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杭州市委会:做大做强会展企业,提升我市会展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2005-03-15 14:00:03
|
作者: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桥梁、窗口、展台、连带等重要作用,被誉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举办西博会等,极大地推进了我市会展业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展企业是会展市场的主体,是会展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要素。它代表一个城市会展产品的生产能力,体现一个城市会展业的整体实力。目前,我市现有专业从事会展业务的公司50余家,会展策划、广告、工程和场馆公司30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随着我市有关营业税收、引进项目奖励等扶持政策的出台,会展企业办展、办会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实力得到较大增强。但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先进会展城市相比,我市会展企业还存在着较多的瓶颈,制约了会展竞争力的提升,突出表现在:
1、会展企业实力较弱。我市会展公司基本上是近五年成立的,企业规模小,资本积累较少,实力较弱,与外省交流偏少,与国际会展业业内人士的合作意识更是淡薄,与先进会展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有关资料显示,我市会展企业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先进会展城市会展企业的实力比,分别为0.25:1、0.25:1、0.63:1。
2、会展专业人才缺乏。会展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各高等院校基本没有开设展览专业,人才生产和储备较少,高层次的会展策划专业人员非常紧缺。现有操作会展的人员大部分是原省市外贸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不够,市场运作能力偏弱。
3、重复办展现象依然存在。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企业承办高层次展会能力不够,经营范围窄,许多企业集中于低档次展会的举办,无序竞争现象比较突出,相同题材的展会一年有4-5个,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更有部分企业不讲诚信,屡次出现骗展事件,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 会展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与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针对我市会展业的现状,我们建议:
1、加强对会展企业的引导。建议建立杭州会展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对大型引进项目和优秀会展企业的表彰奖励,培育、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加大对企业骗展或不讲诚信等行为的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增强与省内外、国内外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上海、香港等会展机构、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利用和发挥杭州的区位优势和西博会的品牌效应,积极引进外地企业、中介机构来杭办展、办会。同时要抓住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大力引进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品牌效应的外资会展企业来杭投资,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提升我市会展业的竞争力。会展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市举办休博会的契机,加强合作,走联合、兼并之路,整合资源。
3、加大对会展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加快对会展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引进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境内外会展人才来杭创业,努力构筑杭州会展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市会展业协会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将会展业人才的培训纳入经常性工作,尽快在会展企业中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
4、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对外交流合作,面向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及时推介会展计划,吸引其来杭参展、办展;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在会展企业中推行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会展企业服务标准;对会展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并及时对外公布;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诚信为本,努力提高营销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