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六大潜力产业 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郭清晔委员代表民建杭州市委会在市政协九届一次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07-04-30 14:15:28
|
作者:
近年来,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产业全面推进,目前我市有六大产业基础好、优势强、前景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极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与人民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是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重要产业力量,这六大产业是疗养产业、演艺产业、美食产业、茶楼产业、化妆品产业、保健品产业,我们称之为六大潜力产业。
一、六大潜力产业现状
其一、疗养产业 杭州是我国主要疗养地,杭州疗养地在解放初期就开始兴建,早期疗养院均建于湖畔,约有十余所;后期疗养院沿钱塘江畔而建,也有十余所;近年来又开辟西部疗养区,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而上至千岛湖。几十年来,国家各部委、各地区、各部门在杭设立了众多疗养机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杭州市疗养资源富集,集湖滨疗养、风景疗养、山地疗养、森林疗养为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疗养资源。毛泽东视杭州为第二故乡,他曾说“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53-1975年22年间,毛泽东曾40余次到杭州工作、休养。近几年来,杭州疗养产业呈倍数增长。解放军杭州疗养院、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等一批疗养院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仅解放军杭州疗养院、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2006年疗养接待人数就达到10万人次以上,我市的疗养产业项目已成为大型旅游企业、医疗机构、宾馆饭店投资热点,形成了我市一个独特的经济产业。据了解,日本疗养业每年产值达300亿美元,是日本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为日本连续三年的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菲律宾每年的疗养业产值也达20亿美元。国内无锡、大连、青岛等各地疗养业也呈快速发展势头。疗养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旅游业深化的重要内容,是卫生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已初具产业基础,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疗养产业是我市重要潜力产业之一。
其二、演艺产业 西湖歌舞是杭州演艺文化元素延续和历史记忆。南宋时杭州曾是中国演艺业的中心,遍布全市的勾栏、瓦舍在中国演艺业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近几年来,我市演艺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18个专业文艺院团和69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年演出约1.3万场次,全市相继建成杭州大剧院等20多个大型演出场馆,总座位约12万座,各县市拥有中等演出场所56家,硬件设施已基本与国际一流的水平接轨。宋城集团、金海岸集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在全国享有盛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杭州金海岸演艺有限公司建立9家金海岸连锁企业和11家演艺大舞台,年观众人数250万以上,在全国触发“金海岸效应”。《宋城千古情》一台节目2005年演出800多场,创收1.82亿元,观众160多万人,2006年增长到演出900多场,创收2亿元,观众170多万人次。美国、韩国等国家演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随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旅游休闲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印象西湖 》等大型演艺项目的推出,我市演艺产业正呈现出勃勃生机。演艺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潜力产业之一。
其三、美食产业 杭州美食源远流长,南宋时杭菜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主体。东坡肉、西湖醋鱼……一道道美味佳肴伴随着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据初步统计,杭州市区餐馆2000年5200家;2006年全市餐饮企业达到约1.6万家,实现零售额约118亿元,厨师队伍已壮大到10万人之多,有13家杭菜企业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有5家被授予“国际餐饮名店”荣誉称号,张生记、新开元等知名餐饮企业正向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特色化发展,“杭帮菜”风靡全国。美食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潜力产业之一。
其四、茶楼产业 杭州是我国茶楼文化重要发源地,据《梦梁录 》记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到了南宋时杭州的茶馆更趋繁荣,逐渐成为当时的茶肆中心。目前,全市茶楼达800余家,有青藤茶楼、湖畔居茶楼等一批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并以其独具特色的服务,创造了“中国茶楼业的杭州模式”。杭州是中国绿茶第一品牌龙井茶的原产地,众多国字号研究机构入驻杭州,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的打造,茶楼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茶楼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潜力产业之一。
其五、化妆品产业 自古苏杭出美女,化妆品有其不小的功劳。创建于1862年的杭州孔凤春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化妆品,在清代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御用贡品,孔凤春厂是我国化妆品生产业最早的厂家。目前,我市化妆品生产企业96家,批发零售1440家,据对48家企业初步调查,48家企业共有1312个品种,其中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97个,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普通化妆品1215个,2006年实现行业销售收入约50亿元,有杭州玫琳凯有限公司、高丝化妆品有限公司、杭州乐金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2006年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统计,法国香水、化妆品是法国四大出口产业之一,强势拉动法国经济的走高。化妆品产业与我市旅游休闲业、女装产业相得益彰,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化妆品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潜力产业之一。
其六、保健品产业 中药自古就是国人祛病保健的良药。12世纪初叶,南宋政府在杭州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国家制药管理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称为“药局”。创建于1874年的胡庆余堂把晚清时期的中医药保健文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作为医药产业伴生的保健品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目前,全市共有生产企业68家,占全省的46%,品种150个,占全省的41%,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约占全省的80%,涌现出娃哈哈集团、正大青春宝、民生药业以及铁皮石斛行业等国内领先的保健品企业和品牌。保健品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潜力产业之一。
二、六大潜力产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
1、六大潜力产业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内容。美食产业能给人们提供美味佳肴好吃的,茶楼产业能给人们提供美饮好喝的,演艺产业能给人们提供赏心悦目好看的精神食粮,化妆品产业使人们变得美丽漂亮,保健品产业能给人们提供健康长寿的良药,疗养产业为人们提供疾病预防和强身健体,这些可以说都是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体现,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
2、六大潜力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健康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是无限的,这是社会发展规律。需求决定产业发展,需求无限,产业无限。经济学家预言,健康已成为21世纪的新主题,健康相关产业将成为继互联网经济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六大潜力产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3、六大潜力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从历史上看,六大潜力产业在杭州都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演艺、茶楼、美食等在当时历史上不仅在国内,并且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保健品、化妆品业都是近代同类产业的发源地。疗养业也是国内建设最早的疗养地,历史的人文底蕴无可替代,无可复制。从现实看,六大潜力产业不仅在全省,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龙头企业基本都是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历史和现实都决定了六大潜力产业不仅在国内将处于主导地位,在国际上都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4、六大潜力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六大潜力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同时可带动我市旅游业、休闲业、医疗事业、女装业、文化产业、工业产业等经济社会多项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杭州各区(县、市)同类产业的发展。这是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
5、六大潜力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六大潜力产业在我市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已具备良好的开端,有的正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在看到六大潜力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这些潜力产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缺乏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扶持政策,培育力度有待加强;二是品牌建设不够,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市场营销力度不大,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有待深化;四是由于条块分割、体制等原因,资源尚未得到整合;五是高素质的营销、管理、科研人才匮乏,影响产业发展后劲;六是国内外城市相关产业发展较快,外部竞争加剧。北京、上海、沈阳、长沙、桂林、无锡、大连、青岛等城市已充分认识到这些潜力产业的强劲发展趋势和强大带动作用,已出台针对性很强的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韩国、泰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对相关产业已有各具特色的成熟措施。当前六大潜力产业可以说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就是抓住发展,机遇丧失就是优势丧失。六大潜力产业是推动生活品质之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杭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六大潜力产业培育迫在眉睫。
三、对发展六大潜力产业的对策建议
1、编制六大潜力产业规划。六大潜力产业涉及经济生活诸多方面,是我市产业发展的新课题。建议市政府对六大潜力产业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编制六大潜力产业发展规划,并补充进“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举措,引导六大潜力产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
2、制定六大潜力产业培育政策。建议市政府制定六大潜力产业培育发展意见,明确具体培育扶持政策,加强产业引导。疗养产业如整合疗养资源、放开疗养市场、与旅游业的结合等;演艺产业如兴办演艺学校、民营剧团享受国有剧团同等待遇、演出奖励补贴等;美食产业如国内外市场的推广、鼓励菜系创新、降低经营成本等;茶楼产业如管理创新、国际交流、解决停车难等;保健品、化妆品产业享受医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理顺管理体制以及加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优化市场环境等。同时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3、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议市政府从产业发展历史、现实和趋势出发,对六大潜力产业进行整体策划,整体包装,整体营销,打响“疗养在杭州”品牌,继续强化“美食天堂”、“杭为茶都”等品牌建设。同时将六大潜力产业列入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列入休博会和西博会的相关项目计划安排,搭建平台,扩大影响。继续推动相关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六大潜力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六大潜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瓶颈,建议把六大潜力产业人才列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范围,将产业发展急需的科研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表演人才等列入全市紧缺人才目录,提供优惠条件,加大引进力度,同时市属高校也要加大培养力度,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开设相应专业,加大培训力度,为潜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储备人才。
5、发挥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针对疗养产业、化妆品产业、保健品产业尚未成立行业协会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协助相关行业的企业,尽快组建疗养行业协会、化妆品行业协会、保健品行业协会,积极发挥现有的茶楼协会、杭菜研究会、演出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6、强化六大潜力产业的组织领导。六大潜力产业每个产业都涉及诸多管理部门,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建议市政府成立潜力产业领导小组,市政府领导挂帅,各部门参加,具体负责六大潜力产业的组织、协调和促进工作,同时明确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市场监管,为潜力产业培育发展提供组织保证。