市委会改为绍兴县支部委员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民建绍兴市地方组织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绍兴重新建市,民建绍兴县支部委员会改名为民建绍兴市委员会。
绍兴民建组织在中共绍兴市委和民建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全面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民建绍兴市委会分别于1982年12月25日、1987年12月22日、1992年3月15日、1996年12月25日、2001年10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2011年8月21日和2016年9月6日,召开了第二次至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历届主委分别为:王贶甫、陈景甫、凌兆桢、车晓端、陈德洪。
春华秋实,绍兴民建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在长期的实践中进一步传承弘扬了民建优良传统。绍兴老一辈民建领导热爱民建、无私奉献的高风亮始终影响着我们,带动着在新时代道路上继续携手同行。
当我走访卸任的民建前辈时,他们始终如一体现出对事业的执着,对会的挚爱,对会员的关心深深感染了我。我难以忘记,2015年2月上旬,我按常规每年去嵊州看望老主委杜景瑞。已89岁高龄、经常神智模糊的他早早倚等在床头,记得待我按往年一样给他洗脸喂饭后,他清醒地让女儿拿出一份注满了密密麻麻小字的《绍兴民建》,用颤抖的手比划着、含糊的音表达着对会的深情。而没过多久,这位嵊县民建筹建人、一至九届嵊县政协副主席就仙逝了。我难以忘记,我初任民建市委会主委时,我的前前任主委陈景甫先生用毛笔给我写了一封短信,内容有信任、有鼓励、有指导。后来在他90岁生日时,我把这封充满深情和力量的信送给他看,他说要收入回忆录,其实这已经是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回忆。我难以忘记,我的前任凌兆祯主委,一身清廉,两袖清风,经验丰富,当党派工作有重大事项,我总去听取他的意见,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倾心指导。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每当想起他们,我不禁肃然起敬!
老一辈民建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民建留下了光辉的历史,积淀了对会员浓厚的深情!我难以忘记,我们一代代绍兴民建基层组织带头人,他们日思夜想,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克服自己多方面困难,引导带动,切实把基层组织打造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我难以忘记,我们的一代代绍兴民建机关工作人员,他们夜以继日,甘于付出,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默默做好服务员、研究员、指导员、战斗员和宣传员;我难以忘记,我们一代代老一辈绍兴民建人,他们围绕中心,顾全大局,
以民建为家,用脚丈量,用心付出,行走在连接百姓土地上,一篇篇高质量的调研稿,一笔笔充满爱心的资助款......去年10月,我参加当地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联展,欣笔摊开六尺纸,倾写了“民建情”三字榜书。朋友说,你原来写榜书多为端庄敦厚,今天的情字怎么拉这么长?是啊,再长也写不尽我的民建情啊!
民建,已经刻进了我的身体,融进了我的血脉。民建,是我们温馨的组织,是我们履职的平台。民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锤炼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优良传统。“五个坚持”是民建政党实践的历史总结,是全会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重要讲话,对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的重要指示,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学习老一辈民建人的家国情怀,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确保民建优良传统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